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央媒观豫|河南社旗:35万亩土地吃上有机“营养餐”
更新时间:2023-12-14 20:42:15    来源:人民日报

  社旗县李店镇寇楼村的田地里,村民在喷施沼液。 申鸿皓 摄

  时值严冬,寒气逼人,却挡不住河南省社旗县农民张龙玉干活的热情。

  “以前只用化肥,地都是硬的,自从用绿色种养循环的粪肥后,恁看,土壤都变得松软了!肥力持久后劲儿足,种出来的庄稼比用常规化肥产量更高!”近日,在社旗县李店镇寇楼村的麦田里,村民张龙玉边用沼液支农管网为小麦灌施“营养餐”边说。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社旗县从2021年开始在全县推广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整个项目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以培育粪污收集、处理、配送、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构建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户紧密衔接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全面提升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水平。

  社旗县技术人员在查看畜禽粪污发酵槽温度。 申鸿皓 摄

  张龙玉是种粮大户,承包土地600多亩,从去年开始,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有一百多亩地施用有机粪肥。“夏秋收获时,使用粪肥沼液的小麦产量比用化肥每亩高出50多公斤,玉米亩增产40多公斤。”张龙玉扳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土地灌施沼液营养肥后,一年两季亩施化肥量减少了20多公斤,粮食亩均增产100多公斤,“产量提高成本却下降了,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绿色种养循环就是好!”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畜禽养殖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长期使用化肥对土地的影响,同时粮食增收效果也非常明显,可谓一举多得。”社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杨桂山说,社旗是畜牧大县,畜禽粪污资源量大,同时又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优质商品粮基地县,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架起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桥梁,推动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收到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我每年养牛100头左右,以前产生的大量粪污没地方堆放,周围邻居意见很大。”社旗县大冯营镇张腰庄村养牛大户张付其说起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赞不绝口,“自从与社旗县绿叶有机肥厂合作后,他们定期免费前来收集粪污,解决了让我头疼的大问题。”

  社旗县绿叶有机肥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在操作翻刨机翻刨发酵槽里的畜禽粪污。 申鸿皓 摄

  从2021年开始,社旗县按照“有规模、有设备、有场地、有技术、有基础”的“五有”遴选标准,遴选19家粪肥生产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化第三方服务企业,作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的实施主体,建成了覆盖13个乡镇的畜禽粪污收集处理运输还田服务“有机肥银行”;同时,在田间地头合理布局建设堆沤池(储粪池)、地力“加油站”8个,布设绿色种养循环肥效监测点25个,全面助力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实现种养结合、粪肥还田、变废为宝、提升地力。

  社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哲介绍,社旗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河南省畜牧业生产重点县、河南省养牛大县,生猪存栏63.55万头,牛存栏7.91万头,羊存栏25.23万只,禽存栏363.52万只,每年可产生粪便72万吨、废水182万吨。为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县先后建成储粪场69981.58平方米、污水储存池185108.17立方米、沼气工程1.5万立方米,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目前,我们县畜禽粪污资源和处理利用设施运行能力,完全可以保障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用肥需求。”张哲说。

  工人在翻晒腐熟后的畜禽粪污。 申鸿皓 摄

  “俺这三亩半地的玉米,总产量将近5000斤,今年夏季的小麦亩产也超过了1300斤。”近日,社旗县晋庄镇陈建龙村村民周玉乾正趁着冬闲在院子里脱粒玉米、过秤测产,“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多亏了政府免费给耕地普施粪肥,真是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的实施,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尝到甜头、从中受益。项目实施三年来,社旗通过沼液还田、畜禽粪便堆积发酵还田和畜禽粪便收集发酵生产有机肥还田等三种技术模式,全县完成粪肥还田35万多亩,施用粪肥近7万吨、商品有机肥1.3万吨、沼液151万立方米,消纳畜禽粪污总量约354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2.68%,化肥减量(折纯)1120.7吨,带动全县节本增收8650万元,在促进有机肥增施和化肥减量增效的同时,还有效减少了畜禽粪污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在社旗县,粪污变粪肥,变废为宝,破解畜禽粪污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有了“金钥匙”,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和品牌效应,带动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绿色活力。(朱佩娴 辛静)

