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大河网讯 土地,是大国粮食的根基,是发展建设的基础,是美好生活的必需品。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资源保护利用推动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和改进土地资源保护利用。
《意见》明确,到2025年,各级政府土地资源保护利用能力明显提升,全民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明显增强。到2035年,耕地保护面积有增加、质量有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低于全国平均值,人均城乡建设用地大幅降低,人均城镇建设用地稳中有降,全面形成支撑实现“两个确保”奋斗目标的土地资源保护利用体系。
河南建立“1+N”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
今年4月,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公布《2021年河南省自然资源公报》显示,全省耕地752万公顷,园地41.18万公顷,林地436.69万公顷,草地24.58万公顷,湿地3.66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46.28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1.53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6.39万公顷。人均耕地1.28亩。
三门峡灵宝段黄河湿地 聂冬晗 段景波 摄
人多地少是我省的基本省情。河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副主任、教授栗滢超介绍说:“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此之前,河南省已先后从开发区土地利用综合评价、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推进开发区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开发区规划用地标准等方面出台4个配套文件,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具体的支持政策和措施。”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意见》作为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牵总文件,即是1,标志着河南省‘1+N’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正式构建。对坚持规划引领,严格耕地保护,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盘活土地资源重点关注“三块地”
“提起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一个话题是绕不开的,那就是盘活土地资源。”栗滢超说,“围绕盘活土地资源,河南需要注意‘三块地’:一是有效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比如批而未供、征而未供、以及供后闲置土地处置;二是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比如旧工业区,整体外迁的老校区、城中村等;三是盘活乡村闲置土地,比如通过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升乡村土地价值,盘活农村土地。”
围绕盘活土地资源,《意见》提出制定全省开发区多层标准厂房规划用地管理办法,除生产安全、工艺流程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应使用或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生产,多层标准厂房原则上不低于三层。国家级开发区和省辖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省级开发区,多层标准厂房项目用地容积率不低于1.5、建筑密度不低于40%;县域范围内的省级开发区,多层标准厂房项目用地容积率不低于1.2、建筑密度不低于35%。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图片源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意见》明确,要深入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增存挂钩、批供联动、控新治旧、标本兼治”长效机制,推动用地方式向以存量为主转变。压实市、县级政府主体责任,落实盘活处置任务,2023年至2025年,盘活批而未供土地110万亩以上,闲置土地处置率达到90%以上。
关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意见》提出要制定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分类引导旧工业区(老厂区)、老旧住宅区(棚户区)、旧商业街区、城中村、历史风貌地区、整体外迁高校老校区等各类功能区域有序更新。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依据,开展城市体检评估,编制城市更新规划,明确公共要素的配置要求,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要持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栗滢超认为,虽然目前我省在耕地保护方面已经取得较好成效,但也面临着耕地后备资源少、开垦成本高、难度大等新的挑战。
鉴于此,《意见》从严守耕地红线、强化耕地用途管制、提升执法监管水平三个方面进行部署。《意见》提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挖塘养鱼、挖湖造景以及种植草皮等其他破坏耕作层的行为。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
孟州市赵和镇苏庄村周边的广袤田野 白水平 摄
《意见》指出,要优化提升“天眼”应用系统功能,健全审批、监管、执法融合的“一网两长”制监管网络,构建“人防+技防”立体防控体系,实现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和突发事件实时发现、实时推送、实时处置。健全“行刑衔接、行纪衔接”制度,强化自然资源行政非诉执行案件检察监督,建立“法院裁定准予执行、政府组织实施、法院到场监督”的拆除违法用地上建筑物强制执行机制,全面提升土地执法效能。
土地市场开启“云上智能双选”新模式
栗滢超认为,未来土地资源的利用将朝着更加规范化、集约化、节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今年11月,“土地豫选云”平台上线仪式在漯河市举行,河南土地市场开启“云上智能双选”新模式。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景志刚在上线仪式现场致辞中表示,平台的上线,将解决传统推介手段信息不对称、覆盖面窄、效率低的突出问题,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精准配置,有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截至2023年11月,全省已录入平台拟供土地信息710宗、4.1万亩。
河南省“土地豫选云”平台上线仪式现场 图片源于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意见》明确,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土地豫选云”平台构建土地供需“云上”互动机制,完善市场规则和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供需信息公开透明、供需双方择优竞选、土地市场充分竞争。
