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漯河26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各类食品加工企业多达7000多家。那么怎么解决食品产业面临的结构不合理、企业转型发展步伐不快和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呢?
在漯河这家肉食品加工企业里,一条新的生产线正式投产运行。自动化程度的提升,让这个车间的工作人员减少了70人,但生产效率却提高了10%,而且还实现了同步检验检疫、全程追溯,能够瞬间追溯每一头猪从哪里买进来,肉卖到哪里去。
漯河市某食品加工企业屠宰厂生产副总经理 郑聪飞:我们目前引进的移动分割,人员减少了搬运的动作,整个生产线速度更快,基本上每小时能够多分割50头。
而在漯河市的一家方便面生产企业,工人们正加紧赶制一批国外订制的新品面食,这批面食由于添加了新研制的天然姜黄色素,不光看起来色泽诱人,而且更加健康。
漯河市某鲜拌面厂销售负责人 申林:国际市场对姜黄色素面饼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目前我们姜黄色素的面饼销量也是不错的。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创新已成为漯河构建现代食品产业体系最鲜明的标识。
漯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卢丽琴:今年以来共谋划了131个以“三个五百亿”为标志的创新型引领项目。在此基础上,又持续谋划128个项目,总投资高达2206亿元的创新型引领项目。可以说每个重大的食品产业项目都具有行业领先和抢占新赛道的显著特点。
在创新项目的引领下,漯河市的各个区县在发展食品加工方面,各自有了自己的准确定位,也有了侧重点和发力点。同时,漯河抢抓全省实验室体系重塑的机遇,主导建设了省级实验室——中原食品实验室,吸引了12名院士加入,围绕食品的粮油加工、生物合成、食品安全、食品装备等方面开展科研。
中原食品实验室服务中心主任 苏景凯:很多小型的企业可能研发投入能力不足,我们实验室发挥公益性科研单位的属性优势,前期帮助企业先做,先开发技术,先投入。有一些重点企业、大型企业,不光是从技术上进行服务,而且从企业发展的战略、发展的方向、产品的定位,包括品牌的塑造,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有了明确的发展定位和科研团队的加持,漯河的食品工业实现迅猛发展,目前已形成肉类加粮食加工、饮料加工、果蔬加工、包装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