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大学里的宝藏博物馆⑧丨一砖一石一故事,让千年汉画“活”起来
更新时间:2023-11-9 20:46:4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核心提示:博物馆是保护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你知道吗,在河南的许多高校里,藏着主题各异、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以各校学科专业为依托,用独特的方式记录中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即日起,大河网推出“大学里的宝藏博物馆”系列报道,带领网友探访河南各大高校里的博物馆,寻找身边的“宝贝”,感受厚重河南的历史文脉。

大河网讯 一片穿越两千年的汉瓦,一页写不完的未来风华。在郑州西亚斯学院明礼住宿书院,有一座汉画像博物馆,这里的一块块汉画像砖向我们述说着历史的故事。

一砖一石一故事,汉画像砖图案包罗万象    

画像砖,是中国汉代的一种有浅浮雕或阴线画像的砖,多用于墓室建筑,是一种具有装饰意义的建筑构件,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广为流行。

在汉画像博物馆里,有汉画像砖和汉画像石两种类别,西亚斯汉画像博物馆馆长陈连庆介绍,“将汉朝人民生活百态利用图案的方式呈现在砖上,我们称之为汉代画像砖;将图案雕刻在石头上,我们称之为汉代画像石”。

一块块、一件件汉画像砖立在展柜内,透过玻璃展柜,上面的仙山、神兽、五铢钱币清晰可见……图案多样,雕刻精致,人物神态细致入微,有表现劳动生产的,也有描绘社会风俗和宴乐、杂技、舞蹈的。

汉砖图案:泗水捞鼎    

“这些图案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代表着汉代政治经济军事天文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陈连庆说,在汉画像博物馆里,汉画像石“泗水捞鼎”讲述的就是秦始皇为了实现一统天下的理想在泗水河打捞象征权力的鼎的故事,

“泗水捞鼎”画面的中央刻有泗水桥,桥呈拱形,桥面上有护栏。在桥正中偏右处有一面建鼓,鼓两边各有一鼓员执桴击鼓,人物呈现出节奏快捷的舞蹈状。左侧桥面处有一辆马车,车上坐二人,拉车的辕马在引颈嘶鸣,像是受到惊吓而咆哮动怒。在泗水桥两端各有二人正拉绳提鼎,四人身体均向后倾斜,呈现出奋力拉绳的样子。桥下的水面有一龙跃出,龙头左侧有一倾斜着的大鼎,鼎的下部连着断裂绳子的另一端,象征着龙齿咬断了绳子,鼎也落入水中,消失不见。

陈连庆说:“从这块画像砖所体现的社会思想来看,主要表现的是秦始皇得不到九鼎的故事,寓意强盛的秦王朝气数已尽,即将改朝换代,也表现出汉代人对于汉得天命的肯定。”

汉砖图案:双龙穿璧   

在汉画像博物馆里,一块汉画像砖上呈现“双龙穿璧”图案,一羽人手持仙草,驾驭《山海经》中神兽驺吾,两条龙穿过玉璧,寓意生命繁衍、超越自然、生生不息。这块砖是东汉时期的,征集地在今河南南阳,属于空心砖,陈连庆介绍,制作一块这样的画像砖首先需要选泥,泥经过夏日暴晒、冬日严寒,将其性质全部挥发,再进行沉淀,把精细的泥留下用来制作毛坯,通过阴干晾晒、烧制的流程,这样一来,汉画像砖制成后就不容易出现裂痕了,这样严谨精细的流程,也让汉代被称为画像砖石的“黄金时代”。

西亚斯汉画像博物馆于2021年4月正式开馆。博物馆收藏有汉砖、画像石近300方,拓片约200幅。汉画像砖、石是一部用图像记载的中国汉代史,再现了汉代的主体文化,再现了汉代人的思想、生产、生活、娱乐及风俗等,是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在河南,画像砖的内容与艺术形式依不同产地、时期而呈现丰富的面貌。比如出土于洛阳的作品以佩剑持戟的武吏与马、张弓射猎、挽虎逐鹿等为中心图像。出土于郑州等地的作品装饰性强,在一块砖面上有多种图像、数种花纹图案,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片断记录和思想意识的形象表达。出土于南阳地区的画像砖较多是一砖一画,主题鲜明,绘画性强,以斗兽、杂技、历史故事等内容显示出区域性特点。陈连庆介绍,将收集而来的汉画像砖在学校的博物馆中进行展示,学生们可以深入地、沉浸式地认识和学习汉画像砖的历史、学习汉文化、传承汉文化。