文章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央媒观豫|河南社旗:35万亩土地吃上有机“营养餐”
2023-12-14 20:42:15    来源:人民日报

  社旗县李店镇寇楼村的田地里,村民在喷施沼液。 申鸿皓 摄

  时值严冬,寒气逼人,却挡不住河南省社旗县农民张龙玉干活的热情。

  “以前只用化肥,地都是硬的,自从用绿色种养循环的粪肥后,恁看,土壤都变得松软了!肥力持久后劲儿足,种出来的庄稼比用常规化肥产量更高!”近日,在社旗县李店镇寇楼村的麦田里,村民张龙玉边用沼液支农管网为小麦灌施“营养餐”边说。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社旗县从2021年开始在全县推广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整个项目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以培育粪污收集、处理、配送、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构建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户紧密衔接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全面提升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水平。

  社旗县技术人员在查看畜禽粪污发酵槽温度。 申鸿皓 摄

  张龙玉是种粮大户,承包土地600多亩,从去年开始,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有一百多亩地施用有机粪肥。“夏秋收获时,使用粪肥沼液的小麦产量比用化肥每亩高出50多公斤,玉米亩增产40多公斤。”张龙玉扳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土地灌施沼液营养肥后,一年两季亩施化肥量减少了20多公斤,粮食亩均增产100多公斤,“产量提高成本却下降了,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绿色种养循环就是好!”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畜禽养殖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长期使用化肥对土地的影响,同时粮食增收效果也非常明显,可谓一举多得。”社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杨桂山说,社旗是畜牧大县,畜禽粪污资源量大,同时又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优质商品粮基地县,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架起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桥梁,推动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收到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我每年养牛100头左右,以前产生的大量粪污没地方堆放,周围邻居意见很大。”社旗县大冯营镇张腰庄村养牛大户张付其说起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赞不绝口,“自从与社旗县绿叶有机肥厂合作后,他们定期免费前来收集粪污,解决了让我头疼的大问题。”

  社旗县绿叶有机肥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在操作翻刨机翻刨发酵槽里的畜禽粪污。 申鸿皓 摄

  从2021年开始,社旗县按照“有规模、有设备、有场地、有技术、有基础”的“五有”遴选标准,遴选19家粪肥生产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化第三方服务企业,作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的实施主体,建成了覆盖13个乡镇的畜禽粪污收集处理运输还田服务“有机肥银行”;同时,在田间地头合理布局建设堆沤池(储粪池)、地力“加油站”8个,布设绿色种养循环肥效监测点25个,全面助力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实现种养结合、粪肥还田、变废为宝、提升地力。

  社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哲介绍,社旗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河南省畜牧业生产重点县、河南省养牛大县,生猪存栏63.55万头,牛存栏7.91万头,羊存栏25.23万只,禽存栏363.52万只,每年可产生粪便72万吨、废水182万吨。为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县先后建成储粪场69981.58平方米、污水储存池185108.17立方米、沼气工程1.5万立方米,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目前,我们县畜禽粪污资源和处理利用设施运行能力,完全可以保障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用肥需求。”张哲说。

  工人在翻晒腐熟后的畜禽粪污。 申鸿皓 摄

  “俺这三亩半地的玉米,总产量将近5000斤,今年夏季的小麦亩产也超过了1300斤。”近日,社旗县晋庄镇陈建龙村村民周玉乾正趁着冬闲在院子里脱粒玉米、过秤测产,“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多亏了政府免费给耕地普施粪肥,真是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的实施,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尝到甜头、从中受益。项目实施三年来,社旗通过沼液还田、畜禽粪便堆积发酵还田和畜禽粪便收集发酵生产有机肥还田等三种技术模式,全县完成粪肥还田35万多亩,施用粪肥近7万吨、商品有机肥1.3万吨、沼液151万立方米,消纳畜禽粪污总量约354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2.68%,化肥减量(折纯)1120.7吨,带动全县节本增收8650万元,在促进有机肥增施和化肥减量增效的同时,还有效减少了畜禽粪污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在社旗县,粪污变粪肥,变废为宝,破解畜禽粪污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有了“金钥匙”,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和品牌效应,带动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绿色活力。(朱佩娴 辛静)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