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本报记者 郭歌
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综合运用各领域科技考古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遗址之一。日前,在由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二里头遗址考古与夏文化研究系列学术讲座”上,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袁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二里头遗址的科技考古成果。
二里头都邑为特大洪水冲击导致
科技考古,就是以考古学研究的思路为指引,把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技术应用于考古发掘和研究中,通过对考古遗址所在的区域进行调查和取样,对多种遗迹和遗物进行鉴定、测试和分析,勾勒出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诸多细节。
“碳14测年方法是考古学中最主要的确定绝对年代的方法。”袁靖说,“这是目前考古研究的‘标配’。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就开始对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遗存进行碳14测定,这个工作目前仍在继续。”
通过研究基本确定,二里头遗址一共分四期:一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680年,二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680年至公元前1610年,三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610年至公元前1560年,四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560年至公元前1520年。
此外,考古人员通过环境考古研究发现,二里头遗址所在的伊洛河流域多次发生洪水事件,其中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洪水事件直接与二里头都邑的兴起相关。袁靖介绍,那次特大洪水过后,出现了广阔平坦的泛滥平原,冲积土土质肥沃,利于稻作生产。洪水还造成了古洛河的决口和改道,从而使洛河和伊河合并成伊洛河。
二里头先民获取肉食主要来自家养动物
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人骨标本共有76个个体。通过人骨考古,可以判断性别的有44个,其中男性15个,女性29个,男性明显少于女性。
“对二里头遗址28个人骨个体的线粒体DNA研究结果显示,其母系来源多样,说明当时的二里头可能是一个父系社会。”袁靖说。从二里头遗址人的碳氮同位素测试结果来看,当时居民的食物结构以小米为主。锶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但也有少部分是外来人口。
研究显示,二里头遗址内以家养动物为主,当时居民获取的肉食主要来自家养动物。通过对二里头出土的绵羊遗骨的研究发现,二里头二期时,大部分羊在3岁前就被宰杀了,应该是用于食肉。袁靖说:“但到了二里头四期,大多数羊在3岁后才被宰杀,年龄超过6岁的羊占50%以上,这与产羊毛为目的的宰杀模式十分相近。”
通过植物考古研究发现,二里头从一期到四期,稻米的出土比例都很高,和粟(小米)不相上下。袁靖介绍,这种现象有两种可能,一是根据环境考古的结论,当时的气候条件温暖湿润,环境适于稻作农业,所以在遗址周边曾经大规模种植水稻;二是这些稻谷是从其他种植水稻的地区运来,专门供贵族食用的。
“通过包括科技考古在内的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中国学者一定能够为展示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作用。”袁靖说。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本报记者 郭歌
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综合运用各领域科技考古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遗址之一。日前,在由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二里头遗址考古与夏文化研究系列学术讲座”上,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袁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二里头遗址的科技考古成果。
二里头都邑为特大洪水冲击导致
科技考古,就是以考古学研究的思路为指引,把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技术应用于考古发掘和研究中,通过对考古遗址所在的区域进行调查和取样,对多种遗迹和遗物进行鉴定、测试和分析,勾勒出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诸多细节。
“碳14测年方法是考古学中最主要的确定绝对年代的方法。”袁靖说,“这是目前考古研究的‘标配’。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就开始对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遗存进行碳14测定,这个工作目前仍在继续。”
通过研究基本确定,二里头遗址一共分四期:一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680年,二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680年至公元前1610年,三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610年至公元前1560年,四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560年至公元前1520年。
此外,考古人员通过环境考古研究发现,二里头遗址所在的伊洛河流域多次发生洪水事件,其中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洪水事件直接与二里头都邑的兴起相关。袁靖介绍,那次特大洪水过后,出现了广阔平坦的泛滥平原,冲积土土质肥沃,利于稻作生产。洪水还造成了古洛河的决口和改道,从而使洛河和伊河合并成伊洛河。
二里头先民获取肉食主要来自家养动物
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人骨标本共有76个个体。通过人骨考古,可以判断性别的有44个,其中男性15个,女性29个,男性明显少于女性。
“对二里头遗址28个人骨个体的线粒体DNA研究结果显示,其母系来源多样,说明当时的二里头可能是一个父系社会。”袁靖说。从二里头遗址人的碳氮同位素测试结果来看,当时居民的食物结构以小米为主。锶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人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但也有少部分是外来人口。
研究显示,二里头遗址内以家养动物为主,当时居民获取的肉食主要来自家养动物。通过对二里头出土的绵羊遗骨的研究发现,二里头二期时,大部分羊在3岁前就被宰杀了,应该是用于食肉。袁靖说:“但到了二里头四期,大多数羊在3岁后才被宰杀,年龄超过6岁的羊占50%以上,这与产羊毛为目的的宰杀模式十分相近。”
通过植物考古研究发现,二里头从一期到四期,稻米的出土比例都很高,和粟(小米)不相上下。袁靖介绍,这种现象有两种可能,一是根据环境考古的结论,当时的气候条件温暖湿润,环境适于稻作农业,所以在遗址周边曾经大规模种植水稻;二是这些稻谷是从其他种植水稻的地区运来,专门供贵族食用的。
“通过包括科技考古在内的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中国学者一定能够为展示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作用。”袁靖说。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