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拓宽增收渠道
新闻中心首页
今年以来,高新区突出抓好产业振兴,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建设特色园区、擦亮农业品牌、培育产业链条、激活增收资源等举措,助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高新区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省级企业1家、市级企业2家;“高油酸花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明仁”铁棍山药粉获评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培育“怀滋味山药”“安卡纯生态石磨面粉”等特色品牌;创建“产业兴旺星”农村36个;依托港新农业、上陵牧业,建成绿色循环农业产业园,带动20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
建设特色园区。该区发挥现有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优势,谋划打造“一园六基地”现代高效农业板块。“一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六基地”,分别是依托怀川种业建设2万亩小麦育种基地;依托圣粮种业、“汇花花生”等专业合作社建设万亩优质标准化花生种植基地;依托兴豫源公司建设万头奶牛饲养基地;依托港新农业和兴豫源公司建设年产3000吨有机肥生产基地;依托明仁药业、怀圣药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依托老农民合作社建设千亩优质水果采摘观光基地,全力发展“农业种养+农产品加工+文旅文创”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擦亮农业品牌。该区重点培育明仁、三诺等本土优秀公共品牌,积极申报“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组织本地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品牌宣传营销推介活动,拓展产销衔接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把优质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目前,“司家寨芋头”“延陵大葱”“和酥芝麻糖”“安卡纯生态石磨面粉”等土特产的品牌效应持续显现,高新区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培育产业链条。该区开展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各类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小麦、玉米、油料花生、奶业、蔬菜、林果饮品、怀药等农产品产业链,以及手工艺、农文旅、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链,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产业基础。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以蒙牛、明仁、怀圣药业等企业为引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纽带,以广大农户为基础,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紧密联合,探索组建“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联合体,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小农户带入大市场,让农民获得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激活增收资源。该区利用农村庭院、废弃养殖场、空闲院落、林地园地等资源,大力发展手工制作、休闲食品、特色种植、农事体验、乡村旅游等产业,助力村集体有资源和能力发展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针对农业从业人员、劳务输出人员、乡村建设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大力培育农村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让更多农民群众通过技能提升实现收入增长。抓住中央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规模的机遇,加大力度谋划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带动低收入群众就业增收,全面提升产业振兴质效。
(记者 郭树勋)
总值班:陈 彬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聂 楠 |
编 辑:赵银岷 |
校 对:谢欣汝 |
![]()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今年以来,高新区突出抓好产业振兴,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建设特色园区、擦亮农业品牌、培育产业链条、激活增收资源等举措,助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高新区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省级企业1家、市级企业2家;“高油酸花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明仁”铁棍山药粉获评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培育“怀滋味山药”“安卡纯生态石磨面粉”等特色品牌;创建“产业兴旺星”农村36个;依托港新农业、上陵牧业,建成绿色循环农业产业园,带动200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
建设特色园区。该区发挥现有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优势,谋划打造“一园六基地”现代高效农业板块。“一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六基地”,分别是依托怀川种业建设2万亩小麦育种基地;依托圣粮种业、“汇花花生”等专业合作社建设万亩优质标准化花生种植基地;依托兴豫源公司建设万头奶牛饲养基地;依托港新农业和兴豫源公司建设年产3000吨有机肥生产基地;依托明仁药业、怀圣药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依托老农民合作社建设千亩优质水果采摘观光基地,全力发展“农业种养+农产品加工+文旅文创”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擦亮农业品牌。该区重点培育明仁、三诺等本土优秀公共品牌,积极申报“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组织本地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品牌宣传营销推介活动,拓展产销衔接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把优质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目前,“司家寨芋头”“延陵大葱”“和酥芝麻糖”“安卡纯生态石磨面粉”等土特产的品牌效应持续显现,高新区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培育产业链条。该区开展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各类经营主体,重点培育小麦、玉米、油料花生、奶业、蔬菜、林果饮品、怀药等农产品产业链,以及手工艺、农文旅、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链,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产业基础。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以蒙牛、明仁、怀圣药业等企业为引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纽带,以广大农户为基础,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紧密联合,探索组建“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联合体,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小农户带入大市场,让农民获得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激活增收资源。该区利用农村庭院、废弃养殖场、空闲院落、林地园地等资源,大力发展手工制作、休闲食品、特色种植、农事体验、乡村旅游等产业,助力村集体有资源和能力发展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针对农业从业人员、劳务输出人员、乡村建设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大力培育农村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让更多农民群众通过技能提升实现收入增长。抓住中央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规模的机遇,加大力度谋划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带动低收入群众就业增收,全面提升产业振兴质效。
(记者 郭树勋)
总值班:陈 彬 |
统 筹:曾琳琳 |
责 编:刘 佳 |
审 核:聂 楠 |
编 辑:赵银岷 |
校 对:谢欣汝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