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新闻时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码上交” 智慧又惠民
□木 子
更新时间:2024/11/26 9:39:39    来源:焦作晚报

  “码上交”,智慧又惠民。网络时代,政府服务部门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让大家办事越来越便捷。山阳区创新探索村社“三资”管理模式,通过“码上交”“线上付”扎紧集体“钱袋子”的生动实践就是一个先进的典范。

  “码上交”,不仅规范了村集体的资金管理流程,还大大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一举两得。日前,我市山阳区中星街道李贵作村村委会,村民通过村集体收款二维码交卫生费、租赁费、水电费等,高效便捷。这就是“码上交”,智慧又惠民的具体体现。

  众所周知,村社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是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工作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自从有了村集体收款二维码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这样的创新方式,既智慧又惠民,同时也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是值得肯定与借鉴的好做法。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村社集体收款收支情况便于监督检查,并且可以全程追溯资金来源和去向,强化了村社集体资金监管,确保村社集体资金管得住、用得好,让群众交费更明白、更放心。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不仅有效降低了村社干部个人二维码收款带来的风险隐患,而且大幅减轻了村社干部代收代交的工作负担,还得到了群众一致认可。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是山阳区持续完善“码上交”“线上付”操作流程和监管机制,切实保障村社集体和群众利益,打造村社集体“三资”管理的“山阳模式”,为焦作市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工作贡献更多的“山阳智慧”。截至目前,山阳区19个村、35个社区都已实现村社集体二维码收付全覆盖,累计收取款项819笔,涉及资金514310.6元,村社财务管理制度更加规范。

  “码上交”,智慧又惠民,降低了廉政风险,规范了基层小微权力运行,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以此为典范,相信我市政府其他服务部门定会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转变观念,创新方式,为我市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工作贡献更多的焦作智慧,让其更加便民惠民!

新闻编辑:赵银岷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码上交” 智慧又惠民
    □木 子
    2024/11/26 9:39:39    来源:焦作晚报

      “码上交”,智慧又惠民。网络时代,政府服务部门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让大家办事越来越便捷。山阳区创新探索村社“三资”管理模式,通过“码上交”“线上付”扎紧集体“钱袋子”的生动实践就是一个先进的典范。

      “码上交”,不仅规范了村集体的资金管理流程,还大大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一举两得。日前,我市山阳区中星街道李贵作村村委会,村民通过村集体收款二维码交卫生费、租赁费、水电费等,高效便捷。这就是“码上交”,智慧又惠民的具体体现。

      众所周知,村社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是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工作中遇到的普遍问题。自从有了村集体收款二维码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这样的创新方式,既智慧又惠民,同时也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是值得肯定与借鉴的好做法。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村社集体收款收支情况便于监督检查,并且可以全程追溯资金来源和去向,强化了村社集体资金监管,确保村社集体资金管得住、用得好,让群众交费更明白、更放心。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不仅有效降低了村社干部个人二维码收款带来的风险隐患,而且大幅减轻了村社干部代收代交的工作负担,还得到了群众一致认可。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是山阳区持续完善“码上交”“线上付”操作流程和监管机制,切实保障村社集体和群众利益,打造村社集体“三资”管理的“山阳模式”,为焦作市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工作贡献更多的“山阳智慧”。截至目前,山阳区19个村、35个社区都已实现村社集体二维码收付全覆盖,累计收取款项819笔,涉及资金514310.6元,村社财务管理制度更加规范。

      “码上交”,智慧又惠民,降低了廉政风险,规范了基层小微权力运行,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以此为典范,相信我市政府其他服务部门定会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转变观念,创新方式,为我市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工作贡献更多的焦作智慧,让其更加便民惠民!

    新闻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