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金山”又绿黄河岸!小秦岭上演生态蝶变丨黄河守护人⑤
更新时间:2023-9-19 10:41:56    来源:顶端新闻

时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4周年之际,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在郑州启幕,9月15日起,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河南国际传播中心联合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河南省林业局、河南省非遗保护和智慧化中心推出《黄河守护人》系列纪录片,分别从护林、水文、非遗、湿地、植绿等侧面,跟随5位黄河守护人的足迹感知母亲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上线的第五集《金山又绿》,将为观众展现小秦岭生态修复的绿色蝶变。



顶端新闻记者 张玉静/文 孔昊 阮欣雨 冉昊 耿毅卓 席荣荣/视频

从千疮百孔到重峦叠翠,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2016年开始,用了三年时间完成绿色蜕变。

而这其中的不易,守护这片林区34年的护林员杜山林深有体会。现在的他,骄傲于这满眼的苍翠,也希望继续守护好这片绿色。

三年生态疗愈,小秦岭“金山”又绿

杜山林是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槽洞沟林区护林员,1989年初到小秦岭时的记忆,至今依旧清晰。

“那时候景观破坏确实很严重,山里的水都是黄汤。”他回忆道,山上开矿的工人烧的柴,睡的床都是“就地取材”,一棵棵大树因开矿而倒下,而开矿的废渣也是直接顺着山坡就往下倒。

小秦岭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座真正的“金山”,曾是全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据了解,1975年-2015年,小秦岭区域累计生产黄金450余吨,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1年,杜山林被调到了槽洞沟林区。“刚到的那个晚上,真是灯火通明。”刺眼的灯光和机器整晚的轰鸣,让他久久无法入睡。“后来慢慢习惯了,也就能睡着了。”杜山林苦笑着说,那时候山上和山下一样,有饭店、理发店、药房等,人为活动的痕迹遍布山间。

好在2016年开始,小秦岭迎来了“疗愈之机”。三门峡市政府表示,要利用3年时间,治理保护区内各类坑口,达到“老问题逐步解决、新问题不再产生、生态环境总体向好”的整治目标。

自此,小秦岭利用3年时间,投入资金2.1亿元,1017个矿口全部关闭封堵,1.45万个矿山设施被拆除,处理矿渣2586万吨,覆土70.9万立方米,栽植苗木80.7万株,撒播草种1.46万公斤,治理恢复面积143.5万平方米……

行走山林间,守护来之不易的生态画卷

作为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员,同样也是小秦岭生态恢复的建设者,杜山林回顾起这一路的经历,感慨万分:“破坏的时候很简单,但是治理太难了,几年时间树才能保住命,草才能长出来。”

三月份,正是植树好时节,但是山里的风依旧狂放而凛冽。“我们住的地方离种树点比较远,有时候喝口水都比较难。”杜山林说,口渴加上呼啸的大风,种树的工人们嘴巴干裂出血是常有的事。

近乎垂直的山坡往往不好使用交通工具,工人们一点一点将土背上山坡。吹大风时,护林员们要及时去加固树木,保证存活。终于,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小秦岭重回“美丽容颜”。

如今,走在山间,绿意浓浓,鸟鸣阵阵,流水潺潺。看着这片守护多年的土地焕发新的生机,杜山林下定决心一定要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生态画卷。

槽洞沟林区面积3075亩,这片区域内有72个坑口,其中重点坑口有7个,普通坑口有65个,由包括杜山林在内的4名护林员负责。每天,杜山林和同事们行走在山间,挨个查看坑口情况,防止偷采盗采的情况发生。

生态环境好了,野生动物也多了起来。为了避免与野猪“正面交锋”,每次巡视时,杜山林和同事们都会边喊边走。阵阵喊声在空旷的山林里飘荡,回声阵阵,激起鸟儿振翅高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涅槃重生,谱写了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之歌,点绿了一幅动人的生态画卷。

出品
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
河南国际传播中心

总策划
关国锋 

统筹
朱琨 杨韬

宣发 
赵强 张丛博 高云

执行
贾溯 侯建勋 晋远

视频
孔昊  席荣荣 冉昊 阮欣雨 耿毅卓

翻译
赵珮岐 沈剑奇 童林 张蕊 赵汉青 杨佳欣 周金淼

传播 
王雪玉 何庆庆

鸣谢(排名不分先后)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共沁阳市委宣传部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中心
黄河泥埙坊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金山”又绿黄河岸!小秦岭上演生态蝶变丨黄河守护人⑤
    2023-9-19 10:41:56    来源:顶端新闻

