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成语里的中国——二十大报告经典成语解读》第二季 天人合一
更新时间:2023-8-15 21:04:36    来源:新华社


由省委宣传部、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系列微视频《成语里的中国——二十大报告经典成语解读》今天播出第二季,一起来看第一集《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这里的“天”,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天体,而是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天人合一,从本意上来说,就是指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地与人类并生、万物与人类一体的境界。既是一种强调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宇宙观,也是一种追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平衡的人生观。

“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北宋哲学家张载在《正蒙·诚明》中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完整的哲学命题进行过论述。他强调通过学习,明察人道世事,通达天道之诚,进而达到超凡入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天人合一的理念,要求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而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融合共生。这种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生态观有内在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天人合一这一传统思想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回顾过去十年,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大江大河水质状况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馈赠,中华大地展现出一派亮丽新景象。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成语里的中国——二十大报告经典成语解读》第二季 天人合一
    2023-8-15 21:04:36    来源:新华社


    由省委宣传部、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系列微视频《成语里的中国——二十大报告经典成语解读》今天播出第二季,一起来看第一集《天人合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这里的“天”,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天体,而是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天人合一,从本意上来说,就是指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地与人类并生、万物与人类一体的境界。既是一种强调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宇宙观,也是一种追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平衡的人生观。

    “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北宋哲学家张载在《正蒙·诚明》中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完整的哲学命题进行过论述。他强调通过学习,明察人道世事,通达天道之诚,进而达到超凡入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天人合一的理念,要求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而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融合共生。这种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生态观有内在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天人合一这一传统思想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回顾过去十年,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城市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大江大河水质状况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馈赠,中华大地展现出一派亮丽新景象。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