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央媒观豫 | 特写:精神的力量
更新时间:2023-11-27 16:13:02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11月26日电(记者李俊 李亚楠)和许许多多共产党员一样,到河南的第一站,我们直奔兰考。

  59年过去了,这座豫东小城和一位共产党员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精神的力量镌刻在天地之间,仿佛从未远离。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同行的当地人指着路旁如巨人般挺立的泡桐树说。

  高速公路两旁的麦田里,绿油油的麦苗生机盎然,虽已初冬,却让人感受到一股生长的力量。

  驶出连霍高速兰考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标语——“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那是焦裕禄生前留下最后一篇文章的提纲题目。

  车缓缓停下。黄河故堤的沙丘上,静穆地坐落着焦裕禄烈士墓。

  参观者在位于河南省兰考县的焦裕禄纪念园瞻仰焦裕禄烈士墓(2021年6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陵园里,松柏郁郁葱葱,泡桐等待着四月花开。高耸的纪念碑菊花环绕,阳光照耀下,汉白玉墓园泛着柔和的光辉。兰考人带着孩子漫步其中,既是教育,更是纪念。

  我们在墓前敬献花圈,表达对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烈士的无限思念和深深崇敬。墓园里高耸的屏壁上,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这是焦裕禄当年满怀豪情地在泡桐树前留影。新华社发(1990年5月10日发)

  焦裕禄临终前曾说:“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把自己埋到沙丘上,老百姓永远把他记在心里头。

  车穿过县城,带我们寻访焦裕禄。

  一个人改变一座城。如今的兰考,到处都是他的痕迹。陵园、纪念馆、主干道、干部学院等,以焦裕禄命名的都是地标,泡桐种植孕育出了家居产业和民族乐器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新建的高铁站兰考南站,也比周边车站多了许多车辆停靠。

  一个人改变几代人。相比物质遗产,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

  焦裕禄烈士纪念馆的一面墙上,展示了焦裕禄临终前一篇未完成文章的提纲,十个大字扑面而来——“精神原子弹,精神变物质!”

  当地干部说:“一个地方干事情,有很多物质条件,但最重要的是精气神!兰考为什么有那么大变化,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讲焦裕禄精神。”

  我们问:“都有哪些变化?”

  “这十年,天翻地覆!”当地一位干部脱口而出。“我们在全国的典型多咧。”

  “美丽乡村走在全国前列,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全国试点。”

  “我们在全国是最早脱贫的。”

  “绿化工作是全国典型。”

  “普惠金融、农村公路建设也是全国典型……”

  人们笑呵呵地补充道。

  六十年前河南最贫困的县域之一,如今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

  这是2021年6月23日拍摄的兰考县县城(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暮色渐起,焦裕禄干部学院澄碧湖里的几只水鸟在水草间悠闲地觅食,学员们却行色匆匆,他们利用有限的时间,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接受精神滋养。

  干部学院的负责同志说,建院10年来,他们已培训全国各级党员干部将近30万人次。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不是每粒种子都能长成大树,但每一座森林都是从一粒种子开始的。

  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人们在“焦桐”下参观(2022年8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学院大门正对面,60年前焦裕禄亲手植的一株“小麻秆”泡桐苗,如今已是华盖如云,仨人都合抱不过来。

  焦桐一甲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每天守护一树澄碧的守树人,传了一代又一代。周围的泡桐林也繁育出了二代、三代、四代。每年都有大批参观者来到这里聆听焦裕禄的故事。

  温暖的冬日里,肃立焦桐树下,不禁想起新华社记者穆青当年在再访兰考时写下的箴言:一个焦裕禄不幸逝世了,成千上万个焦裕禄,必将不断涌现,不断成长。“我想这就是当代中国可以在全世界引以自豪的最大的特色。”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央媒观豫 | 特写:精神的力量
    2023-11-27 16:13:02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11月26日电(记者李俊 李亚楠)和许许多多共产党员一样,到河南的第一站,我们直奔兰考。

      59年过去了,这座豫东小城和一位共产党员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精神的力量镌刻在天地之间,仿佛从未远离。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同行的当地人指着路旁如巨人般挺立的泡桐树说。

      高速公路两旁的麦田里,绿油油的麦苗生机盎然,虽已初冬,却让人感受到一股生长的力量。

      驶出连霍高速兰考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标语——“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那是焦裕禄生前留下最后一篇文章的提纲题目。

      车缓缓停下。黄河故堤的沙丘上,静穆地坐落着焦裕禄烈士墓。

      参观者在位于河南省兰考县的焦裕禄纪念园瞻仰焦裕禄烈士墓(2021年6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陵园里,松柏郁郁葱葱,泡桐等待着四月花开。高耸的纪念碑菊花环绕,阳光照耀下,汉白玉墓园泛着柔和的光辉。兰考人带着孩子漫步其中,既是教育,更是纪念。

      我们在墓前敬献花圈,表达对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烈士的无限思念和深深崇敬。墓园里高耸的屏壁上,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这是焦裕禄当年满怀豪情地在泡桐树前留影。新华社发(1990年5月10日发)

      焦裕禄临终前曾说:“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把自己埋到沙丘上,老百姓永远把他记在心里头。

      车穿过县城,带我们寻访焦裕禄。

      一个人改变一座城。如今的兰考,到处都是他的痕迹。陵园、纪念馆、主干道、干部学院等,以焦裕禄命名的都是地标,泡桐种植孕育出了家居产业和民族乐器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新建的高铁站兰考南站,也比周边车站多了许多车辆停靠。

      一个人改变几代人。相比物质遗产,更重要的是精神财富。

      焦裕禄烈士纪念馆的一面墙上,展示了焦裕禄临终前一篇未完成文章的提纲,十个大字扑面而来——“精神原子弹,精神变物质!”

      当地干部说:“一个地方干事情,有很多物质条件,但最重要的是精气神!兰考为什么有那么大变化,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讲焦裕禄精神。”

      我们问:“都有哪些变化?”

      “这十年,天翻地覆!”当地一位干部脱口而出。“我们在全国的典型多咧。”

      “美丽乡村走在全国前列,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全国试点。”

      “我们在全国是最早脱贫的。”

      “绿化工作是全国典型。”

      “普惠金融、农村公路建设也是全国典型……”

      人们笑呵呵地补充道。

      六十年前河南最贫困的县域之一,如今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

      这是2021年6月23日拍摄的兰考县县城(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暮色渐起,焦裕禄干部学院澄碧湖里的几只水鸟在水草间悠闲地觅食,学员们却行色匆匆,他们利用有限的时间,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接受精神滋养。

      干部学院的负责同志说,建院10年来,他们已培训全国各级党员干部将近30万人次。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不是每粒种子都能长成大树,但每一座森林都是从一粒种子开始的。

      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人们在“焦桐”下参观(2022年8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学院大门正对面,60年前焦裕禄亲手植的一株“小麻秆”泡桐苗,如今已是华盖如云,仨人都合抱不过来。

      焦桐一甲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每天守护一树澄碧的守树人,传了一代又一代。周围的泡桐林也繁育出了二代、三代、四代。每年都有大批参观者来到这里聆听焦裕禄的故事。

      温暖的冬日里,肃立焦桐树下,不禁想起新华社记者穆青当年在再访兰考时写下的箴言:一个焦裕禄不幸逝世了,成千上万个焦裕禄,必将不断涌现,不断成长。“我想这就是当代中国可以在全世界引以自豪的最大的特色。”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