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了不起的甲骨文 |“数字化”召唤甲骨文“回家”
更新时间:2023-12-28 10:12:04    来源:河南日报

  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习近平

222222.jpg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谢建晓 杨之甜

  1899年,沉睡地下3000多年的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后来被人们称为“一片甲骨惊世界”,这一传奇的背后,是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了让珍贵的文化遗产“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安阳市利用数字化技术与时间赛跑,走出一条甲骨文研究保护的全新道路。

  “120多年来,殷墟已经发现近16万片甲骨,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藏。”12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对记者说,数量看似很多,但这些甲骨分别收藏于国内外博物馆、图书馆、科研机构、高校等至少170多家机构,根本无法重新集中起来进行研究。

  “我们都希望这些文物能回归殷墟,但实际上又不可能,所以大家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让散落的甲骨文‘回家’。”何毓灵坦言。

  甲骨文“回家”的意义何在?

  一是保护需要。何毓灵介绍,龟甲兽骨正在不可逆转地风化,甲骨文的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由于甲骨质地脆弱,表面疏松粉化与残损较为普遍,保存、展示、利用十分不易。随着时间推移,甲骨上的文字还可能变浅甚至消失。“前几年有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发现,原来在某片甲骨上还能看到3个字,后来却只剩两个字了。”他说。

  二是研究需要。近年来,殷墟甲骨文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但仍然面临新材料缺乏等问题,甲骨碎片的分散更是影响了对甲骨文的释读和研究。“一片甲骨可能会碎成20多块,如果把甲骨碎片拼起来,碎片上的字可能就会连贯成一句话,更利于甲骨文的释读。”何毓灵说,再比如龟甲或兽骨上爆裂的纹路甚至上面凿的圆孔,包括火烧的位置等,都是有信息价值的。“以前甲骨文发表的模式比较单一,例如拓本、照相、摹本等,但都不是立体的,而现在我们是否能用扫描的方式,毫无遗漏地把全部信息采集到?”他说。

3a50602e34c241df86f086d9e87229dc.jpg

  游客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王凡 摄

  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一直致力于甲骨文的“数字化回归”。

  “最大程度地保存甲骨及其承载文字的原始面貌,是甲骨文数字化工程的目标。”该实验室主任刘永革介绍,甲骨文数字化工程以该实验室主导建设的当今最大型、全免费的甲骨文资源共享平台——“殷契文渊”为基础,通过三维建模、微痕增强、人工智能等技术建成“甲骨文全信息模型”,让甲骨文以数字化形式回归殷墟有了可能。

  2022年,该实验室联合腾讯公司共同推出了“甲骨文全球数字焕活”计划,服务甲骨文物“回归”故乡。他们取得了“微痕分析”和“甲骨三维建模”的技术突破,构建了“甲骨文全信息数据模型”,包括三维模型、微痕增强图、微痕灰度图、数字摹本、数字拓片和科学影像层等,实现了甲骨实物在数字空间的高保真还原和保护。

p58_s.jpg

  甲骨文“家”字。

  刘永革介绍,首先是高清拍摄甲骨片。他们利用上亿像素的相机,通过高清拍摄、微距拍摄、三维建模、红外线拍摄、多光谱拍摄等,对每一片甲骨拍摄150余张照片,进行全信息采集。

  其次是把不同甲骨图片进行对齐叠加,每个图层显示不同的信息。“因为甲骨里面好多字看不到,所以我们通过红外线摄影、光谱分析、微量元素分析产生不同的图层,让大众真正了解甲骨文,看看甲骨文到底‘长’什么样。”刘永革说。

  该实验室三维研究室负责人郭安在电脑上向记者展示他们的这一“神奇”成果。在数字空间里高保真还原的甲骨实物可以360°旋转,也能放大或缩小,通过微痕分析,记者不仅能看清甲骨片上的文字刻写风格和笔画叠压关系,还能了解钻凿形态、卜兆裂纹、材质纹理等信息。

  “这样可以更好地还原殷商时代的生产生活场景,发掘甲骨文蕴含的智慧和艺术价值。”刘永革说,“我们真正实现了甲骨文物的数字化保护。”

  “未来,散落世界各地的殷墟甲骨将会以全新的形式‘回归’故里,有效推动世界范围内甲骨文学术研究的互动分享,让全世界热爱甲骨文、喜爱中国古代文明的普通民众都能参与其中,推动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刘永革表示,他们正协调甲骨收藏单位,尽快开展甲骨文数字化采集、建模技术规范等工作。

  归来吧,散落天涯的甲骨文!

