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大象新闻记者 关新耀
重整河山,敢把日月换新天。
1969年9月,红旗渠全面完工,从山西平顺境内,沿太行山脉,流向河南林县大地。
彼时,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从浊漳河,穿太行山脉,这条渠就这样一直流淌着,连着山西和河南。
一晃,54年过去,这条渠也流淌了54年。
八百里太行壁立千仞,三千里渠水逶迤绵延,漳河南岸,太行山腰的轰山炸石、锤钎叮当已过去半个多世纪。
放眼望去,一泓清泉到林州。54年来,从浊漳河流出的,不仅仅是一汪清水,更流淌着理想之光和青春之志,是激荡青春、催人奋进的“精神之渠”。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考察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
60多年前,林县数十万人民劈山填谷,改写山河,引漳入林,气势恢宏;60多年后,受红旗渠精神鼓舞,林县后人代代相传,扎根沃土,成就一番事业。
红旗渠青年洞
“渠三代”扎根基层
上世纪60年代,林县水贵如油、十年九旱,人民并未屈服,靠着一把锤、一把钎,凿壁穿石。
申全成,林县姚村镇冯家口村人。1960年2月,跟随数十万修渠人,申全成成为开山者一员。
挖隧洞,先从地面往下挖,人在地底,往两边儿凿。递钢钎时滑落,钢钎插入申全成头部,不幸牺牲,他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红旗渠纪念馆中。
因水生,为水死。
四五岁懵懂时,申腾宇就时常听父亲讲爷爷和太爷爷申全成的故事,“爷爷修渠的故事激励着我,我们这一代相当于是‘渠’三代。”
父辈的荣耀一直萦绕在耳旁,2022年7月,23岁的申腾宇研究生毕业,便从喧闹都市返回家乡林州,决心扎根基层。
“渠三代”申腾宇在林州黄华镇桑园村担任村主任助理
“读研究生时,我曾在青海玉树等基层地区做过调研,对基层很向往。”申腾宇决定,要像申全成爷爷一样,干一番事业。
2022年10月,作为选调生,申腾宇任林州黄华镇桑园村村主任助理。
选调生,于他而言,是一份责任,兼具荣耀与使命。
桑园村位于太行山东麓山脚,户籍3000多人,属于人们眼中的大村。但村里常住人少,年轻人更少,60岁以上老人则多达600余人。
举世闻名的红旗渠穿村而过,沿途树木茂盛、景色怡人。
如今,红旗渠成了当地村民的“生命渠”“幸福渠”。
申腾宇在村中走访调研
从城市到农村,从校园课堂到田间地头,作为村两委干部成员,申腾宇一点点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
脱下西装穿上红马甲,他入户走访民情,宣讲政策。
到桑园村后,申腾宇协调了很多物资,“单位一些大项目政策,我经常跟领导申请,往村里倾斜。”
2023年6月1日,第73个国际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通过多方筹措,申腾宇协调到1万多元物资,桑园村小学200多个学生,每人一个书包。
“马上重阳节了,要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捐大米。”10月20日,正在参加“清洁家园”活动的申腾宇表示,他已经协调到价值近9000元的大米。
桑园村也被称为“板栗之乡”,在村西侧,紧邻红旗渠一干渠,建有国家4A级景区中华古板栗园。
依托桑园村古老的板栗林而建,是一处集森林景观、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免费开放园林。
栗园总面积100余亩,仅明清时期的板栗树就有300余颗,园内空气清新,候鸟云集,被誉为“古树王国、天然氧吧”。给当地人民提供了又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给村里带来了巨大商机。
驻村中,申腾宇积极出谋划策,为集体产业发展谋划,最终确定发展旅游游乐项目来增加集体收入的方案。“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依托中华古板栗园和渠东路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村里经济效益主要依靠一些游乐广场,比如,美食小吃广场和游乐项目。”以桑园美食广场为主体,桑园村建设了桑园欢乐谷、儿童乐园、音乐广场、水幕景观等游乐设施,形成“游乐+小吃+服务”模式,每到晚上烟火气息浓厚,“夜摊经济”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除了申腾宇, 90后驻村书记谢岩,借助于原单位安阳妇联的力量,在村里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常常做志愿服务。
