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源”来如此丨3000年前河南是这样“C位”出道的
    更新时间:2023-7-31 20:43:37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最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起源地,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融媒专栏《“源”来如此》带您沉浸式解读中华文明的起源。让我们一起跟随“探源人”的讲述,从河南出发,感受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河网讯 在日常用语里,“中”代表一种承诺、带着肯定和自信,千百年来,深深刻入河南人的文化基因。

    如果从空间方位的角度来看,“中”,也意味着东西南北的汇聚,比如中部、中原,还有本期视频的主角——“天地之中”。

    作为一种宇宙观,“天地之中”概念的形成,与古人对天地形态及其关系的认识有关。

    先秦以前,中国人形成了自己对天地的独特感知,也就是所谓的“天圆地方”。时人根据活动能力和行为半径等生命体验,断定其范围大小有限,因此大地存在中心,即“地中”。

    古人对“地中”的探索和追求,一刻也没有停歇。《史记》中提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公元前1037年,周公旦来到嵩山脚下,采用“测日影”的方法来寻找“地中”的具体位置。

    周公测景台,由唐代太史监南宫说,在周公测日影、定“地中”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也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天文观测仪器。历史上许多天文学家、历法家都曾在这里进行过天文观测活动,中国古代重要历法,如大衍历、授时历等的制订都与此处有关。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周公测景台的北边,修建了高大宏伟的观星台,经过多年观测与推算,颁布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有研究指出,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天地之中”宇宙观形成的最直接、最具说服力的证据。而“天地之中”哲学思想,长期以来深刻影响着华夏民族的各项活动,并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文化根脉。

    如今,古老而又年轻的河南,立于“天地之中”,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上。

    2022年6月20日,随着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建成通车,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勾画成形。“米”字形高铁的铺就,不仅带来时空与观念的巨变,更意味着交通枢纽优势的再造、经济版图的重塑。 

    今天的河南,正努力在中部地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谱写新时代中原大地更加绚丽的篇章。


    策划:魏  剑 李  铮

    统筹:李敬欣 张培君

    执行:娄  恒 许会增 范  昭

    文案:李东宝

    影像/制作:马绍坤

    海报:胡瀚泽

    特别鸣谢:中国天文博物院


    文章编辑:李润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源”来如此丨3000年前河南是这样“C位”出道的
    2023-7-31 20:43:37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最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起源地,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融媒专栏《“源”来如此》带您沉浸式解读中华文明的起源。让我们一起跟随“探源人”的讲述,从河南出发,感受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河网讯 在日常用语里,“中”代表一种承诺、带着肯定和自信,千百年来,深深刻入河南人的文化基因。

    如果从空间方位的角度来看,“中”,也意味着东西南北的汇聚,比如中部、中原,还有本期视频的主角——“天地之中”。

    作为一种宇宙观,“天地之中”概念的形成,与古人对天地形态及其关系的认识有关。

    先秦以前,中国人形成了自己对天地的独特感知,也就是所谓的“天圆地方”。时人根据活动能力和行为半径等生命体验,断定其范围大小有限,因此大地存在中心,即“地中”。

    古人对“地中”的探索和追求,一刻也没有停歇。《史记》中提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公元前1037年,周公旦来到嵩山脚下,采用“测日影”的方法来寻找“地中”的具体位置。

    周公测景台,由唐代太史监南宫说,在周公测日影、定“地中”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也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天文观测仪器。历史上许多天文学家、历法家都曾在这里进行过天文观测活动,中国古代重要历法,如大衍历、授时历等的制订都与此处有关。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周公测景台的北边,修建了高大宏伟的观星台,经过多年观测与推算,颁布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有研究指出,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天地之中”宇宙观形成的最直接、最具说服力的证据。而“天地之中”哲学思想,长期以来深刻影响着华夏民族的各项活动,并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文化根脉。

    如今,古老而又年轻的河南,立于“天地之中”,站在了发展的新起点上。

    2022年6月20日,随着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建成通车,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勾画成形。“米”字形高铁的铺就,不仅带来时空与观念的巨变,更意味着交通枢纽优势的再造、经济版图的重塑。 

    今天的河南,正努力在中部地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谱写新时代中原大地更加绚丽的篇章。


    策划:魏  剑 李  铮

    统筹:李敬欣 张培君

    执行:娄  恒 许会增 范  昭

    文案:李东宝

    影像/制作:马绍坤

    海报:胡瀚泽

    特别鸣谢:中国天文博物院


    文章编辑:李润生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