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新闻时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守护青少年,防“外伤”也要防“内伤”
更新时间:2024-1-5 11:05:14    来源:焦作晚报

  近期,某医院面向少年儿童的精神科门诊深夜排队的新闻在网上引发关注:“小小年纪怎么这么多人得抑郁症”“我们的孩子怎么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始终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民生议题。近期部分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受约束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就折射出当前成人社会对于孩子“外伤”与“内伤”重视程度的差异:一些学校和家长对于可能造成“外伤”的户外课程、活动等严格限制,甚至为了防止孩子受伤禁止有肢体对抗性的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和家长又相对忽视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给孩子造成的焦虑、抑郁情绪这种“内伤”。

  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破坏了孩子们自由、活跃的天性,打乱了其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看似防住了身体的“外伤”,却为“内伤”的产生埋下隐忧。近期教育部明确表态,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这样的课间放松对孩子们身心健康均有帮助。

  守护青少年成长,要注重“内外兼修”。青少年正值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是同等重要的“必修课”。面对当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学校、社会要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有关部门应继续扎实推进“双减”,减轻青少年学业负担,缓解其心理压力;学校应更重视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心理疏导工作,科学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文体活动,补足“精神营养”;家长们则应树立综合成长观,以长远眼光培养孩子可持续发展能力,少一些“鸡娃”,多一些陪伴。

  呵护抑郁的青少年,要重科学、见行动。就目前而言,部分家长、教师仍会将青少年的情绪异动,简单归因为“矫情”“小题大做”。因此,对抑郁症的科普宣传应进一步加强,不能违背常识,更不能抱有标签化的偏见。

  青春期本该充满欢声笑语、运动活力。我们期待,未来社会各界面对“少年的烦恼”能多一些理解宽容,多一些正面引导,多一些温暖陪伴,让青少年们能够迎着阳光成长,让体魄与心灵同样健康、茁壮。


新华社记者 田晨旭
(据新华社)

新闻编辑:陈婷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守护青少年,防“外伤”也要防“内伤”
    2024-1-5 11:05:14    来源:焦作晚报

      近期,某医院面向少年儿童的精神科门诊深夜排队的新闻在网上引发关注:“小小年纪怎么这么多人得抑郁症”“我们的孩子怎么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始终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民生议题。近期部分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受约束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就折射出当前成人社会对于孩子“外伤”与“内伤”重视程度的差异:一些学校和家长对于可能造成“外伤”的户外课程、活动等严格限制,甚至为了防止孩子受伤禁止有肢体对抗性的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学校和家长又相对忽视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给孩子造成的焦虑、抑郁情绪这种“内伤”。

      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破坏了孩子们自由、活跃的天性,打乱了其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看似防住了身体的“外伤”,却为“内伤”的产生埋下隐忧。近期教育部明确表态,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这样的课间放松对孩子们身心健康均有帮助。

      守护青少年成长,要注重“内外兼修”。青少年正值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是同等重要的“必修课”。面对当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学校、社会要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有关部门应继续扎实推进“双减”,减轻青少年学业负担,缓解其心理压力;学校应更重视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心理疏导工作,科学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文体活动,补足“精神营养”;家长们则应树立综合成长观,以长远眼光培养孩子可持续发展能力,少一些“鸡娃”,多一些陪伴。

      呵护抑郁的青少年,要重科学、见行动。就目前而言,部分家长、教师仍会将青少年的情绪异动,简单归因为“矫情”“小题大做”。因此,对抑郁症的科普宣传应进一步加强,不能违背常识,更不能抱有标签化的偏见。

      青春期本该充满欢声笑语、运动活力。我们期待,未来社会各界面对“少年的烦恼”能多一些理解宽容,多一些正面引导,多一些温暖陪伴,让青少年们能够迎着阳光成长,让体魄与心灵同样健康、茁壮。


    新华社记者 田晨旭
    (据新华社)

    新闻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