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愿 王雪娜
层林尽染的时节,汽车在大山中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驶向伏牛山深处的嵩县黄庄乡贺家村。
1998年,贺家村还是一个只有8户35口人的小山村。靠着村里仅有的10个成年男人一锤锤砸、一锹锹铲、一筐筐背,村民们用了3年多时间修通一条长175米的贺家隧道,走出了大山。
25年过去了,曾经生动诠释愚公移山精神的贺家村,变了吗?
山,全是山。沿着弯曲的山路往深处走,最终在一块落满树叶的泥地上停下。
“这就是当年修的贺家隧道。”顺着当年参与修隧道的贺家村原村民贺建庄手指的方向看,与汽车一路开过的宽阔明亮的隧道不同,这个隧道入口杂草丛生,坑洼的土路尽显“沧桑”,仅可通行一辆农用三轮车,里面一片漆黑。
隧道口
可就是这样一条窄小而斑驳的隧道,让贺家村人甩掉了大山羁绊,他们宛若山中的野菊花,无惧无畏地向阳盛开。
有了隧道,留在村中的村民日子过得红火,搬出村庄的村民迎来新生活,走向山外的村民拥抱更广阔的天地,大家都把生活过得越来越“敞亮”。
贺家村的梯田里,村民贺建红和妻子刘冷正忙着收红薯。“眼下地里这几千斤红薯,要搁在以前得靠肩挑出去。”回忆往昔,刘冷仍记得隧道未修通前,无论是运出还是运进点东西都很难,“盖房的砖和沙都要靠人背进来。”
“不过俺山里人最不怕吃苦!”贺建红也参加了修隧道。
隧道修通后,贺建红和家人铆足劲儿,上山开梯田、种植农作物,山下搞养殖,家里添了家电、买了三轮摩托车,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供养儿女上学走出大山……生活一天比一天滋润。
贺家隧道
贺家村山外的不远处,一个村居整洁、村道宽敞的美丽山村格外引人注目,穿过“隧道”的贺家村人很多搬到了这里——黄庄乡王庄村。
“俺现在就住那儿,到俺家坐坐吧!”贺建庄迫不及待地拉记者到王庄村看看。
贺建庄新修的房子,装修舒适温馨,里面各种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想要过更好的生活,守在山里肯定不行。”今昔对比,贺建庄感慨万千,“山里人都是‘土里刨食’,光靠山吃山很难走上致富路,要出去闯!”
于是贺建庄外出务工,靠着勤劳的双手,让他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女儿在县城,儿子在郑州,自己在家门口农场上班,农忙时还能帮妻子干点农活。
有了隧道,贺家村人的人生打开了新蓝图。
蔡爱琴的丈夫贺喜成因修隧道而牺牲,她化悲痛为力量,不仅将一对双胞胎儿子养大,还把两个儿子送往郑州、洛阳发展。
当年的老村主任贺国安虽已病故,但他的妻子刘团,毅然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整个家,现在也已儿孙满堂,在县城居住。
曾经每天放学从山另一边背一包沙回家用来盖房的少年贺健,现已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
采访现场
当年,坚韧不屈的贺家村人,为了生存修通隧道,走出了大山;如今,贺家隧道仍在使用。这隧道,见证了一种“跨时空”的精神,那是愚公移山的韧劲,那是向往美好的初心。
山仍在,贺家隧道也未变,贺家村人会继续穿越“隧道”,向光而行。
河南日报1998年5月17日关于贺家村的报道《贺家隧道》
“三山”今昔说
美好生活的底色永远是奋斗
□于晴
假如贫困是一座山,即便高耸陡峻,只要我们立下愚公志,就一定能翻过去;致富这条路,就算蜿蜒崎岖,只要我们横下一条心,就一定能抵达胜利的终点。为闯出一条致富路,贺家村人修通的通往山外世界的隧道,就是当地人依靠奋斗摆脱贫困的精神写照。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要出去闯!”是贺家村人的共识。凭着山里人勤劳勇敢的特质,村民贺建红和家人上山开梯田、山下搞养殖,把家里的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曾经,每天放学要从山的另一边背一袋沙回家盖房的少年贺健,依靠知识“飞”出大山,当上了大学老师……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贺家村人走出大山的故事再次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美好生活其实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而把向往变成现实,唯一的答案就是奋斗。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愿 王雪娜
层林尽染的时节,汽车在大山中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驶向伏牛山深处的嵩县黄庄乡贺家村。
1998年,贺家村还是一个只有8户35口人的小山村。靠着村里仅有的10个成年男人一锤锤砸、一锹锹铲、一筐筐背,村民们用了3年多时间修通一条长175米的贺家隧道,走出了大山。
25年过去了,曾经生动诠释愚公移山精神的贺家村,变了吗?