栗滢超表示,未来河南省“1+N”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会越来越完善,土地资源利用未来会更加集约节约,国土空间格局会更加优化,生态环境会更好,土地利用效率会更高。(杨露露)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大河网讯 土地,是大国粮食的根基,是发展建设的基础,是美好生活的必需品。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资源保护利用推动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和改进土地资源保护利用。
《意见》明确,到2025年,各级政府土地资源保护利用能力明显提升,全民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明显增强。到2035年,耕地保护面积有增加、质量有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低于全国平均值,人均城乡建设用地大幅降低,人均城镇建设用地稳中有降,全面形成支撑实现“两个确保”奋斗目标的土地资源保护利用体系。
河南建立“1+N”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
今年4月,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公布《2021年河南省自然资源公报》显示,全省耕地752万公顷,园地41.18万公顷,林地436.69万公顷,草地24.58万公顷,湿地3.66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46.28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1.53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6.39万公顷。人均耕地1.28亩。
三门峡灵宝段黄河湿地 聂冬晗 段景波 摄
人多地少是我省的基本省情。河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副主任、教授栗滢超介绍说:“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此之前,河南省已先后从开发区土地利用综合评价、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推进开发区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开发区规划用地标准等方面出台4个配套文件,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具体的支持政策和措施。”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意见》作为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牵总文件,即是1,标志着河南省‘1+N’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正式构建。对坚持规划引领,严格耕地保护,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盘活土地资源重点关注“三块地”
“提起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一个话题是绕不开的,那就是盘活土地资源。”栗滢超说,“围绕盘活土地资源,河南需要注意‘三块地’:一是有效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比如批而未供、征而未供、以及供后闲置土地处置;二是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比如旧工业区,整体外迁的老校区、城中村等;三是盘活乡村闲置土地,比如通过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升乡村土地价值,盘活农村土地。”
围绕盘活土地资源,《意见》提出制定全省开发区多层标准厂房规划用地管理办法,除生产安全、工艺流程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应使用或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生产,多层标准厂房原则上不低于三层。国家级开发区和省辖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省级开发区,多层标准厂房项目用地容积率不低于1.5、建筑密度不低于40%;县域范围内的省级开发区,多层标准厂房项目用地容积率不低于1.2、建筑密度不低于35%。
郑州市城中村改造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图片源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意见》明确,要深入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增存挂钩、批供联动、控新治旧、标本兼治”长效机制,推动用地方式向以存量为主转变。压实市、县级政府主体责任,落实盘活处置任务,2023年至2025年,盘活批而未供土地110万亩以上,闲置土地处置率达到90%以上。
关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意见》提出要制定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分类引导旧工业区(老厂区)、老旧住宅区(棚户区)、旧商业街区、城中村、历史风貌地区、整体外迁高校老校区等各类功能区域有序更新。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依据,开展城市体检评估,编制城市更新规划,明确公共要素的配置要求,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要持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栗滢超认为,虽然目前我省在耕地保护方面已经取得较好成效,但也面临着耕地后备资源少、开垦成本高、难度大等新的挑战。
鉴于此,《意见》从严守耕地红线、强化耕地用途管制、提升执法监管水平三个方面进行部署。《意见》提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挖塘养鱼、挖湖造景以及种植草皮等其他破坏耕作层的行为。禁止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
孟州市赵和镇苏庄村周边的广袤田野 白水平 摄
《意见》指出,要优化提升“天眼”应用系统功能,健全审批、监管、执法融合的“一网两长”制监管网络,构建“人防+技防”立体防控体系,实现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和突发事件实时发现、实时推送、实时处置。健全“行刑衔接、行纪衔接”制度,强化自然资源行政非诉执行案件检察监督,建立“法院裁定准予执行、政府组织实施、法院到场监督”的拆除违法用地上建筑物强制执行机制,全面提升土地执法效能。
土地市场开启“云上智能双选”新模式
栗滢超认为,未来土地资源的利用将朝着更加规范化、集约化、节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今年11月,“土地豫选云”平台上线仪式在漯河市举行,河南土地市场开启“云上智能双选”新模式。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景志刚在上线仪式现场致辞中表示,平台的上线,将解决传统推介手段信息不对称、覆盖面窄、效率低的突出问题,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精准配置,有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截至2023年11月,全省已录入平台拟供土地信息710宗、4.1万亩。
河南省“土地豫选云”平台上线仪式现场 图片源于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意见》明确,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土地豫选云”平台构建土地供需“云上”互动机制,完善市场规则和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供需信息公开透明、供需双方择优竞选、土地市场充分竞争。
栗滢超表示,未来河南省“1+N”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会越来越完善,土地资源利用未来会更加集约节约,国土空间格局会更加优化,生态环境会更好,土地利用效率会更高。(杨露露)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