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这就是中国丨焦点网谈
更新时间:2023-10-1 12:03:26    来源:新华社
你是否和我一样,也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什么是中国?我们的祖国是如何走到今天的?祖国对我们个人来讲究竟意味着什么?
今天是10月1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在这个特殊而美好的日子里,一起聊聊我们的伟大祖国。
图片“祝福祖国”巨型花篮
什么是新中国
113年前的1910年,被誉为“上海十大名医”的陆士谔,在32岁生日时写下了《新中国》,对未来的新国家、新社会、新生活进行了无限憧憬和美好畅想。他期待,租界取消、主权收回、高楼林立、世博会举办。现在,如所愿。
102年前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希望。一艘小小红船,历经百余年风雨,最终成长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巍巍巨轮,彰显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大势。伟大的执政党成就伟大的新中国。现在,如所愿。
88年前的1935年,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他坚信中国一定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届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悲叹,笑脸将代替哭脸,生育我们的母亲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现在,如所愿。
74年前的1949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在给好友写信时感慨“大难甫平,民生憔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举步维艰;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翘首以盼,国富民安。现在,如所愿。
新中国成立74年来,我国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从贫困落后到繁荣富强,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回顾过去,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接续奋斗,党的面貌、民族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均发生了巨变。展望未来,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朝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昂首迈进,伟大变革正在世界的东方深刻显现。
这,就是中国!
新中国何以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图片河南郑州披上“红妆”
的确,新中国的诞生以及此后取得的一切重大成就,处处彰显着艰辛与不易。伟大梦想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中国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走到今天的,所有这一切:
靠的是共产党人的忠诚奉献。忠诚是镌刻在千千万万共产党人身上的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鲜明答案。从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到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的红旗渠,到“一年修不成,修两年;两年修不成,修三年;哪怕我用命去换,也要干成”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从扎根乡镇半个多世纪、八十多岁仍在任上的“平民书记”吴金印,到把扶贫路当作长征路、牺牲时年仅30岁的农村干部黄文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党员的忠诚,彰显了党的领导的坚强有力,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定海神针。
靠的是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历史和现实均已证明,人口多并不一定代表力量大,只有真正团结起来,人口优势才能真正变为力量优势,所谓“团结就是力量”。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就在于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102年的光辉历史和新中国74年的发展历程,离不开亿万默默无闻的中华儿女。他们有的抛头颅洒热血,有的举旗帜鼓与呼,有的搞创新寻突破......我们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新中国能够创造人间奇迹的力量源泉。
图片天安门广场2023国庆升国旗仪式 图源:新京报
靠的是先进理论的持续武装。新时代带来新问题,新问题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自马克思主义在一百多年前第一次照进旧中国的暗夜长空,自陈望道废寝忘食挑灯夜战翻译《共产党宣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逐渐成为中国先进人士的共识,真理的魅力就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先进理论持续发展、创新和深化,第一次飞跃解决了站起来的问题,从此中国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命运,成为安身立命的港湾;第二次飞跃解决了富起来的问题,从此中国不再挨饿,成为生机勃勃的沃土;第三次飞跃正在逐步解决强起来的问题,我们终将实现孜孜以求的民族复兴之梦。
靠的是准确识变应变求变。这个世界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形势在变,环境在变,任务也在变。可以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如何认识和应对变化,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在世界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当时的中国为什么会落后?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在西方已经通过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文艺复兴等做出改变的情况下,当时的中国没有认识好、应对好这场变化。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通过愚公移山、久久为功,通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效应对随时出现的各种风浪考验,真正做到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准确求变,在变化中掌握先机,推动各项事业行稳致远。
爱国是做人最大的事情  
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殷切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
图片30余万人齐聚为祖国庆生 图源:北京日报
迈上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强大真挚的爱国主义精神,投身中华大地的火热实践。
一方面,仰望星空,厚植爱国主义基因。中国人历来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是贯通古今中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唐代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代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还有革命时期刘伯坚的“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还有新时代陈祥榕写下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些都是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如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实现民族复兴宏伟目标,都必须厚植爱国主义基因,凝聚爱国报国的无穷力量。
另一方面,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尽职尽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梁启超先生说:“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是故人也者,对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黄旭华立足科研岗位,隐姓埋名三十年,造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终让苍龙遨游四海;焦裕禄立足领导岗位,持之以恒与盐碱风沙内涝作斗争,终让兰考大地开满美丽的梧桐花;张桂梅立足教师岗位,倾情于贫困学生学习进步,终让希望播撒在大山深处......
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我们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奋斗,做立足岗位的实干家,做实干苦干的奋斗者。
今天,庆祝新中国成立74周年。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恭祝伟大新中国生日快乐,繁荣昌盛。
作者丨河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尚方超
图片

