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县区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武陟
用爱心书写慈善 助力乡村振兴答卷

更新时间:2024-1-25 9:59:11    来源:焦作日报

  1月12日,省政府发布首届河南慈善奖获奖名单,我市“武陟慈善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优秀慈善项目奖。武陟是我市唯一获得集体殊荣的县(市、区)。这也是该项目继2021年获第一届河南慈善之星“最具爱心项目之星”荣誉称号后的又一殊荣。

  3年来,武陟县委、县政府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打造全民慈善,共建善城武陟”的总目标,探索将慈善元素融入乡村振兴,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基层慈善网络,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助医、助学、助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特色品牌慈善项目,累计募集善款8400万元,累计支出6720万元,惠及群众22万人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建立慈善扶贫基地,助推乡村产业兴旺。该县积极探索“慈善组织出资、产业成果共享”合作经营方式,将慈善资金注入扶贫产业基地,带动困难群众稳定增收。大虹桥乡在南张村援建产业帮扶基地,建成大棚24座,打造了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草莓园,吸纳10户脱贫户、监测户群众务工,月工资2000元以上。大虹桥乡扶持武陟县农友专业种植合作社40万元,购买大型清洗设备和肥料,带动周边群众170多人就业,其中包括困难群众18人,月收入2500元至3500元,400多户群众与合作社签订农产品回收合同。目前,该县通过乡镇投入慈善资金扶持产业发展累计支出155万元,带动380人就业。

  增加公益事业投入,助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改善乡村生态环境,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此,武陟县将这项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抓手,充分发挥慈善品牌优势,投入慈善资金1860万元,对乡村道路、厕所和污水管网进行改造,惠及群众16.6万人次。现在,该县广大农村的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弘扬慈善孝道文化,助推乡村乡风文明。该县经常性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身边好人、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开展“最美托养家庭、优秀托养家庭、优秀托养机构”评选表彰等活动,年资助资金17.95万元,在全县弘扬传统美德,营造了“村风正、民风朴”的良好社会风气,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探索“党建+慈善”,助推乡村治理有效。该县探索“党建+慈善+乡村治理”工作模式,通过健全完善乡村治理激励体系,激发干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协同、支部推动、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的乡村治理体制。积极破解农村养老难题,采取“政府+慈善+村级+个人”新型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开启了全国农村养老与慈善相衔接的先河。目前,该县建成村级慈善幸福院168所,服务群众4300余名,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拓展慈善项目成果,助推乡村生活富裕。该县实施困难群众救助,对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原因陷入困境的群众,给予1000元至10000元的救助。截至目前,共救助3.26万人次,发放救助金645.81万元。实施危房改造救助,投入善款451.91万元,对535户困难户的危房进行改造。依托医养中心,对困难家庭重度残疾人进行集中医养,为入住医养中心的152名重度残疾人累计补贴资金560万元,惠及困难残疾人9120人次。实施慈善助学行动,累计资助困难家庭大学生860人,发放救助金258万元。与爱心企业对接,成立“慈善百万跟踪助学基金”,对困难家庭中的63名学生进行跟踪资助直至大学毕业,年资助20万元。加强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争取资金130万元,援建了东张村小学、朱村小学、扈庄小学等10所学校的爱心图书室和大城小学、小董小学的“益童之家”,为乡村儿童阅读、开展兴趣活动提供了平台,丰富了乡村儿童的课余生活。

(记者 董柏生)

总值班:申金星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聂 楠

编 辑:赵银岷

校 对:姬 祥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武陟
    用爱心书写慈善 助力乡村振兴答卷

    2024-1-25 9:59:11    来源:焦作日报

      1月12日,省政府发布首届河南慈善奖获奖名单,我市“武陟慈善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优秀慈善项目奖。武陟是我市唯一获得集体殊荣的县(市、区)。这也是该项目继2021年获第一届河南慈善之星“最具爱心项目之星”荣誉称号后的又一殊荣。

      3年来,武陟县委、县政府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打造全民慈善,共建善城武陟”的总目标,探索将慈善元素融入乡村振兴,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基层慈善网络,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助医、助学、助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特色品牌慈善项目,累计募集善款8400万元,累计支出6720万元,惠及群众22万人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建立慈善扶贫基地,助推乡村产业兴旺。该县积极探索“慈善组织出资、产业成果共享”合作经营方式,将慈善资金注入扶贫产业基地,带动困难群众稳定增收。大虹桥乡在南张村援建产业帮扶基地,建成大棚24座,打造了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草莓园,吸纳10户脱贫户、监测户群众务工,月工资2000元以上。大虹桥乡扶持武陟县农友专业种植合作社40万元,购买大型清洗设备和肥料,带动周边群众170多人就业,其中包括困难群众18人,月收入2500元至3500元,400多户群众与合作社签订农产品回收合同。目前,该县通过乡镇投入慈善资金扶持产业发展累计支出155万元,带动380人就业。

      增加公益事业投入,助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改善乡村生态环境,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此,武陟县将这项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抓手,充分发挥慈善品牌优势,投入慈善资金1860万元,对乡村道路、厕所和污水管网进行改造,惠及群众16.6万人次。现在,该县广大农村的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弘扬慈善孝道文化,助推乡村乡风文明。该县经常性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身边好人、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开展“最美托养家庭、优秀托养家庭、优秀托养机构”评选表彰等活动,年资助资金17.95万元,在全县弘扬传统美德,营造了“村风正、民风朴”的良好社会风气,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探索“党建+慈善”,助推乡村治理有效。该县探索“党建+慈善+乡村治理”工作模式,通过健全完善乡村治理激励体系,激发干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协同、支部推动、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的乡村治理体制。积极破解农村养老难题,采取“政府+慈善+村级+个人”新型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开启了全国农村养老与慈善相衔接的先河。目前,该县建成村级慈善幸福院168所,服务群众4300余名,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拓展慈善项目成果,助推乡村生活富裕。该县实施困难群众救助,对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原因陷入困境的群众,给予1000元至10000元的救助。截至目前,共救助3.26万人次,发放救助金645.81万元。实施危房改造救助,投入善款451.91万元,对535户困难户的危房进行改造。依托医养中心,对困难家庭重度残疾人进行集中医养,为入住医养中心的152名重度残疾人累计补贴资金560万元,惠及困难残疾人9120人次。实施慈善助学行动,累计资助困难家庭大学生860人,发放救助金258万元。与爱心企业对接,成立“慈善百万跟踪助学基金”,对困难家庭中的63名学生进行跟踪资助直至大学毕业,年资助20万元。加强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争取资金130万元,援建了东张村小学、朱村小学、扈庄小学等10所学校的爱心图书室和大城小学、小董小学的“益童之家”,为乡村儿童阅读、开展兴趣活动提供了平台,丰富了乡村儿童的课余生活。

    (记者 董柏生)

    总值班:申金星

    统 筹:曾琳琳

    责 编:刘 佳

    审 核:聂 楠

    编 辑:赵银岷

    校 对:姬 祥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