为汉画像注入新的生机,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传拓,是将宣纸紧贴于器物上,通过施墨拓印,将碑文、器皿上的铭文、纹饰等清晰拓印下来,是一种与书法、美术、收藏、文物保护关系十分密切的古老技艺。在汉画像博物馆内设立了“金石传拓工作室”,成立墨上传拓社团,由陈连庆作为校外导师,教授学生们传拓技艺。墨上传拓社团的学员李玉玺说:“当宣纸上一点一点地出现所拓印的图案时,我仿佛能看到汉代时期人们的生活百态,也体会到了古代艺术家们的工匠精神,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这对我今后的专业学习具有启示意义。”

学生们正在学习传拓技艺

据陈连庆介绍,西亚斯汉画像博物馆是全国首个创建在高校的汉画像博物馆。博物馆的建成,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地和博物馆结合在一起,在这里同学们不但看到了实物、拓宽了视野、传承了传统技艺、拓展了思维空间,同时还能把学到的传拓技艺与创新创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现代生命力的文创作品,拓宽了同学们的就业路径,提升了就业质量,更重要的是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

博物馆内部分展品    

郑州西亚斯学院明礼住宿书院育人导师、墨上传拓社团老师夏楠介绍,未来,博物馆一方面要发挥传统博物馆的作用,面向大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传统文化受众面。另一方面将加强博物馆与传拓社团的融合,计划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创造具有现代生命力的文创作品。同时,郑州西亚斯学院明礼住宿书院也在积极筹划将博物馆建成省级非遗传承基地、非遗技艺研学基地,成为传拓技艺宣传主阵地,让传统文化受众越来越年轻化、专业化。(文字、视频/张家祺 李连凡 丁赛赛 海报/张谷臻)


汉画像博物馆预约小贴士:

    1.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09:00-17:00

    2.参观地址:郑州西亚斯学院明礼住宿书院一楼

    3.预约电话:0371-62609592 夏老师


文章编辑:赵银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大学里的宝藏博物馆⑧丨一砖一石一故事,让千年汉画“活”起来
2023-11-9 20:46:47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核心提示:博物馆是保护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你知道吗,在河南的许多高校里,藏着主题各异、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以各校学科专业为依托,用独特的方式记录中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即日起,大河网推出“大学里的宝藏博物馆”系列报道,带领网友探访河南各大高校里的博物馆,寻找身边的“宝贝”,感受厚重河南的历史文脉。

大河网讯 一片穿越两千年的汉瓦,一页写不完的未来风华。在郑州西亚斯学院明礼住宿书院,有一座汉画像博物馆,这里的一块块汉画像砖向我们述说着历史的故事。

一砖一石一故事,汉画像砖图案包罗万象    

画像砖,是中国汉代的一种有浅浮雕或阴线画像的砖,多用于墓室建筑,是一种具有装饰意义的建筑构件,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广为流行。

在汉画像博物馆里,有汉画像砖和汉画像石两种类别,西亚斯汉画像博物馆馆长陈连庆介绍,“将汉朝人民生活百态利用图案的方式呈现在砖上,我们称之为汉代画像砖;将图案雕刻在石头上,我们称之为汉代画像石”。

一块块、一件件汉画像砖立在展柜内,透过玻璃展柜,上面的仙山、神兽、五铢钱币清晰可见……图案多样,雕刻精致,人物神态细致入微,有表现劳动生产的,也有描绘社会风俗和宴乐、杂技、舞蹈的。

汉砖图案:泗水捞鼎    

“这些图案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代表着汉代政治经济军事天文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陈连庆说,在汉画像博物馆里,汉画像石“泗水捞鼎”讲述的就是秦始皇为了实现一统天下的理想在泗水河打捞象征权力的鼎的故事,