Page (1).jpg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了不起的甲骨文 |“数字化”召唤甲骨文“回家”
    2023-12-28 10:12:04    来源:河南日报

      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习近平

    222222.jpg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谢建晓 杨之甜

      1899年,沉睡地下3000多年的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后来被人们称为“一片甲骨惊世界”,这一传奇的背后,是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了让珍贵的文化遗产“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安阳市利用数字化技术与时间赛跑,走出一条甲骨文研究保护的全新道路。

      “120多年来,殷墟已经发现近16万片甲骨,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藏。”12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对记者说,数量看似很多,但这些甲骨分别收藏于国内外博物馆、图书馆、科研机构、高校等至少170多家机构,根本无法重新集中起来进行研究。

      “我们都希望这些文物能回归殷墟,但实际上又不可能,所以大家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让散落的甲骨文‘回家’。”何毓灵坦言。

      甲骨文“回家”的意义何在?

      一是保护需要。何毓灵介绍,龟甲兽骨正在不可逆转地风化,甲骨文的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由于甲骨质地脆弱,表面疏松粉化与残损较为普遍,保存、展示、利用十分不易。随着时间推移,甲骨上的文字还可能变浅甚至消失。“前几年有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发现,原来在某片甲骨上还能看到3个字,后来却只剩两个字了。”他说。

      二是研究需要。近年来,殷墟甲骨文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但仍然面临新材料缺乏等问题,甲骨碎片的分散更是影响了对甲骨文的释读和研究。“一片甲骨可能会碎成20多块,如果把甲骨碎片拼起来,碎片上的字可能就会连贯成一句话,更利于甲骨文的释读。”何毓灵说,再比如龟甲或兽骨上爆裂的纹路甚至上面凿的圆孔,包括火烧的位置等,都是有信息价值的。“以前甲骨文发表的模式比较单一,例如拓本、照相、摹本等,但都不是立体的,而现在我们是否能用扫描的方式,毫无遗漏地把全部信息采集到?”他说。

    3a50602e34c241df86f086d9e87229dc.jpg

      游客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王凡 摄

      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一直致力于甲骨文的“数字化回归”。

      “最大程度地保存甲骨及其承载文字的原始面貌,是甲骨文数字化工程的目标。”该实验室主任刘永革介绍,甲骨文数字化工程以该实验室主导建设的当今最大型、全免费的甲骨文资源共享平台——“殷契文渊”为基础,通过三维建模、微痕增强、人工智能等技术建成“甲骨文全信息模型”,让甲骨文以数字化形式回归殷墟有了可能。

      2022年,该实验室联合腾讯公司共同推出了“甲骨文全球数字焕活”计划,服务甲骨文物“回归”故乡。他们取得了“微痕分析”和“甲骨三维建模”的技术突破,构建了“甲骨文全信息数据模型”,包括三维模型、微痕增强图、微痕灰度图、数字摹本、数字拓片和科学影像层等,实现了甲骨实物在数字空间的高保真还原和保护。

    p58_s.jpg

      甲骨文“家”字。

      刘永革介绍,首先是高清拍摄甲骨片。他们利用上亿像素的相机,通过高清拍摄、微距拍摄、三维建模、红外线拍摄、多光谱拍摄等,对每一片甲骨拍摄150余张照片,进行全信息采集。

      其次是把不同甲骨图片进行对齐叠加,每个图层显示不同的信息。“因为甲骨里面好多字看不到,所以我们通过红外线摄影、光谱分析、微量元素分析产生不同的图层,让大众真正了解甲骨文,看看甲骨文到底‘长’什么样。”刘永革说。

      该实验室三维研究室负责人郭安在电脑上向记者展示他们的这一“神奇”成果。在数字空间里高保真还原的甲骨实物可以360°旋转,也能放大或缩小,通过微痕分析,记者不仅能看清甲骨片上的文字刻写风格和笔画叠压关系,还能了解钻凿形态、卜兆裂纹、材质纹理等信息。

      “这样可以更好地还原殷商时代的生产生活场景,发掘甲骨文蕴含的智慧和艺术价值。”刘永革说,“我们真正实现了甲骨文物的数字化保护。”

      “未来,散落世界各地的殷墟甲骨将会以全新的形式‘回归’故里,有效推动世界范围内甲骨文学术研究的互动分享,让全世界热爱甲骨文、喜爱中国古代文明的普通民众都能参与其中,推动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刘永革表示,他们正协调甲骨收藏单位,尽快开展甲骨文数字化采集、建模技术规范等工作。

      归来吧,散落天涯的甲骨文!

    Page (1).jpg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