申腾宇在村里除草扫地
申腾宇将自己彻彻底底与村民融入在一起,周五常态化清洁家园活动,他就穿上红马甲,跟党员志愿者一起在村里除草扫地。
组织群众带头参加清洁家园工作,改造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绿化种植树木。
基层不易,环境复杂,但更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红旗渠,我们从小都了解,尤其是到基层后,更能发现红旗渠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申腾宇直言,村里不比城市,住宿吃饭都有一点差距,但一年多驻村经历以来,他愈发认为要摒弃娇娇二气,完成从娇生惯养到成长为一名基层干部的身份转变。
“选调生,这三个字带有一定光环。”申腾宇表示,希望通过驻村沉淀自我,摆脱掉光环,更多的提升自己。
返乡创业者带头致富
旱,是刻在世世代代林州人骨子里的痛。
修渠,则是林县人止痛的良方。
大干十年,削平1250座山头,林县人民将红旗渠修到了太行山腰。
红旗渠工地是个大学校,更是一个大战场。多年后,林县原县委书记杨贵回忆,建渠十年,培养造就了工程师、技术员等各类工匠7747人。
十年,造就了红旗渠,也哺育造就了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
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以修渠时练就的本领,走遍全国劳务创业,年收入数十亿元。
五年前,段鑫波便是众多外出建筑工的一员。
返乡创业的段鑫波在村中安装光伏板
“过去外出打工,跟着村里老乡到处跑。”每次外出打工,段鑫波半年才能回家一次。
2021年,33岁的段鑫波和老乡韩红宇决定回乡创业。
林州是红旗渠诞生的地方,喝着红旗渠水长大的段鑫波和韩红宇,一心也想为家乡做点事。
正如杨贵所言,建设红旗渠是一次思想大解放,它让林县干部群众的眼界更宽了,胆子更大了。
“在外地,我看到光伏发电前景比较好。”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中和的讲话,段鑫波认为可以大有作为。
段鑫波所言并非空穴来风,碳中和关乎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双碳”工作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2021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上之上。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梦想生活就有盼头,日子就有奔头。
段鑫波从银行贷款,开始在林州各个乡镇农村推广布局光伏发电。
工人们正在安装和检查光伏板
作为修渠人后人,段鑫波常听姥爷讲修渠故事,受红旗渠精神熏陶,“到社会上,遇到困难了,一想起红旗渠,就都能克服。”
凌空除险、虎口拔牙、铁姑娘打钎……一个个事迹成为经典,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林县后人。
修渠过程中,面对一个个困难,修渠人创造了许多土办法,解决实际问题,正因此,红旗渠精神16个字里才有“艰苦创业”四个字,创业也有创新、创造的含义在内。
踏上石阶,走向青年洞,依然能感受当年300多名青年组成的凿洞突击队,抡锤打钎声。
是的,红旗渠在那么困难情况下都修成了,现在的困难再大也不在话下。
“老百姓不用掏钱,免费安装光伏板,还要给他们发钱。”利用村中空余闲置的房屋,在房顶装置光伏板,发电创收。
于老百姓而言,这是没有投资的回报。并且25年都有固定收入。
段鑫波算了一笔账,一年一家至少能收入2000元,“看装多少光伏板了,前15年是每块光伏板每个月给40元,后10年是每块光伏板每个月给50元,签协议租赁25年。”
但,并非所有村民家都适合安装光伏板,受变压器容量限制,每个村装光伏板便有限。
三年来,段鑫波走遍了林州的大小村庄,也见证了家乡的发展。
如今,段鑫波和韩红宇的光伏产业不仅覆盖了林州各个乡镇,他们还进军山西、广西、陕西等地。
