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致文 牛恒烜 李帅
这是清晨6点的郑州,车外寒风刺骨。这是清晨6点的郑州,王华宾和工友们已“全副武装”。
再过70分钟,繁忙的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将迎来天窗期(即没有火车行驶的时间段),桥东侧的18盏信号灯正等待检修。
比原定的检修时间少了半个小时,王华宾和工友们5点半起床,6点出发,6点50分到达大桥做准备工作,7点10分准时开始作业。
正是三九天,刚下过雪的郑州格外冷,黄河大桥上滴水成冰。“对我们来说,最难的是冬天作业,戴着双层手套,手还是会冻僵。”王华宾说,刚开始上桥时,双腿直哆嗦,次数多了,也就慢慢习惯了。
检修信号灯,靠的不光是技术,还有耐力。大桥距水面约20米高,这里是风口,桥面上温度更低,迎着风雪作业对于王华宾和工友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每次上桥,他们都要背着30斤重的工具箱,一路小跑,一次下来至少20000步,作业结束时,贴身衣服已被汗水浸透。下桥后,风一吹,更冷了。
今年27岁的王华宾,从事信号工作已有3年。他说,列车运行依靠信号指引,铁路信号好比是列车运行的“眼睛”。一旦信号设备出现任何故障,就会危及列车运行安全。他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些信号灯不出毛病。
8点42分,王华宾和工友们结束当日的任务,顺着钢梯回到地面。头顶,一列火车呼啸而过,看着驶过的火车,王华宾和工友们开始清点工具箱。
三天后,他们将再次上桥,还有18盏信号灯,等待他们去“点亮”。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致文 牛恒烜 李帅
这是清晨6点的郑州,车外寒风刺骨。这是清晨6点的郑州,王华宾和工友们已“全副武装”。
再过70分钟,繁忙的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将迎来天窗期(即没有火车行驶的时间段),桥东侧的18盏信号灯正等待检修。
比原定的检修时间少了半个小时,王华宾和工友们5点半起床,6点出发,6点50分到达大桥做准备工作,7点10分准时开始作业。
正是三九天,刚下过雪的郑州格外冷,黄河大桥上滴水成冰。“对我们来说,最难的是冬天作业,戴着双层手套,手还是会冻僵。”王华宾说,刚开始上桥时,双腿直哆嗦,次数多了,也就慢慢习惯了。
检修信号灯,靠的不光是技术,还有耐力。大桥距水面约20米高,这里是风口,桥面上温度更低,迎着风雪作业对于王华宾和工友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每次上桥,他们都要背着30斤重的工具箱,一路小跑,一次下来至少20000步,作业结束时,贴身衣服已被汗水浸透。下桥后,风一吹,更冷了。
今年27岁的王华宾,从事信号工作已有3年。他说,列车运行依靠信号指引,铁路信号好比是列车运行的“眼睛”。一旦信号设备出现任何故障,就会危及列车运行安全。他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些信号灯不出毛病。
8点42分,王华宾和工友们结束当日的任务,顺着钢梯回到地面。头顶,一列火车呼啸而过,看着驶过的火车,王华宾和工友们开始清点工具箱。
三天后,他们将再次上桥,还有18盏信号灯,等待他们去“点亮”。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