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写在前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1年,我国提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为继“夏商周断代工程”后,又一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现代考古学从河南起步,中华文明探源从河南开始。近年来,省发展改革委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近8亿元,重点支持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殷墟遗址博物馆以及仰韶村、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探寻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11月4日起,大河网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文物局推出《追寻文明的足迹》系列报道,一起走进厚重河南。
大河网讯 花朵之美,千姿百态。花,可以是午后暖阳下的绰约风姿,是临街转角处不见其踪的暗香浮动,更是不少人对幸福生活、美好未来的具象化寄托。
花朵的形象,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流露,在舞者的翩然之姿中绚烂,更在种类繁多的艺术品上盛开。
花瓣纹彩陶钵 樊温泉供图
庙底沟的先民们,用流畅的线条和出露的笔锋,让花朵在件件彩陶上肆意绽放。约6000年后,精美彩陶重见天日。隔着博物馆的玻璃,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无不感慨于其灼灼其华、惊叹于先民的艺术创造。
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过渡
彩陶纹样精美丰富
在仰韶文化遗址发现30多年后,为配合三门峡大坝修建,考古学家安志敏率队发掘,当房基、窖藏、壕沟、陶窑、彩陶等大量史前氏族村落遗迹、文物,出现在他们的考古铲下时,他们也推开了史前中国研究的大门。
庙底沟文化包含仰韶文化和早期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为中原腹地古代文明延绵不断提供了考古学证据。遗址解决了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特征及承接关系问题。2002年,配合国道310线城区段拓宽工程,由现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樊温泉带队,对庙底沟遗址进行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再次发现大量精美器皿和丰富遗迹。
庙底沟遗址,因遗址之上建有后人敬奉炎帝神农的“后土神庙”,其下有一自然形成的沟坡,故称庙底沟。庙底沟遗址位于三门峡市湖滨区和商务中心区接合部,面积约36万平方米,在距今6000年至4500年之间,其出土器物以彩陶为主,盆、罐、尖底瓶、鼎较为典型,除了花瓣纹,旋纹、鱼纹、人面纹、网格纹、几何纹等也是常见装饰纹样。
花瓣纹彩陶盆 庙底沟博物馆供图
泥质黄陶的花瓣纹彩陶盆,上腹以黑彩绘出多组交错的弧线三角、圆点、线纹等,组成一周连续的花瓣纹。庙底沟彩陶的多瓣式花瓣纹非常丰富,作为庙底沟文化最具标识性的纹饰,花瓣纹是庙底沟人共同的审美倾向。
弧线三角纹彩陶盆 庙底沟博物馆供图
弧线三角纹彩陶盆,泥质红陶,器壁内外均涂红衣,唇部及沿面外侧绘一周黑彩窄带纹,上腹部绘黑彩弧线三角和圆点纹,是庙底沟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的唯一的一件完整器。弧线三角和圆点纹组合成变幻无穷的图案,为庙底沟文化彩陶增添了神秘色彩。
樊温泉认为,在庙底沟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彩陶的出土量是最多的,这也是该遗址最突出的特征。“通常的考古发掘,彩陶文物能占到1%到2%已然算多。而处于陶器时代的庙底沟文化,彩陶的出土足足占到近20%,在考古业界实属少见。”为突出庙底沟彩陶的独特之处,樊温泉做了个比较:同样以陶器为特征的甘肃省马家窑文化,其彩陶主要用于陪葬,故器型多完整;而庙底沟彩陶,则是作为先人的生活用品使用,其中不少彩陶都存在类似于后世“锔碗”等修补痕迹。
庙底沟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期的典型代表。这时,农业生产已经较为成熟,社会复杂化程度加剧,出现并形成了区域中心聚落,彩陶技艺也得到较大发展。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定的时间上限是距今5500年前,与庙底沟文化时间段重合。庙底沟文化在当时的影响范围不仅遍布整个黄河中游地区,在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地区的大溪文化和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中,都有发现。”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馆长王宏民称,可以说,庙底沟时代是早期中国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开启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的大交流。
“花”“华”同源
最早的“中国”从这里走出
在古代,“花”与“华”同音。“中华民族”从何而来?华夏文明源于何方?千百年来,对于“过去”的追问,考古人从未停止。
对庙底沟文化而言,“花”是一个很特殊的意象。花瓣纹是庙底沟彩陶上的典型纹饰。古汉语里“花”“华”同音,“华”的本义为“花”。不少学者认为,庙底沟彩陶上的花瓣纹,或许就是华夏之“华”的由来。
