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新能源撬动新发展!河南力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占比超50%
    更新时间:2023-4-18 20:50:4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不断追求“双碳”目标的未来,会是怎样的一番图景?让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更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河南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近日印发的《河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给出答案。预计到2025年,河南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每年节省标煤3198万吨以上。

    新安县仓头镇黄河岸边,昔日的荒坡已变成连片的光伏海洋(图源:河南日报)

    锚定“双碳”目标

    可再生能源发电大有可为

    《规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700万吨标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16%左右;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发电量比2020年“翻一番”;生物天然气年产量“翻一番”;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2.2%以上,可再生能源电力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达到25.9%以上;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300万吨标准煤以上。

    与此前的“十四五”规划有所不同,该规划由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印发。据悉,新时期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任务更加艰巨,需要有关部门在政策层面对资源详查、用地保障、气象服务、生态环境、财政金融等方面予以更大力度的协同保障。

    新能源利用因“能”制宜

    打造好郑汴洛濮氢走廊

    根据各能源品类禀赋不同,《规划》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重点任务。在风能、太阳能利用上,规划实施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打造建设沿黄绿色能源廊道。《规划》鼓励利用党政机关、校园、医院、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领域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打造一批“光伏+”特色工程,形成示范效应。“十四五”期间,新建工业园区、新增大型公共建筑分布式光伏安装率力争达50%以上。

    灵宝市青山4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图源:大河报)

    为提升风电开发利用水平,《规划》确定在京广铁路以西及大别山区域优先采用风电与传统电源、抽水蓄能电站一体化开发模式,打造一批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在京广铁路以东平原区域,支持风能就近开发就地消纳。以沿黄浅山丘陵和中东部平原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4个百万千瓦高质量风电基地。

      在生物质能利用上,《规划》引导纯发电项目进行热电联产改造,推动生物质天然气、液体燃料等不同技术路线的产学研用融合发展。鼓励积极发展纤维素等非粮燃料乙醇,探索推动纤维素乙醇产业化示范,稳步扩大燃料乙醇生产和消费。《规划》明确,2025年生物液体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10万吨左右。

    以中深层供暖为主要形式,打造4个千万平方米级地热能供暖集中连片示范区,针对地热能利用,《规划》强调加快中深层地热能集中连片开发。在集中供暖未覆盖的城乡接合部、未实现城市集中供热的市县、无集中供热热源等适宜用地热能替代的区域推广中深层地热供暖,开展黄河滩区居民搬迁安置点地热供暖示范工程,打造4个千万平方米中深层地热供暖集中连片示范区。

    用氢能驱动清洁能源更深度地运用。《规划》指出,依托郑州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打造郑汴洛濮氢走廊。重点突破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在郑州、开封、洛阳、新乡、焦作、安阳等地,率先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鼓励将燃料电池汽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机遇、挑战并存

    可再生能源利用促转型

    据了解,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河南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挑战在于受土地及资源环境约束,有关项目选址较难,其发展依赖本地就地消纳。在机遇上,随着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深入实施,企业项目开发热情高,可再生能源利用量逐年增加,平均每天减少消耗近10万吨标准煤;“十三五”以来河南可再生能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0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32%,较“十二五”末提高23.4个百分点。风电年均增速达66.1%,位居全国第7。

    交付给乌兹别克斯坦的宇通新能源客车(图源:大河报)

    近年来,河南各地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上不断加快布局,推动产业升级。例如,在南阳市政府印发的《加快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中,支持淅减、飞龙、众德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产品从配套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变。龙佰集团钛白粉产能超150万吨/年规模全球第一、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产销量全球第一……建设中部新能源材料城,焦作市达成诸多喜人成果;日前进行的“万人助万企”活动现场观摩中,新兴产业项目57个,新能源装备等项目成为“主角”。    

    展望:年节省超3198万吨省标煤

    力求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双赢

    《规划》显示,重点任务实施后,预计到2025年,我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每年节省标煤3198万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933万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万吨,减少二氧化氮排放2.1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0.5万吨,并减少相应的废水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除了显而易见的环境效益,新能源发展的社会效益也将日益突出。《规划》提出,可再生能源涉及多领域多产业,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除项目自身直接投资外,还将带动电网配套建设、运维管理等延伸产业的发展,其中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运维管理等环节可吸纳更多劳动力。

    好政策离不开强保障。河南将完善能源行业监管机制,坚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强化可再生能源市场监管。强化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引领,落实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对可再生能源规划实施建立动态评价体系。(何心悦/文 张谷臻/图)

