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高速建设看河南丨连霍二广“一线牵”
    更新时间:2022-12-26 10:25:3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连霍、二广两条高速联络线,即新安至伊川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新伊高速”)如同一条玉带,将洛阳西南区域紧密连为一体。作为“洛阳第二绕城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将正式通车的新伊高速,在河洛大地,实现了连霍、洛卢、洛栾、二广四大高速及多条国道、省道的互联互通,形成更加完善、高效的路网体系,将惠及沿线200多万群众。

      12月23日,记者驱车走进新伊高速项目现场,柏油路面、交通标线、指示牌等崭新如洗,工作人员正沿线检查护栏、声屏障、反光设施等,收费站、服务区等已装修完毕,万事俱备只待通车号令。

      “作为我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中引入央企投资的重点项目,新伊高速创下签订投资协议和特许经营协议、注册成立项目公司等多项第一。”中铁(河南)新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董事长房会彬介绍,中国中铁与河南交投通力合作,以打造PPP高速公路投建营一体化品牌示范线为目标,推动项目高标优质建成通车,树立了央企与地方政府合力破解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资金瓶颈、促进社会资本进入交通建设领域的成功典范。

      新伊高速跨路多、涉河多是项目的最大特点,不仅施工建设难度大,而且安全质量环保要求高。“我们发挥总承包统筹协调优势,实施大宗物资集中采购,项目建设全过程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房会彬说。

      站在柳泉枢纽互通立交上,郑卢高速从桥下直穿而过,车流滚滚向前。“全线共有互通式立交10处、分离式立交24座,特大桥6座、涵洞通道228座。”该公司总经理刘宏介绍,在项目施工中大力开展工程创优、科研创新、新技术应用,并取得丰硕成果:获得微创新技术应用成果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明专利成果2项、省级科研技术开发成果6项,其中部分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文章编辑:施筱雯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高速建设看河南丨连霍二广“一线牵”
    2022-12-26 10:25:3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连霍、二广两条高速联络线,即新安至伊川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新伊高速”)如同一条玉带,将洛阳西南区域紧密连为一体。作为“洛阳第二绕城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将正式通车的新伊高速,在河洛大地,实现了连霍、洛卢、洛栾、二广四大高速及多条国道、省道的互联互通,形成更加完善、高效的路网体系,将惠及沿线200多万群众。

      12月23日,记者驱车走进新伊高速项目现场,柏油路面、交通标线、指示牌等崭新如洗,工作人员正沿线检查护栏、声屏障、反光设施等,收费站、服务区等已装修完毕,万事俱备只待通车号令。

      “作为我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中引入央企投资的重点项目,新伊高速创下签订投资协议和特许经营协议、注册成立项目公司等多项第一。”中铁(河南)新川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董事长房会彬介绍,中国中铁与河南交投通力合作,以打造PPP高速公路投建营一体化品牌示范线为目标,推动项目高标优质建成通车,树立了央企与地方政府合力破解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资金瓶颈、促进社会资本进入交通建设领域的成功典范。

      新伊高速跨路多、涉河多是项目的最大特点,不仅施工建设难度大,而且安全质量环保要求高。“我们发挥总承包统筹协调优势,实施大宗物资集中采购,项目建设全过程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房会彬说。

      站在柳泉枢纽互通立交上,郑卢高速从桥下直穿而过,车流滚滚向前。“全线共有互通式立交10处、分离式立交24座,特大桥6座、涵洞通道228座。”该公司总经理刘宏介绍,在项目施工中大力开展工程创优、科研创新、新技术应用,并取得丰硕成果:获得微创新技术应用成果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明专利成果2项、省级科研技术开发成果6项,其中部分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文章编辑:施筱雯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