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理论视野|全方位擦亮粮食生产“王牌”
更新时间:2022-12-5 21:25:58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陈明星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粮食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高度,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对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粮食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粮食总产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小麦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顺应高品质生活需求和高水平安全保障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既立足粮食抓粮食,又跳出粮食抓粮食,强化从产量、产能到产业的全要素、全主体、全环节、全链条保障,全方位擦亮粮食生产“王牌”,厚植粮食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上彰显新担当,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优质河南粮。

  树立大食物观,全品类统筹食物供给体系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不仅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强,而且油料产量占全国的18.8%,其中花生产量占全国的1/3;水果产量占全国的8.9%,位居全国第三;肉类、奶类、禽蛋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因此,顺应消费者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对更丰富多样农产品的品种需求,在大食物观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视野需要进一步拓宽,即在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高效统筹直接的粮食、油料、蔬菜等有效供给,以及以饲料等形式体现的间接的主要农产品如肉、蛋、奶等有效供给。一是以大食物观推进大农业发展,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发展林业、渔业、设施农业、生物产业等,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二是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持续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肉牛奶牛,巩固提升油料产能,切实稳定蔬菜生产。三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积极建设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奶业、中医药业、酒业,推进食品产业振兴,积极打造现代食品产业集群。

  加强基础建设,全要素巩固提升粮食产能

  多年来,河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仍然面临资源刚性约束趋紧、科技装备水平不高、防灾减灾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中低产田面积仍占1/3左右,部分高标准农田还面临改造提升的任务。因此,要按照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的要求,强化粮食安全基础建设,全要素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耕地上,要破解耕地保护、地力提升等问题,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在水利上,加大水资源保护、利用效率提升、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建设数字农田、绿色农田,提升智能化气象服务能力、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在科技上,加强良种、农机和食品加工装备的研发和推广,以主要粮油作物、畜禽、果蔬等为重点,强化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打造“中原农谷”,加快建设种业强省;在产业上,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建设产地烘干、仓储、冷链物流、检验检测等配套设施和批发市场、产销对接等市场体系和服务网络。

33.jpg

  突出义利并举,全主体激发稳粮保供合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但粮食生产弱质低效、“产粮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格局仍未根本扭转。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用工成本、农资价格等持续上行,粮食生产成本高位上扬。因此,必须辅之以利、辅之以义,充分调动和激发政府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企业投农营粮的积极性,凝聚稳粮保供的合力。一是推动政府重农抓粮,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探索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机制和措施,推动党政同责真正见效,推动粮食产销全方位协作。二是推动农民务农种粮,强化政策保本、保险兜底、经营增效,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三是推动企业投农营粮,优化乡村营商环境,鼓励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开展生产托管、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涉农、涉粮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完善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推进绿色发展,全过程增强粮食安全韧性

  近年来,全省化肥、农药施用量已实现负增长,耕地质量等级达到4.4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但农业资源约束环境压力仍持续趋紧,一些地区在农业面源污染、耕地地力下降等方面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因此,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必须持续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全过程绿色低碳转型,统筹“降、减、扩”,全面增强粮食安全韧性,提升农产品质量。一是突出“降”,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等节约型生产模式和种养结合等粮食循环经济模式,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资源化利用。二是突出“减”,推进粮食减损节耗,在粮食收割、烘干、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加强工艺改进和农机装备升级,促进良机良田良法良种协同匹配,引导口粮适度加工,加强副产品综合利用。深入推进粮食节约行动,减少“餐桌上的浪费”。三是突出“扩”,挖掘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潜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沿黄地区、南水北调源头和干渠沿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

  深化产业赋能,全链条拓展增值增效空间

  近年来,全省持续推动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但产业链条较短、配套服务业发展较慢、综合效益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70%,农产品精深加工仅占20%左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必须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全产业链拓宽增值增效空间,以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增值增效、联农富农。一是强化业态创新,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培育以粮食、食用油、饲料加工为重点的粮食产业经济。深化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培育乡村美丽经济。加快发展乡村服务业,以综合农事服务、农村电商等为重点,培育农业综合服务经济。二是强化数字赋能,紧紧依靠创新、科技、人才,强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三农”基础数据归集,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应用。三是强化平台打造,持续打造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作用。(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3.png