山,全是山。沿着弯曲的山路往深处走,最终在一块落满树叶的泥地上停下。
“这就是当年修的贺家隧道。”顺着当年参与修隧道的贺家村原村民贺建庄手指的方向看,与汽车一路开过的宽阔明亮的隧道不同,这个隧道入口杂草丛生,坑洼的土路尽显“沧桑”,仅可通行一辆农用三轮车,里面一片漆黑。
隧道口
可就是这样一条窄小而斑驳的隧道,让贺家村人甩掉了大山羁绊,他们宛若山中的野菊花,无惧无畏地向阳盛开。
有了隧道,留在村中的村民日子过得红火,搬出村庄的村民迎来新生活,走向山外的村民拥抱更广阔的天地,大家都把生活过得越来越“敞亮”。
贺家村的梯田里,村民贺建红和妻子刘冷正忙着收红薯。“眼下地里这几千斤红薯,要搁在以前得靠肩挑出去。”回忆往昔,刘冷仍记得隧道未修通前,无论是运出还是运进点东西都很难,“盖房的砖和沙都要靠人背进来。”
“不过俺山里人最不怕吃苦!”贺建红也参加了修隧道。
隧道修通后,贺建红和家人铆足劲儿,上山开梯田、种植农作物,山下搞养殖,家里添了家电、买了三轮摩托车,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供养儿女上学走出大山……生活一天比一天滋润。
贺家隧道
贺家村山外的不远处,一个村居整洁、村道宽敞的美丽山村格外引人注目,穿过“隧道”的贺家村人很多搬到了这里——黄庄乡王庄村。
“俺现在就住那儿,到俺家坐坐吧!”贺建庄迫不及待地拉记者到王庄村看看。
贺建庄新修的房子,装修舒适温馨,里面各种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想要过更好的生活,守在山里肯定不行。”今昔对比,贺建庄感慨万千,“山里人都是‘土里刨食’,光靠山吃山很难走上致富路,要出去闯!”
于是贺建庄外出务工,靠着勤劳的双手,让他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女儿在县城,儿子在郑州,自己在家门口农场上班,农忙时还能帮妻子干点农活。
有了隧道,贺家村人的人生打开了新蓝图。
蔡爱琴的丈夫贺喜成因修隧道而牺牲,她化悲痛为力量,不仅将一对双胞胎儿子养大,还把两个儿子送往郑州、洛阳发展。
当年的老村主任贺国安虽已病故,但他的妻子刘团,毅然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整个家,现在也已儿孙满堂,在县城居住。
曾经每天放学从山另一边背一包沙回家用来盖房的少年贺健,现已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
采访现场
当年,坚韧不屈的贺家村人,为了生存修通隧道,走出了大山;如今,贺家隧道仍在使用。这隧道,见证了一种“跨时空”的精神,那是愚公移山的韧劲,那是向往美好的初心。
山仍在,贺家隧道也未变,贺家村人会继续穿越“隧道”,向光而行。
河南日报1998年5月17日关于贺家村的报道《贺家隧道》
“三山”今昔说
美好生活的底色永远是奋斗
□于晴
假如贫困是一座山,即便高耸陡峻,只要我们立下愚公志,就一定能翻过去;致富这条路,就算蜿蜒崎岖,只要我们横下一条心,就一定能抵达胜利的终点。为闯出一条致富路,贺家村人修通的通往山外世界的隧道,就是当地人依靠奋斗摆脱贫困的精神写照。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要出去闯!”是贺家村人的共识。凭着山里人勤劳勇敢的特质,村民贺建红和家人上山开梯田、山下搞养殖,把家里的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曾经,每天放学要从山的另一边背一袋沙回家盖房的少年贺健,依靠知识“飞”出大山,当上了大学老师……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贺家村人走出大山的故事再次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美好生活其实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而把向往变成现实,唯一的答案就是奋斗。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