“每年有400万支出,一季度给老百姓发一次钱,一次支出100万。”韩红宇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红旗渠精神的接力棒交到他们这一代,不仅仅要帮自己,也要想法设法帮家乡致富,这些想法赢得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宣讲员心中的“传家宝”
你要是不信“愚公移山”,就去看看红旗渠。红旗渠是一座纪念碑,铭刻着那段峥嵘的岁月。
这段岁月,魏琳珍再熟悉不过。
魏琳珍给全国各地的游客讲红旗渠的故事
35岁的魏琳珍是一名红旗渠精神宣讲员,从业三年来,她接待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指出,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
“魏三然带领村民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上百次‘战斗’,找水过程中,环境最艰苦、耗时最长的,是凿通风门岭,修建风门岭引水隧洞……”
2022年8月,魏琳珍参加由中共林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林州市红旗渠精神研究会承办的红旗渠宣讲员选拔大赛。
与他人不同,魏琳珍并未讲耳熟能详的修渠人,而是选择身患胃癌坚持凿洞的河顺镇魏庄支部书记魏三然。
凿山修洞,谈何容易?
风门岭的石头,硬啊!全是是坚硬的花岗岩,魏三然一马当先,“呸”地吐一口唾沫在手心,抡起镐,用尽全力砸下去,震得虎口发麻,却只砸出一个小白点。
时间是最有力的见证者,隧洞一寸一寸地修长,魏三然却一天比一天虚弱。这个关,怕是挺不过去了。
魏三然临终前,还在叮嘱儿女坚持修渠引水。
这样的故事,不止在演讲比赛中讲,每年,魏琳珍都要讲上近百场。
“大部分题材都是常见的人物,我挖掘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人物。也想把家乡的事迹讲给更多的人。”魏琳珍认为,作为林州人,一定要把红旗渠故事讲好,那次比赛,她拿了第一名,荣获红旗渠精神“十佳宣讲员”。
2022年8月魏琳珍参加红旗渠宣讲员选拔大赛
修渠中,一个英雄前面走,众多英雄跟上来。
任羊成、李改云、张买江……修渠中,涌现出一个个闪耀的英雄。
魏三然来自林州河顺镇魏家庄,这里也是魏琳珍的家乡,红旗渠第二干渠向东南,经姚村镇、河顺镇到横水镇马店村。
从小,魏琳珍就受红旗渠精神的哺育,父辈时的讲述,响彻到现在。
“这些故事是听我爷爷给他讲,他给我们讲,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工作外,魏琳珍常给7岁女儿讲起红旗渠的故事。
是的,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我从小喝着红旗渠的水长大,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林州人,现在从事红旗精神传播,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讲红旗渠的故事,非常骄傲。”在魏琳珍的记忆里,吴祖太、张买江是她经常讲到的修渠人。
每年4月到10月,是魏琳珍最忙的时候,每个星期她都要走完一趟红旗渠青年洞。
“四五六三个月,30天有20多天都在外面带队,一天都没休息过。”从人最多的三个月,一直持续到11月结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旗渠就像一堂无声的党课,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灵。
除理论教学外,魏琳珍还会带游客到红旗渠实地走一走,在青年洞前感悟红旗渠的艰险。
“在我心里,红旗渠精神就是我的信仰,所以一定会把红旗渠精神宣传好。”魏琳珍认为,她最大的希望是讲好每一个红旗渠故事,将红旗渠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与魏琳珍一样,李林会不仅是一名红旗渠精神宣讲员,还是一名“渠三代”。
林州十万大军外出做建筑时,父亲曾是其中一员,李林会十分骄傲。
“到我们这一代,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希望能做自己的一点贡献,传承家乡的精神。”按照往年,每年,她要给一万多人讲红旗渠故事。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大象新闻记者 关新耀
