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乡村行·看振兴 再向三山行·太行山采风⑥ |“宿”梦白云山水间
    更新时间:2023-12-29 9:30:32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永乐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冠星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辉县市沙窑乡,是曾经的辉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和鲜明时代印记的山区乡镇。它,平凡又不平凡。

      25年前,本报记者就曾深入沙窑乡,以“从郭亮到南坪”为题,对郭亮洞打通后两个村子揭开神秘面纱吸引众多游客,村民开办家庭旅社使村子从“穷窝”变“金窝”进行了报道。12月26日,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我们惊喜地发现,通过发展民宿集群,沙窑乡正在加速蝶变。

      大山巍峨,连绵起伏。驾车畅行于蜿蜒的柏油路上,穿越郭亮洞,窗外峡谷直跃入眼,漫山青黄宛若油画,潭映绝壁诗意盎然。不多时,车入郭亮,一处雅致的民宿院落“明苑楼”映入眼帘。

      民宿主人王春莲正在清理客房、更换布草,准备迎接新一批的客人。“旺季时晚上有看的、有玩的,吸引了很多游客留下来。”作为当年打洞时牺牲的“土专家”王怀堂的后人,王春莲前年率先投资80多万元将农家乐升级为精品民宿。

      “我和当家的一开始蛮心疼,想着投入这么大一笔钱,啥时能回本呀?后来发现,旺季村里从早到晚都挤满了游客。再看看村里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备,各项支农政策越来越多,我们就更有底气了。咱做生意,眼界要大些。”

      为此,王春莲特意多花了10万元给明苑楼配上了石墨烯地暖设备,让房间在冬天也温暖如春。

      “眼界要大些。”这是郭亮村村民的普遍想法。

      “既然做,就要做出个样子来,再不能走‘粗手大脚’的老路了。”趁着冬季正在对民宿进行改造提升的村民李军成自豪地说,“我可是取回了真经。为了搞出点名堂,我专门到旅投公司做了深度调研。”他把“深度”两个字咬得很重。

      李军成执意要带记者参观他的“名堂”“谢晋居”:5间高端套房,窗明几净,每间都配有电热水器、抽水马桶、电吹风、洗衣机……“前段日子,天天都是客满。暑假里,几个北京的学生说住在我这里,‘窗外是山水风,屋里是现代风,住下来别提有多拉风’。”李军成乐不可支。

    微信图片_20231229074130.jpg

      我们走访了多处农家乐,家家都在自觉“提质换挡”——撤掉老电扇,添置变频空调;淘汰花被褥,换上纯白寝具;告别“烟雾山庄”,装上抽油烟机……

      其实,升级的不仅是硬件,“软件”也跟着升级。河南工业大学设计小组平衡发展与保持当地特色两者关系,将废弃鸡窝与旱厕改造成为半围合空间,以“七个鸡窝”为名,为郭亮打造了一处公共休憩空间,成为游客的打卡点。眼前石头房子、钢架结构、峥嵘山峰相融相谐,令人神思悠然。

      “以前太行山的冬日绝美无人欣赏,现在随着冰雪游等产品不断上新,即便是冬季,游客也越来越多。”村党支部书记申海玉喜笑颜开。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担忧。

      “周边现在都在发展精品民宿,我们丝毫停不得、歇不得,一停一歇,就会往下‘出溜’。”他告诉记者,要想让郭亮村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行、游、住、食、购、娱”6大要素。村里正在和景区谋划,投资5000万元打造休闲康养新商圈,建设青年电影人创客基地,把文旅融合做深做实。

      跨向更高层面的,不独是郭亮。沙窑乡政府把播撒郭亮文旅“星火”作为发展全域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步骤。为此,乡里多次组织考察学习民宿发展,仟那青山居、隐舍一号、三湖小镇、红豆岭、秀水湾、云水溪不断涌现……一个个小山村“星火”熠熠。

      沙窑乡乡长张坤告诉记者,目前,外地客商投资3亿元成立了联合运营公司,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标准,对郭亮、南坪和水磨3个村一期153户农户整体进行民宿改造提升和托管运营。

