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中心首页 > 时评 > 新闻时评 > 正文
 
     

    新闻中心首页

    让乡村文化多一点“泥土芬芳”
    □木 子
    更新时间:2025/3/18 10:22:02    来源:焦作晚报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白天忙农事,晚上搞文艺,既放松身心,又陶冶情操。近日,在修武县五里源乡东水寨村,两支由村民自发组建的盘鼓队正在排练,带着“泥土芬芳”的乡村文化让老百姓的生活多姿多彩。

      丰富的文化活动能激活乡风文明,唤醒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广大村民强大的归属感,提高乡村文明程度。让乡村文化多一点“泥土芬芳”,让本土居民不愿离开、离开的游子盼着回来、外地游客想着进来,让他们记得住乡愁。

      东水寨村的盘鼓表演,东板桥村的小品《移风易俗》……这些生动实践,正是五里源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纵深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

      记得住乡愁,就是要保存好乡村的文化记忆。一大批“田间金嗓子”“乡土百灵鸟”“农民剧作家”频频出现在乡村的大街小巷,乡土人才“你方唱罢我登场”。振兴乡村文化,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取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接受、所喜爱的方式,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群众自我学习、自我吸收、自我创作的热情。

      文化润心贵在细水长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理论宣讲、移风易俗等融入文艺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如今,大操大办的婚宴少了,低彩礼甚至零彩礼的婚事多了;麻将桌上的争执少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的笑声多了……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文化活动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精神风貌,让村民的生活更有滋有味,更有奔头。

      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培育乡村文化原创力,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同时,加大对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乡乐乡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利用力度。只有这样,带有“泥土芬芳”的独特乡村文化,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竭源泉,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的精神动力。展望未来,一幅幅宜居乡村的崭新画卷正在怀川大地上徐徐展开。

     

    新闻编辑:赵银岷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让乡村文化多一点“泥土芬芳”
    □木 子
    2025/3/18 10:22:02    来源:焦作晚报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白天忙农事,晚上搞文艺,既放松身心,又陶冶情操。近日,在修武县五里源乡东水寨村,两支由村民自发组建的盘鼓队正在排练,带着“泥土芬芳”的乡村文化让老百姓的生活多姿多彩。

      丰富的文化活动能激活乡风文明,唤醒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广大村民强大的归属感,提高乡村文明程度。让乡村文化多一点“泥土芬芳”,让本土居民不愿离开、离开的游子盼着回来、外地游客想着进来,让他们记得住乡愁。

      东水寨村的盘鼓表演,东板桥村的小品《移风易俗》……这些生动实践,正是五里源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纵深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

      记得住乡愁,就是要保存好乡村的文化记忆。一大批“田间金嗓子”“乡土百灵鸟”“农民剧作家”频频出现在乡村的大街小巷,乡土人才“你方唱罢我登场”。振兴乡村文化,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取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接受、所喜爱的方式,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群众自我学习、自我吸收、自我创作的热情。

      文化润心贵在细水长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把理论宣讲、移风易俗等融入文艺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如今,大操大办的婚宴少了,低彩礼甚至零彩礼的婚事多了;麻将桌上的争执少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的笑声多了……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文化活动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精神风貌,让村民的生活更有滋有味,更有奔头。

      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培育乡村文化原创力,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同时,加大对民俗风情、传统技艺、乡乐乡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利用力度。只有这样,带有“泥土芬芳”的独特乡村文化,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竭源泉,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的精神动力。展望未来,一幅幅宜居乡村的崭新画卷正在怀川大地上徐徐展开。

     

    新闻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