    时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4周年之际,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在郑州启幕,9月15日起,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河南国际传播中心联合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河南省林业局、河南省非遗保护和智慧化中心推出《黄河守护人》系列纪录片,分别从护林、水文、非遗、湿地、植绿等侧面,跟随5位黄河守护人的足迹感知母亲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上线的第五集《金山又绿》,将为观众展现小秦岭生态修复的绿色蝶变。



    顶端新闻记者 张玉静/文 孔昊 阮欣雨 冉昊 耿毅卓 席荣荣/视频

    从千疮百孔到重峦叠翠,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2016年开始,用了三年时间完成绿色蜕变。

    而这其中的不易,守护这片林区34年的护林员杜山林深有体会。现在的他,骄傲于这满眼的苍翠,也希望继续守护好这片绿色。

    三年生态疗愈,小秦岭“金山”又绿

    杜山林是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槽洞沟林区护林员,1989年初到小秦岭时的记忆,至今依旧清晰。

    “那时候景观破坏确实很严重,山里的水都是黄汤。”他回忆道,山上开矿的工人烧的柴,睡的床都是“就地取材”,一棵棵大树因开矿而倒下,而开矿的废渣也是直接顺着山坡就往下倒。

    小秦岭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座真正的“金山”,曾是全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据了解,1975年-2015年,小秦岭区域累计生产黄金450余吨,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1年,杜山林被调到了槽洞沟林区。“刚到的那个晚上,真是灯火通明。”刺眼的灯光和机器整晚的轰鸣,让他久久无法入睡。“后来慢慢习惯了,也就能睡着了。”杜山林苦笑着说,那时候山上和山下一样,有饭店、理发店、药房等,人为活动的痕迹遍布山间。

    好在2016年开始,小秦岭迎来了“疗愈之机”。三门峡市政府表示,要利用3年时间,治理保护区内各类坑口,达到“老问题逐步解决、新问题不再产生、生态环境总体向好”的整治目标。

    自此,小秦岭利用3年时间,投入资金2.1亿元,1017个矿口全部关闭封堵,1.45万个矿山设施被拆除,处理矿渣2586万吨,覆土70.9万立方米,栽植苗木80.7万株,撒播草种1.46万公斤,治理恢复面积143.5万平方米……

    行走山林间,守护来之不易的生态画卷

    作为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员,同样也是小秦岭生态恢复的建设者,杜山林回顾起这一路的经历,感慨万分:“破坏的时候很简单,但是治理太难了,几年时间树才能保住命,草才能长出来。”

    三月份,正是植树好时节,但是山里的风依旧狂放而凛冽。“我们住的地方离种树点比较远,有时候喝口水都比较难。”杜山林说,口渴加上呼啸的大风,种树的工人们嘴巴干裂出血是常有的事。

    近乎垂直的山坡往往不好使用交通工具,工人们一点一点将土背上山坡。吹大风时,护林员们要及时去加固树木,保证存活。终于,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小秦岭重回“美丽容颜”。

    如今,走在山间,绿意浓浓,鸟鸣阵阵,流水潺潺。看着这片守护多年的土地焕发新的生机,杜山林下定决心一定要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生态画卷。

    槽洞沟林区面积3075亩,这片区域内有72个坑口,其中重点坑口有7个,普通坑口有65个,由包括杜山林在内的4名护林员负责。每天,杜山林和同事们行走在山间,挨个查看坑口情况,防止偷采盗采的情况发生。

    生态环境好了,野生动物也多了起来。为了避免与野猪“正面交锋”,每次巡视时,杜山林和同事们都会边喊边走。阵阵喊声在空旷的山林里飘荡,回声阵阵,激起鸟儿振翅高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涅槃重生,谱写了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之歌,点绿了一幅动人的生态画卷。

    出品
    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
    河南国际传播中心

    总策划
    关国锋 

    统筹
    朱琨 杨韬

    宣发 
    赵强 张丛博 高云

    执行
    贾溯 侯建勋 晋远

    视频
    孔昊  席荣荣 冉昊 阮欣雨 耿毅卓

    翻译
    赵珮岐 沈剑奇 童林 张蕊 赵汉青 杨佳欣 周金淼

    传播 
    王雪玉 何庆庆

    鸣谢(排名不分先后)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共沁阳市委宣传部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中心
    黄河泥埙坊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