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周口以打造“道德名城”软实力为“临港新城”建设提供硬支撑。王天定 摄
□本报记者 方化祎 李昊 本报通讯员 刘彦章
如果要用最简单的文字,展现一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文化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章。
4000多年前,周口是夏早期先民们的一个聚居点;2000多年前,这里诞生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思想家老子,拉开了中国“轴心时代”的帷幕;300多年前,这里漕运兴盛,商贸繁荣,与朱仙镇、赊旗镇、道口镇并称为河南四大名镇……从我们置身的历史坐标,回望漫漫长河,周口孕育了崇德向善、自强不息的精神。
2022年召开的周口市委五届二次全会上,周口提出坚持“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把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摆在重要位置,以打造“道德名城”软实力为“临港新城”建设提供硬支撑。
秉持着绵延不绝的精神血脉,今天,周口用历史文化为城市铸魂,人才不断汇聚,发展成色更足,释放出无穷的生机活力,成为厚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基的一张亮丽名片。
历史文脉传承至今
纵观人类文明史,能称之为“名城”的城市,不仅要人口密集、经济繁荣,还要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文化实际上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底蕴。
2000年方才撤地设市的周口貌似“年轻”,但溯其根源,这里是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交会之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周口的文化底蕴究竟有多深厚?这里有不可移动文物3880多处,淮阳太昊陵庙、鹿邑太清宫遗址、周口关帝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时庄遗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越调、太昊伏羲祭典、老子祭典等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省级非遗项目52个。
伏羲建都、太康失国、老子诞生、陈胜吴广起义……古老的历史,通过遗址、民俗、讲座、论坛等形式,跨越时空长河,在周口人的生活中依旧鲜活。
2021年,“考古周口”系列文化活动在全网推出,广受好评,历时一年,各平台点击量达3.5亿人次。活动甄选平粮台古城、时庄遗址、长子口墓等15个周口重大考古发现,以3D、VR等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复原文物原貌。
“这样通俗易懂的方式,拉近了文物考古与群众的距离。观众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品味历史文化,对照图片鉴赏古人智慧,还可以同步观看视频听取专家解说,了解周口几千年的文化史,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周口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唐涛说。
近年来,周口市精心打造“考古周口”“典籍周口”“书画周口”等文化活动品牌,举办周末公益剧场、“道德名城、魅力周口”优秀摄影作品大赛等各类文化活动5万余场,文化惠民超700万人次。
文旅文创加快融合。周口历史文化核心展示区加快建设;中华太昊伏羲始祖圣地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首届“周口荷花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2023年中国杂技大联欢成功举办,海内外媒体传播覆盖83个国家和地区,全网话题量突破31亿。
以上种种,向外界传播了周口文化,塑造了周口形象,为赋能现代化周口建设提供了稳固支撑。
凝聚共识共同奋斗
围绕周口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新定位,全市各相关部门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认为建设“道德名城、魅力周口”,准确表达了周口地域文化特质和精神标识,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文化诉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组织理论研讨。先后召开全市社科界“建设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座谈会、周口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全市社科专家、学者集聚一堂,共商周口开放发展大计,为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3月4日至5日,周口市委、市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鹿邑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第九届老子元典文化高端论坛,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及院所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鹿邑,围绕“道家精神与道德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主题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发掘老子文化的时代内涵,为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做深课题研究。制定全市“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以周口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哲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等形成导向,深化道德文化研究。组建课题组,编印《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系列读本2册,刊发《建设“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理念、路径与实践》《道德文明在周口的形成与传承》等一批理论研究成果,有效凝聚起全市上下奋力建设“道德名城”的思想共识。
丰富阵地建设。中心城区建成统一标识、分类管理的“道德书屋”29个,预计明年6月底前将建成投用“道德书屋”500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
“相比传统阅读空间,道德书屋距离社区近、服务时间长、书籍内容新。”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天早上8点,位于中心城区七一路和文明路交叉口的道德书屋准时开门。书架选书、桌前坐定……书屋内的翻书声,让沉浸阅读的市民感到宁静与满足。
全市526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挂牌运行,建成各类倡树文明风尚的主题广场、公园(游园)、街道189个,“道德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547个,成立志愿服务队伍3745支,吸纳各类志愿者84.9万名,推动道德实践蔚然成风。
崇德向善行若春风
道德一词,最早可追溯至老子所著的《道德经》。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阐明道德关系,构建了影响深远的道德文化体系,重道崇德的理念自此流传开来,伴随文明一同成长。
一泓碧水穿城过,两岸锦绣文脉传。千百年里,“道德”已融入周口人的血脉,成为周口人的行为自觉。吉鸿昌、张伯驹等周口儿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彭雪枫、刘邓大军在这里留下红色足迹。
近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坚持“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这一城市品牌。这是对周口道德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导着道德实践,强化着道德认同,激励全市上下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周口、高水平实现现代化周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网搜索“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词条,总能看到周口人的身影。李灵、李高峰、陈国厂、张鹏程等100多位“道德明星”的事迹感人肺腑、影响广泛,在国内形成了“周口英模群体”现象,获评人数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好人之城”“道德名城”已成为周口的崭新名片。
随着志愿服务精神得到推广普及,周口涌现出82个省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和525个市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有力支持了“三夏”生产、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千千万万的周口儿女用自己的行为,让道德的力量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传递着城市的温暖和力量。
近年来,周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快速发展,一批批优秀党员干部、优秀基层党组织率先垂范、倾力引导带动,把道德文明及其价值取向变成了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三川大地处处彰显着道德文明传承发展的勃勃生机。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周口以打造“道德名城”软实力为“临港新城”建设提供硬支撑。王天定 摄