2023-10-01  星期日

国庆节

图片

2023-10-01  星期日

国庆节

图片

2023-10-01  星期日

国庆节

图片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这就是中国丨焦点网谈
    2023-10-1 12:03:26    来源:新华社
    你是否和我一样,也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什么是中国?我们的祖国是如何走到今天的?祖国对我们个人来讲究竟意味着什么?
    今天是10月1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在这个特殊而美好的日子里,一起聊聊我们的伟大祖国。
    图片“祝福祖国”巨型花篮
    什么是新中国
    113年前的1910年,被誉为“上海十大名医”的陆士谔,在32岁生日时写下了《新中国》,对未来的新国家、新社会、新生活进行了无限憧憬和美好畅想。他期待,租界取消、主权收回、高楼林立、世博会举办。现在,如所愿。
    102年前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新的希望。一艘小小红船,历经百余年风雨,最终成长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巍巍巨轮,彰显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大势。伟大的执政党成就伟大的新中国。现在,如所愿。
    88年前的1935年,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他坚信中国一定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届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悲叹,笑脸将代替哭脸,生育我们的母亲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现在,如所愿。
    74年前的1949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在给好友写信时感慨“大难甫平,民生憔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举步维艰;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翘首以盼,国富民安。现在,如所愿。
    新中国成立74年来,我国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从贫困落后到繁荣富强,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回顾过去,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接续奋斗,党的面貌、民族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均发生了巨变。展望未来,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朝着民族复兴的梦想昂首迈进,伟大变革正在世界的东方深刻显现。
    这,就是中国!
    新中国何以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图片河南郑州披上“红妆”
    的确,新中国的诞生以及此后取得的一切重大成就,处处彰显着艰辛与不易。伟大梦想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中国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走到今天的,所有这一切:
    靠的是共产党人的忠诚奉献。忠诚是镌刻在千千万万共产党人身上的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鲜明答案。从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到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的红旗渠,到“一年修不成,修两年;两年修不成,修三年;哪怕我用命去换,也要干成”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从扎根乡镇半个多世纪、八十多岁仍在任上的“平民书记”吴金印,到把扶贫路当作长征路、牺牲时年仅30岁的农村干部黄文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党员的忠诚,彰显了党的领导的坚强有力,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定海神针。
    靠的是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历史和现实均已证明,人口多并不一定代表力量大,只有真正团结起来,人口优势才能真正变为力量优势,所谓“团结就是力量”。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就在于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102年的光辉历史和新中国74年的发展历程,离不开亿万默默无闻的中华儿女。他们有的抛头颅洒热血,有的举旗帜鼓与呼,有的搞创新寻突破......我们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新中国能够创造人间奇迹的力量源泉。
    图片天安门广场2023国庆升国旗仪式 图源:新京报
    靠的是先进理论的持续武装。新时代带来新问题,新问题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自马克思主义在一百多年前第一次照进旧中国的暗夜长空,自陈望道废寝忘食挑灯夜战翻译《共产党宣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逐渐成为中国先进人士的共识,真理的魅力就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先进理论持续发展、创新和深化,第一次飞跃解决了站起来的问题,从此中国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命运,成为安身立命的港湾;第二次飞跃解决了富起来的问题,从此中国不再挨饿,成为生机勃勃的沃土;第三次飞跃正在逐步解决强起来的问题,我们终将实现孜孜以求的民族复兴之梦。
    靠的是准确识变应变求变。这个世界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形势在变,环境在变,任务也在变。可以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如何认识和应对变化,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在世界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当时的中国为什么会落后?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在西方已经通过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文艺复兴等做出改变的情况下,当时的中国没有认识好、应对好这场变化。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通过愚公移山、久久为功,通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效应对随时出现的各种风浪考验,真正做到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准确求变,在变化中掌握先机,推动各项事业行稳致远。
    爱国是做人最大的事情  
    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殷切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
    图片30余万人齐聚为祖国庆生 图源:北京日报
    迈上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强大真挚的爱国主义精神,投身中华大地的火热实践。
    一方面,仰望星空,厚植爱国主义基因。中国人历来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是贯通古今中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唐代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代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还有革命时期刘伯坚的“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还有新时代陈祥榕写下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些都是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如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实现民族复兴宏伟目标,都必须厚植爱国主义基因,凝聚爱国报国的无穷力量。
    另一方面,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尽职尽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梁启超先生说:“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是故人也者,对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责任,对于一国而有一国之责任,对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责任。”黄旭华立足科研岗位,隐姓埋名三十年,造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终让苍龙遨游四海;焦裕禄立足领导岗位,持之以恒与盐碱风沙内涝作斗争,终让兰考大地开满美丽的梧桐花;张桂梅立足教师岗位,倾情于贫困学生学习进步,终让希望播撒在大山深处......
    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我们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奋斗,做立足岗位的实干家,做实干苦干的奋斗者。
    今天,庆祝新中国成立74周年。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恭祝伟大新中国生日快乐,繁荣昌盛。
    作者丨河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尚方超
    图片

    2023-10-01  星期日

    国庆节

    图片

    2023-10-01  星期日

    国庆节

    图片

    2023-10-01  星期日

    国庆节

    图片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