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创新一线故事多】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筑起高端人才汇聚新高地 校地合作“虹吸”人才
    更新时间:2023-9-3 10:37:09    来源:大河网

    07f892b66baae266ab6af51f3214260.jpg

    2023年9月3日《河南日报》01、03版

      中原科技城,北龙湖畔,一场跨越千里的校地合作,为“孔雀飞中原”的故事续写新篇章。

      郑州,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哈工大,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2021年,双方牵手共建具有综合职能的新型研发机构——哈工大郑州研究院。

    22868de69fabd8a8279cb314238ac92.jpg

      “掰指头一算,落地郑州刚好两年零半个月。”8月31日,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副院长张宏坦言:“虽然时间不长,但校地合作产生的人才‘虹吸效应’已逐步显现。”

      走进哈工大郑州研究院,迎面碰上的人,很有可能就是某一研究领域的“顶尖高手”。

      范阳阳,“85后”,河南济源人,哈工大博士,国内焊材行业最年轻的总工程师。

      “哈工大是母校,河南是老家,有这双重加持,我更想回来把自己在高端装备用特种焊接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早一点实现产业化。”今年5月份,范阳阳带着使命感回到郑州,成为哈工大郑州研究院智能焊接装备与制造研究所研究员。

    82e010de4b64931e413ae7045bf76a5.jpg

      特种焊材是重大装备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金属“缝纫线”,然而数十年来中国炼化、核电、火电、化工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特种焊材长期被国外“卡脖子”。

      “全世界近70%的埋弧焊剂产在咱河南,但都偏低端,我所要做的就是在高端焊剂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做强这条‘缝纫线’。”范阳阳坚定地说。

      有人回归“老家”,有人在这个“新家”找到家的温馨。

      胡晶于去年底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回国,并于今年3月入职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目前是从事癌症基因功能领域研究的研究员。

      “之前在美国工作生活了十年,一直从事‘干细胞功能和癌症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的机理研究。”胡晶说,决定回国后,他接到国内几家科研单位的邀约,最终选择加入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研究院给了我一种家的感觉,很踏实。”

      家的归属感来自哪里?工作上有用武之地,生活上无后顾之忧。

    0af8c8f3bdf1d3f9f032c3e144cdd67.jpg

      “人才公寓距离研究院直线距离不过几百米,步行不到10分钟,拎包可入住,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就连被子、枕头等生活用品都考虑到了。”胡晶说,入住当天,一个小时内工作人员就热情地为他办理好全部手续,“现在,我已经把家人也接来郑州一起生活了。”

    d6d77f3199d3b93c19a46e1739fa3ff.jpg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据张宏介绍,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坚持“以才引才”,以学校高端人才团队吸引研究院自聘人才,打造“大师+团队”、“校派+自聘”、“国内+国际”人才工作体系,着力构建“豫内人才招培、豫外人才回归”的引才育才格局,目前已有十余支创新团队入驻,招收近4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初步建成了由海内外院士为顾问、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领衔的百余人国际化杰出人才队伍。

      招引人才的同时,更注重培育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坚持产教融合,与中电27所、宇通客车、省科学院等近20家头部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搭建校企对接渠道,采取“校企双导师+攻关企业真课题”的模式,在解决卓越工程师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问题上趟新路、作示范。如今,哈工大卓越工程师学院产教融合(郑州)项目2022级硕士研究生已经相继来到郑州,进入联合培养企业开展实习实践;2023级硕士、博士研究生也于近日到哈工大完成报到。

    f5e0cd6feebbedea5ef9d82facd67c2.jpg

      两年多来,校地联手按下创新“加速键”。获批我省首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共建河南省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创新中心、功能金刚石材料创新中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哈工大郑州研究院联合省科学院等省内优势单位共同申报科研平台、共同开展研发攻关,为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提供更多平台、创造更好环境,也让更多成熟度高、落地性强的待转化科研成果加速融入河南产业链、创新链。

    6ddb2a5097b92907efd2630aea1c153.jpg

      进入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科技展厅,一面墙上,“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追求卓越 出彩中原”16个大字镶嵌其上,既有哈工大校训元素,又有服务河南区域发展的内在意蕴。

      初秋阳光下,占地约157亩的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人才加盟这里、扎根河南、圆梦中原。