□本报记者 方化祎 李昊 本报通讯员 刘彦章
如果要用最简单的文字,展现一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文化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章。
4000多年前,周口是夏早期先民们的一个聚居点;2000多年前,这里诞生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思想家老子,拉开了中国“轴心时代”的帷幕;300多年前,这里漕运兴盛,商贸繁荣,与朱仙镇、赊旗镇、道口镇并称为河南四大名镇……从我们置身的历史坐标,回望漫漫长河,周口孕育了崇德向善、自强不息的精神。
2022年召开的周口市委五届二次全会上,周口提出坚持“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把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摆在重要位置,以打造“道德名城”软实力为“临港新城”建设提供硬支撑。
秉持着绵延不绝的精神血脉,今天,周口用历史文化为城市铸魂,人才不断汇聚,发展成色更足,释放出无穷的生机活力,成为厚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根基的一张亮丽名片。
历史文脉传承至今
纵观人类文明史,能称之为“名城”的城市,不仅要人口密集、经济繁荣,还要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文化实际上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底蕴。
2000年方才撤地设市的周口貌似“年轻”,但溯其根源,这里是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交会之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周口的文化底蕴究竟有多深厚?这里有不可移动文物3880多处,淮阳太昊陵庙、鹿邑太清宫遗址、周口关帝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时庄遗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越调、太昊伏羲祭典、老子祭典等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省级非遗项目52个。
伏羲建都、太康失国、老子诞生、陈胜吴广起义……古老的历史,通过遗址、民俗、讲座、论坛等形式,跨越时空长河,在周口人的生活中依旧鲜活。
2021年,“考古周口”系列文化活动在全网推出,广受好评,历时一年,各平台点击量达3.5亿人次。活动甄选平粮台古城、时庄遗址、长子口墓等15个周口重大考古发现,以3D、VR等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复原文物原貌。
“这样通俗易懂的方式,拉近了文物考古与群众的距离。观众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品味历史文化,对照图片鉴赏古人智慧,还可以同步观看视频听取专家解说,了解周口几千年的文化史,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周口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唐涛说。
近年来,周口市精心打造“考古周口”“典籍周口”“书画周口”等文化活动品牌,举办周末公益剧场、“道德名城、魅力周口”优秀摄影作品大赛等各类文化活动5万余场,文化惠民超700万人次。
文旅文创加快融合。周口历史文化核心展示区加快建设;中华太昊伏羲始祖圣地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首届“周口荷花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2023年中国杂技大联欢成功举办,海内外媒体传播覆盖83个国家和地区,全网话题量突破31亿。
以上种种,向外界传播了周口文化,塑造了周口形象,为赋能现代化周口建设提供了稳固支撑。
凝聚共识共同奋斗
围绕周口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新定位,全市各相关部门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认为建设“道德名城、魅力周口”,准确表达了周口地域文化特质和精神标识,是全市人民共同的文化诉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组织理论研讨。先后召开全市社科界“建设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座谈会、周口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全市社科专家、学者集聚一堂,共商周口开放发展大计,为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3月4日至5日,周口市委、市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鹿邑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第九届老子元典文化高端论坛,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及院所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鹿邑,围绕“道家精神与道德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主题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发掘老子文化的时代内涵,为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做深课题研究。制定全市“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以周口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哲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等形成导向,深化道德文化研究。组建课题组,编印《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系列读本2册,刊发《建设“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理念、路径与实践》《道德文明在周口的形成与传承》等一批理论研究成果,有效凝聚起全市上下奋力建设“道德名城”的思想共识。
丰富阵地建设。中心城区建成统一标识、分类管理的“道德书屋”29个,预计明年6月底前将建成投用“道德书屋”500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新风尚。
“相比传统阅读空间,道德书屋距离社区近、服务时间长、书籍内容新。”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天早上8点,位于中心城区七一路和文明路交叉口的道德书屋准时开门。书架选书、桌前坐定……书屋内的翻书声,让沉浸阅读的市民感到宁静与满足。
全市526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挂牌运行,建成各类倡树文明风尚的主题广场、公园(游园)、街道189个,“道德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547个,成立志愿服务队伍3745支,吸纳各类志愿者84.9万名,推动道德实践蔚然成风。
崇德向善行若春风
道德一词,最早可追溯至老子所著的《道德经》。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阐明道德关系,构建了影响深远的道德文化体系,重道崇德的理念自此流传开来,伴随文明一同成长。
一泓碧水穿城过,两岸锦绣文脉传。千百年里,“道德”已融入周口人的血脉,成为周口人的行为自觉。吉鸿昌、张伯驹等周口儿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彭雪枫、刘邓大军在这里留下红色足迹。
近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坚持“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这一城市品牌。这是对周口道德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导着道德实践,强化着道德认同,激励全市上下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周口、高水平实现现代化周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网搜索“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词条,总能看到周口人的身影。李灵、李高峰、陈国厂、张鹏程等100多位“道德明星”的事迹感人肺腑、影响广泛,在国内形成了“周口英模群体”现象,获评人数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好人之城”“道德名城”已成为周口的崭新名片。
随着志愿服务精神得到推广普及,周口涌现出82个省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和525个市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有力支持了“三夏”生产、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千千万万的周口儿女用自己的行为,让道德的力量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传递着城市的温暖和力量。
近年来,周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快速发展,一批批优秀党员干部、优秀基层党组织率先垂范、倾力引导带动,把道德文明及其价值取向变成了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三川大地处处彰显着道德文明传承发展的勃勃生机。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