重整河山,敢把日月换新天。
1969年9月,红旗渠全面完工,从山西平顺境内,沿太行山脉,流向河南林县大地。
彼时,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从浊漳河,穿太行山脉,这条渠就这样一直流淌着,连着山西和河南。
一晃,54年过去,这条渠也流淌了54年。
八百里太行壁立千仞,三千里渠水逶迤绵延,漳河南岸,太行山腰的轰山炸石、锤钎叮当已过去半个多世纪。
放眼望去,一泓清泉到林州。54年来,从浊漳河流出的,不仅仅是一汪清水,更流淌着理想之光和青春之志,是激荡青春、催人奋进的“精神之渠”。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考察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
60多年前,林县数十万人民劈山填谷,改写山河,引漳入林,气势恢宏;60多年后,受红旗渠精神鼓舞,林县后人代代相传,扎根沃土,成就一番事业。
红旗渠青年洞
“渠三代”扎根基层
上世纪60年代,林县水贵如油、十年九旱,人民并未屈服,靠着一把锤、一把钎,凿壁穿石。
申全成,林县姚村镇冯家口村人。1960年2月,跟随数十万修渠人,申全成成为开山者一员。
挖隧洞,先从地面往下挖,人在地底,往两边儿凿。递钢钎时滑落,钢钎插入申全成头部,不幸牺牲,他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红旗渠纪念馆中。
因水生,为水死。
四五岁懵懂时,申腾宇就时常听父亲讲爷爷和太爷爷申全成的故事,“爷爷修渠的故事激励着我,我们这一代相当于是‘渠’三代。”
父辈的荣耀一直萦绕在耳旁,2022年7月,23岁的申腾宇研究生毕业,便从喧闹都市返回家乡林州,决心扎根基层。
“渠三代”申腾宇在林州黄华镇桑园村担任村主任助理
“读研究生时,我曾在青海玉树等基层地区做过调研,对基层很向往。”申腾宇决定,要像申全成爷爷一样,干一番事业。
2022年10月,作为选调生,申腾宇任林州黄华镇桑园村村主任助理。
选调生,于他而言,是一份责任,兼具荣耀与使命。
桑园村位于太行山东麓山脚,户籍3000多人,属于人们眼中的大村。但村里常住人少,年轻人更少,60岁以上老人则多达600余人。
举世闻名的红旗渠穿村而过,沿途树木茂盛、景色怡人。
如今,红旗渠成了当地村民的“生命渠”“幸福渠”。
申腾宇在村中走访调研
从城市到农村,从校园课堂到田间地头,作为村两委干部成员,申腾宇一点点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
脱下西装穿上红马甲,他入户走访民情,宣讲政策。
到桑园村后,申腾宇协调了很多物资,“单位一些大项目政策,我经常跟领导申请,往村里倾斜。”
2023年6月1日,第73个国际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通过多方筹措,申腾宇协调到1万多元物资,桑园村小学200多个学生,每人一个书包。
“马上重阳节了,要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捐大米。”10月20日,正在参加“清洁家园”活动的申腾宇表示,他已经协调到价值近9000元的大米。
桑园村也被称为“板栗之乡”,在村西侧,紧邻红旗渠一干渠,建有国家4A级景区中华古板栗园。
依托桑园村古老的板栗林而建,是一处集森林景观、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富有地方特色的大型免费开放园林。
栗园总面积100余亩,仅明清时期的板栗树就有300余颗,园内空气清新,候鸟云集,被誉为“古树王国、天然氧吧”。给当地人民提供了又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给村里带来了巨大商机。
驻村中,申腾宇积极出谋划策,为集体产业发展谋划,最终确定发展旅游游乐项目来增加集体收入的方案。“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依托中华古板栗园和渠东路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村里经济效益主要依靠一些游乐广场,比如,美食小吃广场和游乐项目。”以桑园美食广场为主体,桑园村建设了桑园欢乐谷、儿童乐园、音乐广场、水幕景观等游乐设施,形成“游乐+小吃+服务”模式,每到晚上烟火气息浓厚,“夜摊经济”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除了申腾宇, 90后驻村书记谢岩,借助于原单位安阳妇联的力量,在村里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常常做志愿服务。