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曾提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瓣花朵”格局,作为庙底沟文化中心区域的豫晋陕交界一带,就是“花心”。严文明认为,以庙底沟为代表的中原地区就好比花心,山东、燕辽、甘青、江浙、湘鄂、巴蜀等文化区好比内圈花瓣,闽台、粤桂、滇、康藏、新疆、内蒙古、东北等文化区好比是外围花瓣,华夏文明,好似一个三重结构的重瓣花朵。
樊温泉说:“华夏彩陶到了仰韶时代的庙底沟文化时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史前华夏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庙底沟文化彩陶上的花瓣纹即是绽放在中原地区的‘中华文明之花’。”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先生认为:“在多元一体、满天星斗的中华文明中,以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满天星斗中最耀眼的恒星。它与同时期古老中国大地上的其他考古学文化相比较,堪称华夏文化的母体文化或主体文化。中原龙山文化是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发展出来的。最早的‘中国’,应该说就是从三门峡地区走出去的。”
“三面环溪沟、一面临高崖,这就是庙底沟先民当时的生活环境。这里虽然地处深谷之中,却水网发达,土地肥沃,可谓是既受水之利、又无水之害。庙底沟先民借助沟通东西的黄河谷地,将这种当时的先进文化传播出去,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统一国家的形成做出伟大贡献。”樊温泉告诉记者。
用好博物馆“大学校”
传承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
2021年,庙底沟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同年10月17日是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的正式开放日,正值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其基本陈列《花开中国》,是目前国内展示仰韶文化彩陶数量最大、类型最全的史前文化展览,荣获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
“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阳时的殷殷嘱托,王宏民铭记于心。“未来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文物及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利用好博物馆这座‘大学校’,把精品展览和一流服务奉献给人民!”王宏民告诉记者。(何心悦)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写在前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1年,我国提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为继“夏商周断代工程”后,又一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现代考古学从河南起步,中华文明探源从河南开始。近年来,省发展改革委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近8亿元,重点支持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殷墟遗址博物馆以及仰韶村、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探寻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11月4日起,大河网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文物局推出《追寻文明的足迹》系列报道,一起走进厚重河南。
大河网讯 花朵之美,千姿百态。花,可以是午后暖阳下的绰约风姿,是临街转角处不见其踪的暗香浮动,更是不少人对幸福生活、美好未来的具象化寄托。
花朵的形象,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流露,在舞者的翩然之姿中绚烂,更在种类繁多的艺术品上盛开。
花瓣纹彩陶钵 樊温泉供图
庙底沟的先民们,用流畅的线条和出露的笔锋,让花朵在件件彩陶上肆意绽放。约6000年后,精美彩陶重见天日。隔着博物馆的玻璃,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无不感慨于其灼灼其华、惊叹于先民的艺术创造。
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过渡
彩陶纹样精美丰富
在仰韶文化遗址发现30多年后,为配合三门峡大坝修建,考古学家安志敏率队发掘,当房基、窖藏、壕沟、陶窑、彩陶等大量史前氏族村落遗迹、文物,出现在他们的考古铲下时,他们也推开了史前中国研究的大门。
庙底沟文化包含仰韶文化和早期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为中原腹地古代文明延绵不断提供了考古学证据。遗址解决了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特征及承接关系问题。2002年,配合国道310线城区段拓宽工程,由现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樊温泉带队,对庙底沟遗址进行大规模的抢救性发掘,再次发现大量精美器皿和丰富遗迹。