文章编辑:崔琳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理论视野|全方位擦亮粮食生产“王牌”
2022-12-5 21:25:58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陈明星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粮食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高度,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对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粮食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粮食总产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小麦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顺应高品质生活需求和高水平安全保障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既立足粮食抓粮食,又跳出粮食抓粮食,强化从产量、产能到产业的全要素、全主体、全环节、全链条保障,全方位擦亮粮食生产“王牌”,厚植粮食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上彰显新担当,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优质河南粮。

  树立大食物观,全品类统筹食物供给体系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不仅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强,而且油料产量占全国的18.8%,其中花生产量占全国的1/3;水果产量占全国的8.9%,位居全国第三;肉类、奶类、禽蛋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因此,顺应消费者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对更丰富多样农产品的品种需求,在大食物观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视野需要进一步拓宽,即在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高效统筹直接的粮食、油料、蔬菜等有效供给,以及以饲料等形式体现的间接的主要农产品如肉、蛋、奶等有效供给。一是以大食物观推进大农业发展,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发展林业、渔业、设施农业、生物产业等,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二是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持续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肉牛奶牛,巩固提升油料产能,切实稳定蔬菜生产。三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积极建设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奶业、中医药业、酒业,推进食品产业振兴,积极打造现代食品产业集群。

  加强基础建设,全要素巩固提升粮食产能

  多年来,河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仍然面临资源刚性约束趋紧、科技装备水平不高、防灾减灾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中低产田面积仍占1/3左右,部分高标准农田还面临改造提升的任务。因此,要按照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的要求,强化粮食安全基础建设,全要素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耕地上,要破解耕地保护、地力提升等问题,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在水利上,加大水资源保护、利用效率提升、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建设数字农田、绿色农田,提升智能化气象服务能力、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在科技上,加强良种、农机和食品加工装备的研发和推广,以主要粮油作物、畜禽、果蔬等为重点,强化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打造“中原农谷”,加快建设种业强省;在产业上,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建设产地烘干、仓储、冷链物流、检验检测等配套设施和批发市场、产销对接等市场体系和服务网络。

33.jpg

  突出义利并举,全主体激发稳粮保供合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但粮食生产弱质低效、“产粮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格局仍未根本扭转。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用工成本、农资价格等持续上行,粮食生产成本高位上扬。因此,必须辅之以利、辅之以义,充分调动和激发政府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企业投农营粮的积极性,凝聚稳粮保供的合力。一是推动政府重农抓粮,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探索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机制和措施,推动党政同责真正见效,推动粮食产销全方位协作。二是推动农民务农种粮,强化政策保本、保险兜底、经营增效,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三是推动企业投农营粮,优化乡村营商环境,鼓励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开展生产托管、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涉农、涉粮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完善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推进绿色发展,全过程增强粮食安全韧性

  近年来,全省化肥、农药施用量已实现负增长,耕地质量等级达到4.4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但农业资源约束环境压力仍持续趋紧,一些地区在农业面源污染、耕地地力下降等方面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因此,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必须持续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全过程绿色低碳转型,统筹“降、减、扩”,全面增强粮食安全韧性,提升农产品质量。一是突出“降”,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等节约型生产模式和种养结合等粮食循环经济模式,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资源化利用。二是突出“减”,推进粮食减损节耗,在粮食收割、烘干、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加强工艺改进和农机装备升级,促进良机良田良法良种协同匹配,引导口粮适度加工,加强副产品综合利用。深入推进粮食节约行动,减少“餐桌上的浪费”。三是突出“扩”,挖掘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潜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沿黄地区、南水北调源头和干渠沿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

  深化产业赋能,全链条拓展增值增效空间

  近年来,全省持续推动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但产业链条较短、配套服务业发展较慢、综合效益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70%,农产品精深加工仅占20%左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必须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全产业链拓宽增值增效空间,以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增值增效、联农富农。一是强化业态创新,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培育以粮食、食用油、饲料加工为重点的粮食产业经济。深化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培育乡村美丽经济。加快发展乡村服务业,以综合农事服务、农村电商等为重点,培育农业综合服务经济。二是强化数字赋能,紧紧依靠创新、科技、人才,强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三农”基础数据归集,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应用。三是强化平台打造,持续打造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作用。(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3.png


文章编辑:崔琳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