申腾宇在村里除草扫地
申腾宇将自己彻彻底底与村民融入在一起,周五常态化清洁家园活动,他就穿上红马甲,跟党员志愿者一起在村里除草扫地。
组织群众带头参加清洁家园工作,改造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绿化种植树木。
基层不易,环境复杂,但更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红旗渠,我们从小都了解,尤其是到基层后,更能发现红旗渠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申腾宇直言,村里不比城市,住宿吃饭都有一点差距,但一年多驻村经历以来,他愈发认为要摒弃娇娇二气,完成从娇生惯养到成长为一名基层干部的身份转变。
“选调生,这三个字带有一定光环。”申腾宇表示,希望通过驻村沉淀自我,摆脱掉光环,更多的提升自己。
返乡创业者带头致富
旱,是刻在世世代代林州人骨子里的痛。
修渠,则是林县人止痛的良方。
大干十年,削平1250座山头,林县人民将红旗渠修到了太行山腰。
红旗渠工地是个大学校,更是一个大战场。多年后,林县原县委书记杨贵回忆,建渠十年,培养造就了工程师、技术员等各类工匠7747人。
十年,造就了红旗渠,也哺育造就了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
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以修渠时练就的本领,走遍全国劳务创业,年收入数十亿元。
五年前,段鑫波便是众多外出建筑工的一员。
返乡创业的段鑫波在村中安装光伏板
“过去外出打工,跟着村里老乡到处跑。”每次外出打工,段鑫波半年才能回家一次。
2021年,33岁的段鑫波和老乡韩红宇决定回乡创业。
林州是红旗渠诞生的地方,喝着红旗渠水长大的段鑫波和韩红宇,一心也想为家乡做点事。
正如杨贵所言,建设红旗渠是一次思想大解放,它让林县干部群众的眼界更宽了,胆子更大了。
“在外地,我看到光伏发电前景比较好。”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中和的讲话,段鑫波认为可以大有作为。
段鑫波所言并非空穴来风,碳中和关乎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双碳”工作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2021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上之上。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梦想生活就有盼头,日子就有奔头。
段鑫波从银行贷款,开始在林州各个乡镇农村推广布局光伏发电。
工人们正在安装和检查光伏板
作为修渠人后人,段鑫波常听姥爷讲修渠故事,受红旗渠精神熏陶,“到社会上,遇到困难了,一想起红旗渠,就都能克服。”
凌空除险、虎口拔牙、铁姑娘打钎……一个个事迹成为经典,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林县后人。
修渠过程中,面对一个个困难,修渠人创造了许多土办法,解决实际问题,正因此,红旗渠精神16个字里才有“艰苦创业”四个字,创业也有创新、创造的含义在内。
踏上石阶,走向青年洞,依然能感受当年300多名青年组成的凿洞突击队,抡锤打钎声。
是的,红旗渠在那么困难情况下都修成了,现在的困难再大也不在话下。
“老百姓不用掏钱,免费安装光伏板,还要给他们发钱。”利用村中空余闲置的房屋,在房顶装置光伏板,发电创收。
于老百姓而言,这是没有投资的回报。并且25年都有固定收入。
段鑫波算了一笔账,一年一家至少能收入2000元,“看装多少光伏板了,前15年是每块光伏板每个月给40元,后10年是每块光伏板每个月给50元,签协议租赁25年。”
但,并非所有村民家都适合安装光伏板,受变压器容量限制,每个村装光伏板便有限。
三年来,段鑫波走遍了林州的大小村庄,也见证了家乡的发展。
如今,段鑫波和韩红宇的光伏产业不仅覆盖了林州各个乡镇,他们还进军山西、广西、陕西等地。