庙底沟遗址,因遗址之上建有后人敬奉炎帝神农的“后土神庙”,其下有一自然形成的沟坡,故称庙底沟。庙底沟遗址位于三门峡市湖滨区和商务中心区接合部,面积约36万平方米,在距今6000年至4500年之间,其出土器物以彩陶为主,盆、罐、尖底瓶、鼎较为典型,除了花瓣纹,旋纹、鱼纹、人面纹、网格纹、几何纹等也是常见装饰纹样。
花瓣纹彩陶盆 庙底沟博物馆供图
泥质黄陶的花瓣纹彩陶盆,上腹以黑彩绘出多组交错的弧线三角、圆点、线纹等,组成一周连续的花瓣纹。庙底沟彩陶的多瓣式花瓣纹非常丰富,作为庙底沟文化最具标识性的纹饰,花瓣纹是庙底沟人共同的审美倾向。
弧线三角纹彩陶盆 庙底沟博物馆供图
弧线三角纹彩陶盆,泥质红陶,器壁内外均涂红衣,唇部及沿面外侧绘一周黑彩窄带纹,上腹部绘黑彩弧线三角和圆点纹,是庙底沟遗址第二次发掘出土的唯一的一件完整器。弧线三角和圆点纹组合成变幻无穷的图案,为庙底沟文化彩陶增添了神秘色彩。
樊温泉认为,在庙底沟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彩陶的出土量是最多的,这也是该遗址最突出的特征。“通常的考古发掘,彩陶文物能占到1%到2%已然算多。而处于陶器时代的庙底沟文化,彩陶的出土足足占到近20%,在考古业界实属少见。”为突出庙底沟彩陶的独特之处,樊温泉做了个比较:同样以陶器为特征的甘肃省马家窑文化,其彩陶主要用于陪葬,故器型多完整;而庙底沟彩陶,则是作为先人的生活用品使用,其中不少彩陶都存在类似于后世“锔碗”等修补痕迹。
庙底沟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期的典型代表。这时,农业生产已经较为成熟,社会复杂化程度加剧,出现并形成了区域中心聚落,彩陶技艺也得到较大发展。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定的时间上限是距今5500年前,与庙底沟文化时间段重合。庙底沟文化在当时的影响范围不仅遍布整个黄河中游地区,在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地区的大溪文化和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中,都有发现。”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馆长王宏民称,可以说,庙底沟时代是早期中国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开启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的大交流。
“花”“华”同源
最早的“中国”从这里走出
在古代,“花”与“华”同音。“中华民族”从何而来?华夏文明源于何方?千百年来,对于“过去”的追问,考古人从未停止。
对庙底沟文化而言,“花”是一个很特殊的意象。花瓣纹是庙底沟彩陶上的典型纹饰。古汉语里“花”“华”同音,“华”的本义为“花”。不少学者认为,庙底沟彩陶上的花瓣纹,或许就是华夏之“华”的由来。
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曾提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瓣花朵”格局,作为庙底沟文化中心区域的豫晋陕交界一带,就是“花心”。严文明认为,以庙底沟为代表的中原地区就好比花心,山东、燕辽、甘青、江浙、湘鄂、巴蜀等文化区好比内圈花瓣,闽台、粤桂、滇、康藏、新疆、内蒙古、东北等文化区好比是外围花瓣,华夏文明,好似一个三重结构的重瓣花朵。
樊温泉说:“华夏彩陶到了仰韶时代的庙底沟文化时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史前华夏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庙底沟文化彩陶上的花瓣纹即是绽放在中原地区的‘中华文明之花’。”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先生认为:“在多元一体、满天星斗的中华文明中,以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满天星斗中最耀眼的恒星。它与同时期古老中国大地上的其他考古学文化相比较,堪称华夏文化的母体文化或主体文化。中原龙山文化是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发展出来的。最早的‘中国’,应该说就是从三门峡地区走出去的。”
“三面环溪沟、一面临高崖,这就是庙底沟先民当时的生活环境。这里虽然地处深谷之中,却水网发达,土地肥沃,可谓是既受水之利、又无水之害。庙底沟先民借助沟通东西的黄河谷地,将这种当时的先进文化传播出去,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统一国家的形成做出伟大贡献。”樊温泉告诉记者。
用好博物馆“大学校”
传承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
2021年,庙底沟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同年10月17日是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的正式开放日,正值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其基本陈列《花开中国》,是目前国内展示仰韶文化彩陶数量最大、类型最全的史前文化展览,荣获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
“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阳时的殷殷嘱托,王宏民铭记于心。“未来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文物及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利用好博物馆这座‘大学校’,把精品展览和一流服务奉献给人民!”王宏民告诉记者。(何心悦)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