“泗水捞鼎”画面的中央刻有泗水桥,桥呈拱形,桥面上有护栏。在桥正中偏右处有一面建鼓,鼓两边各有一鼓员执桴击鼓,人物呈现出节奏快捷的舞蹈状。左侧桥面处有一辆马车,车上坐二人,拉车的辕马在引颈嘶鸣,像是受到惊吓而咆哮动怒。在泗水桥两端各有二人正拉绳提鼎,四人身体均向后倾斜,呈现出奋力拉绳的样子。桥下的水面有一龙跃出,龙头左侧有一倾斜着的大鼎,鼎的下部连着断裂绳子的另一端,象征着龙齿咬断了绳子,鼎也落入水中,消失不见。

陈连庆说:“从这块画像砖所体现的社会思想来看,主要表现的是秦始皇得不到九鼎的故事,寓意强盛的秦王朝气数已尽,即将改朝换代,也表现出汉代人对于汉得天命的肯定。”

汉砖图案:双龙穿璧   

在汉画像博物馆里,一块汉画像砖上呈现“双龙穿璧”图案,一羽人手持仙草,驾驭《山海经》中神兽驺吾,两条龙穿过玉璧,寓意生命繁衍、超越自然、生生不息。这块砖是东汉时期的,征集地在今河南南阳,属于空心砖,陈连庆介绍,制作一块这样的画像砖首先需要选泥,泥经过夏日暴晒、冬日严寒,将其性质全部挥发,再进行沉淀,把精细的泥留下用来制作毛坯,通过阴干晾晒、烧制的流程,这样一来,汉画像砖制成后就不容易出现裂痕了,这样严谨精细的流程,也让汉代被称为画像砖石的“黄金时代”。

西亚斯汉画像博物馆于2021年4月正式开馆。博物馆收藏有汉砖、画像石近300方,拓片约200幅。汉画像砖、石是一部用图像记载的中国汉代史,再现了汉代的主体文化,再现了汉代人的思想、生产、生活、娱乐及风俗等,是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在河南,画像砖的内容与艺术形式依不同产地、时期而呈现丰富的面貌。比如出土于洛阳的作品以佩剑持戟的武吏与马、张弓射猎、挽虎逐鹿等为中心图像。出土于郑州等地的作品装饰性强,在一块砖面上有多种图像、数种花纹图案,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片断记录和思想意识的形象表达。出土于南阳地区的画像砖较多是一砖一画,主题鲜明,绘画性强,以斗兽、杂技、历史故事等内容显示出区域性特点。陈连庆介绍,将收集而来的汉画像砖在学校的博物馆中进行展示,学生们可以深入地、沉浸式地认识和学习汉画像砖的历史、学习汉文化、传承汉文化。

为汉画像注入新的生机,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传拓,是将宣纸紧贴于器物上,通过施墨拓印,将碑文、器皿上的铭文、纹饰等清晰拓印下来,是一种与书法、美术、收藏、文物保护关系十分密切的古老技艺。在汉画像博物馆内设立了“金石传拓工作室”,成立墨上传拓社团,由陈连庆作为校外导师,教授学生们传拓技艺。墨上传拓社团的学员李玉玺说:“当宣纸上一点一点地出现所拓印的图案时,我仿佛能看到汉代时期人们的生活百态,也体会到了古代艺术家们的工匠精神,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这对我今后的专业学习具有启示意义。”

学生们正在学习传拓技艺

据陈连庆介绍,西亚斯汉画像博物馆是全国首个创建在高校的汉画像博物馆。博物馆的建成,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地和博物馆结合在一起,在这里同学们不但看到了实物、拓宽了视野、传承了传统技艺、拓展了思维空间,同时还能把学到的传拓技艺与创新创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现代生命力的文创作品,拓宽了同学们的就业路径,提升了就业质量,更重要的是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

博物馆内部分展品    

郑州西亚斯学院明礼住宿书院育人导师、墨上传拓社团老师夏楠介绍,未来,博物馆一方面要发挥传统博物馆的作用,面向大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传统文化受众面。另一方面将加强博物馆与传拓社团的融合,计划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创造具有现代生命力的文创作品。同时,郑州西亚斯学院明礼住宿书院也在积极筹划将博物馆建成省级非遗传承基地、非遗技艺研学基地,成为传拓技艺宣传主阵地,让传统文化受众越来越年轻化、专业化。(文字、视频/张家祺 李连凡 丁赛赛 海报/张谷臻)


汉画像博物馆预约小贴士:

    1.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09:00-17:00

    2.参观地址:郑州西亚斯学院明礼住宿书院一楼

    3.预约电话:0371-62609592 夏老师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