“每年有400万支出,一季度给老百姓发一次钱,一次支出100万。”韩红宇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红旗渠精神的接力棒交到他们这一代,不仅仅要帮自己,也要想法设法帮家乡致富,这些想法赢得了父母的大力支持。
宣讲员心中的“传家宝”
你要是不信“愚公移山”,就去看看红旗渠。红旗渠是一座纪念碑,铭刻着那段峥嵘的岁月。
这段岁月,魏琳珍再熟悉不过。
魏琳珍给全国各地的游客讲红旗渠的故事
35岁的魏琳珍是一名红旗渠精神宣讲员,从业三年来,她接待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指出,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
“魏三然带领村民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上百次‘战斗’,找水过程中,环境最艰苦、耗时最长的,是凿通风门岭,修建风门岭引水隧洞……”
2022年8月,魏琳珍参加由中共林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林州市红旗渠精神研究会承办的红旗渠宣讲员选拔大赛。
与他人不同,魏琳珍并未讲耳熟能详的修渠人,而是选择身患胃癌坚持凿洞的河顺镇魏庄支部书记魏三然。
凿山修洞,谈何容易?
风门岭的石头,硬啊!全是是坚硬的花岗岩,魏三然一马当先,“呸”地吐一口唾沫在手心,抡起镐,用尽全力砸下去,震得虎口发麻,却只砸出一个小白点。
时间是最有力的见证者,隧洞一寸一寸地修长,魏三然却一天比一天虚弱。这个关,怕是挺不过去了。
魏三然临终前,还在叮嘱儿女坚持修渠引水。
这样的故事,不止在演讲比赛中讲,每年,魏琳珍都要讲上近百场。
“大部分题材都是常见的人物,我挖掘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人物。也想把家乡的事迹讲给更多的人。”魏琳珍认为,作为林州人,一定要把红旗渠故事讲好,那次比赛,她拿了第一名,荣获红旗渠精神“十佳宣讲员”。
2022年8月魏琳珍参加红旗渠宣讲员选拔大赛
修渠中,一个英雄前面走,众多英雄跟上来。
任羊成、李改云、张买江……修渠中,涌现出一个个闪耀的英雄。
魏三然来自林州河顺镇魏家庄,这里也是魏琳珍的家乡,红旗渠第二干渠向东南,经姚村镇、河顺镇到横水镇马店村。
从小,魏琳珍就受红旗渠精神的哺育,父辈时的讲述,响彻到现在。
“这些故事是听我爷爷给他讲,他给我们讲,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工作外,魏琳珍常给7岁女儿讲起红旗渠的故事。
是的,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我从小喝着红旗渠的水长大,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林州人,现在从事红旗精神传播,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讲红旗渠的故事,非常骄傲。”在魏琳珍的记忆里,吴祖太、张买江是她经常讲到的修渠人。
每年4月到10月,是魏琳珍最忙的时候,每个星期她都要走完一趟红旗渠青年洞。
“四五六三个月,30天有20多天都在外面带队,一天都没休息过。”从人最多的三个月,一直持续到11月结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旗渠就像一堂无声的党课,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灵。
除理论教学外,魏琳珍还会带游客到红旗渠实地走一走,在青年洞前感悟红旗渠的艰险。
“在我心里,红旗渠精神就是我的信仰,所以一定会把红旗渠精神宣传好。”魏琳珍认为,她最大的希望是讲好每一个红旗渠故事,将红旗渠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与魏琳珍一样,李林会不仅是一名红旗渠精神宣讲员,还是一名“渠三代”。
林州十万大军外出做建筑时,父亲曾是其中一员,李林会十分骄傲。
“到我们这一代,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希望能做自己的一点贡献,传承家乡的精神。”按照往年,每年,她要给一万多人讲红旗渠故事。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