    更多详情,一图读懂——


    文章编辑:赵银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新能源撬动新发展!河南力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占比超50%
    2023-4-18 20:50:44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不断追求“双碳”目标的未来,会是怎样的一番图景?让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更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河南需要做出哪些改变?近日印发的《河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给出答案。预计到2025年,河南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每年节省标煤3198万吨以上。

    新安县仓头镇黄河岸边,昔日的荒坡已变成连片的光伏海洋(图源:河南日报)

    锚定“双碳”目标

    可再生能源发电大有可为

    《规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700万吨标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16%左右;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发电量比2020年“翻一番”;生物天然气年产量“翻一番”;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2.2%以上,可再生能源电力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达到25.9%以上;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300万吨标准煤以上。

    与此前的“十四五”规划有所不同,该规划由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印发。据悉,新时期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任务更加艰巨,需要有关部门在政策层面对资源详查、用地保障、气象服务、生态环境、财政金融等方面予以更大力度的协同保障。

    新能源利用因“能”制宜

    打造好郑汴洛濮氢走廊

    根据各能源品类禀赋不同,《规划》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重点任务。在风能、太阳能利用上,规划实施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打造建设沿黄绿色能源廊道。《规划》鼓励利用党政机关、校园、医院、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领域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打造一批“光伏+”特色工程,形成示范效应。“十四五”期间,新建工业园区、新增大型公共建筑分布式光伏安装率力争达50%以上。

    灵宝市青山4万千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图源:大河报)

    为提升风电开发利用水平,《规划》确定在京广铁路以西及大别山区域优先采用风电与传统电源、抽水蓄能电站一体化开发模式,打造一批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在京广铁路以东平原区域,支持风能就近开发就地消纳。以沿黄浅山丘陵和中东部平原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4个百万千瓦高质量风电基地。

      在生物质能利用上,《规划》引导纯发电项目进行热电联产改造,推动生物质天然气、液体燃料等不同技术路线的产学研用融合发展。鼓励积极发展纤维素等非粮燃料乙醇,探索推动纤维素乙醇产业化示范,稳步扩大燃料乙醇生产和消费。《规划》明确,2025年生物液体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10万吨左右。

    以中深层供暖为主要形式,打造4个千万平方米级地热能供暖集中连片示范区,针对地热能利用,《规划》强调加快中深层地热能集中连片开发。在集中供暖未覆盖的城乡接合部、未实现城市集中供热的市县、无集中供热热源等适宜用地热能替代的区域推广中深层地热供暖,开展黄河滩区居民搬迁安置点地热供暖示范工程,打造4个千万平方米中深层地热供暖集中连片示范区。

    用氢能驱动清洁能源更深度地运用。《规划》指出,依托郑州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打造郑汴洛濮氢走廊。重点突破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在郑州、开封、洛阳、新乡、焦作、安阳等地,率先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鼓励将燃料电池汽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机遇、挑战并存

    可再生能源利用促转型

    据了解,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河南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挑战在于受土地及资源环境约束,有关项目选址较难,其发展依赖本地就地消纳。在机遇上,随着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深入实施,企业项目开发热情高,可再生能源利用量逐年增加,平均每天减少消耗近10万吨标准煤;“十三五”以来河南可再生能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20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32%,较“十二五”末提高23.4个百分点。风电年均增速达66.1%,位居全国第7。

    交付给乌兹别克斯坦的宇通新能源客车(图源:大河报)

    近年来,河南各地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上不断加快布局,推动产业升级。例如,在南阳市政府印发的《加快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中,支持淅减、飞龙、众德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产品从配套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变。龙佰集团钛白粉产能超150万吨/年规模全球第一、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产销量全球第一……建设中部新能源材料城,焦作市达成诸多喜人成果;日前进行的“万人助万企”活动现场观摩中,新兴产业项目57个,新能源装备等项目成为“主角”。    

    展望:年节省超3198万吨省标煤

    力求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双赢

    《规划》显示,重点任务实施后,预计到2025年,我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每年节省标煤3198万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933万吨以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万吨,减少二氧化氮排放2.1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0.5万吨,并减少相应的废水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除了显而易见的环境效益,新能源发展的社会效益也将日益突出。《规划》提出,可再生能源涉及多领域多产业,能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除项目自身直接投资外,还将带动电网配套建设、运维管理等延伸产业的发展,其中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运维管理等环节可吸纳更多劳动力。

    好政策离不开强保障。河南将完善能源行业监管机制,坚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强化可再生能源市场监管。强化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引领,落实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对可再生能源规划实施建立动态评价体系。(何心悦/文 张谷臻/图)

    更多详情,一图读懂——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