    文章编辑:赵银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创新一线故事多】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筑起高端人才汇聚新高地 校地合作“虹吸”人才
    2023-9-3 10:37:09    来源:大河网

    07f892b66baae266ab6af51f3214260.jpg

    2023年9月3日《河南日报》01、03版

      中原科技城,北龙湖畔,一场跨越千里的校地合作,为“孔雀飞中原”的故事续写新篇章。

      郑州,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哈工大,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2021年,双方牵手共建具有综合职能的新型研发机构——哈工大郑州研究院。

    22868de69fabd8a8279cb314238ac92.jpg

      “掰指头一算,落地郑州刚好两年零半个月。”8月31日,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副院长张宏坦言:“虽然时间不长,但校地合作产生的人才‘虹吸效应’已逐步显现。”

      走进哈工大郑州研究院,迎面碰上的人,很有可能就是某一研究领域的“顶尖高手”。

      范阳阳,“85后”,河南济源人,哈工大博士,国内焊材行业最年轻的总工程师。

      “哈工大是母校,河南是老家,有这双重加持,我更想回来把自己在高端装备用特种焊接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早一点实现产业化。”今年5月份,范阳阳带着使命感回到郑州,成为哈工大郑州研究院智能焊接装备与制造研究所研究员。

    82e010de4b64931e413ae7045bf76a5.jpg

      特种焊材是重大装备制造中不可或缺的金属“缝纫线”,然而数十年来中国炼化、核电、火电、化工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特种焊材长期被国外“卡脖子”。

      “全世界近70%的埋弧焊剂产在咱河南,但都偏低端,我所要做的就是在高端焊剂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做强这条‘缝纫线’。”范阳阳坚定地说。

      有人回归“老家”,有人在这个“新家”找到家的温馨。

      胡晶于去年底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回国,并于今年3月入职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目前是从事癌症基因功能领域研究的研究员。

      “之前在美国工作生活了十年,一直从事‘干细胞功能和癌症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的机理研究。”胡晶说,决定回国后,他接到国内几家科研单位的邀约,最终选择加入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研究院给了我一种家的感觉,很踏实。”

      家的归属感来自哪里?工作上有用武之地,生活上无后顾之忧。

    0af8c8f3bdf1d3f9f032c3e144cdd67.jpg

      “人才公寓距离研究院直线距离不过几百米,步行不到10分钟,拎包可入住,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就连被子、枕头等生活用品都考虑到了。”胡晶说,入住当天,一个小时内工作人员就热情地为他办理好全部手续,“现在,我已经把家人也接来郑州一起生活了。”

    d6d77f3199d3b93c19a46e1739fa3ff.jpg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据张宏介绍,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坚持“以才引才”,以学校高端人才团队吸引研究院自聘人才,打造“大师+团队”、“校派+自聘”、“国内+国际”人才工作体系,着力构建“豫内人才招培、豫外人才回归”的引才育才格局,目前已有十余支创新团队入驻,招收近4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初步建成了由海内外院士为顾问、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领衔的百余人国际化杰出人才队伍。

      招引人才的同时,更注重培育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坚持产教融合,与中电27所、宇通客车、省科学院等近20家头部企事业单位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搭建校企对接渠道,采取“校企双导师+攻关企业真课题”的模式,在解决卓越工程师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问题上趟新路、作示范。如今,哈工大卓越工程师学院产教融合(郑州)项目2022级硕士研究生已经相继来到郑州,进入联合培养企业开展实习实践;2023级硕士、博士研究生也于近日到哈工大完成报到。

    f5e0cd6feebbedea5ef9d82facd67c2.jpg

      两年多来,校地联手按下创新“加速键”。获批我省首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共建河南省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创新中心、功能金刚石材料创新中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哈工大郑州研究院联合省科学院等省内优势单位共同申报科研平台、共同开展研发攻关,为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提供更多平台、创造更好环境,也让更多成熟度高、落地性强的待转化科研成果加速融入河南产业链、创新链。

    6ddb2a5097b92907efd2630aea1c153.jpg

      进入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科技展厅,一面墙上,“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追求卓越 出彩中原”16个大字镶嵌其上,既有哈工大校训元素,又有服务河南区域发展的内在意蕴。

      初秋阳光下,占地约157亩的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人才加盟这里、扎根河南、圆梦中原。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