      “项目建成后,每户村民每年至少可以获得约20万元租金,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可从民宿营业额中收取5%到10%的管理费,实现农户、村集体、景区和投资方四方共赢。”张坤说。

    微信图片_20231229074202.jpg

      其实,何止沙窑乡。走访气蕴厚重的太行山乡,我们发现,郭亮村的“外溢效应”处处显现,一条集餐饮、住宿、农特产品零售、种植养殖于一体的乡村产业链正在兴起,一场更为广泛的乡村变革正在酝酿。

    p11_s.jpg

      本报1998年6月13日关于沙窑乡的报道《从郭亮到南坪》

      “三山”今昔说

      描绘富“村”山居图

      □赵志疆

      太行巍巍,炊烟袅袅,依托原生态自然环境,培育特色民宿集群,辉县市沙窑乡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实现了发展蝶变。

      一处民宿院落的诞生,体现着匠心独运的设计;一片民宿集群的成长,记录着山乡蝶变的过程。眼界大一些、步子快一些,从家庭旅社起步、向精品民宿进发,随着民宿产业规模效益不断扩大,当地村民真切地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新文旅时代,“白云生处有人家”本身就是一种优势,蜿蜒曲折的道路也可以是一种特色。问题在于,如何把名声打出去,把游客引过来。像沙窑乡这样,把小而美的民宿穿珠成链,让领头羊的“外溢效应”持续放大,丰富产品供给、拓展外延空间,将文旅资源优势转换为发展新动能,就能描绘出生机盎然的富“村”山居图。

    文章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乡村行·看振兴 再向三山行·太行山采风⑥ |“宿”梦白云山水间
    2023-12-29 9:30:32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永乐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冠星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辉县市沙窑乡,是曾经的辉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和鲜明时代印记的山区乡镇。它,平凡又不平凡。

      25年前,本报记者就曾深入沙窑乡,以“从郭亮到南坪”为题,对郭亮洞打通后两个村子揭开神秘面纱吸引众多游客,村民开办家庭旅社使村子从“穷窝”变“金窝”进行了报道。12月26日,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我们惊喜地发现,通过发展民宿集群,沙窑乡正在加速蝶变。

      大山巍峨,连绵起伏。驾车畅行于蜿蜒的柏油路上,穿越郭亮洞,窗外峡谷直跃入眼,漫山青黄宛若油画,潭映绝壁诗意盎然。不多时,车入郭亮,一处雅致的民宿院落“明苑楼”映入眼帘。

      民宿主人王春莲正在清理客房、更换布草,准备迎接新一批的客人。“旺季时晚上有看的、有玩的,吸引了很多游客留下来。”作为当年打洞时牺牲的“土专家”王怀堂的后人,王春莲前年率先投资80多万元将农家乐升级为精品民宿。

      “我和当家的一开始蛮心疼,想着投入这么大一笔钱,啥时能回本呀?后来发现,旺季村里从早到晚都挤满了游客。再看看村里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备,各项支农政策越来越多,我们就更有底气了。咱做生意,眼界要大些。”

      为此,王春莲特意多花了10万元给明苑楼配上了石墨烯地暖设备,让房间在冬天也温暖如春。

      “眼界要大些。”这是郭亮村村民的普遍想法。

      “既然做,就要做出个样子来,再不能走‘粗手大脚’的老路了。”趁着冬季正在对民宿进行改造提升的村民李军成自豪地说,“我可是取回了真经。为了搞出点名堂,我专门到旅投公司做了深度调研。”他把“深度”两个字咬得很重。

      李军成执意要带记者参观他的“名堂”“谢晋居”:5间高端套房,窗明几净,每间都配有电热水器、抽水马桶、电吹风、洗衣机……“前段日子,天天都是客满。暑假里,几个北京的学生说住在我这里,‘窗外是山水风,屋里是现代风,住下来别提有多拉风’。”李军成乐不可支。

    微信图片_20231229074130.jpg

      我们走访了多处农家乐,家家都在自觉“提质换挡”——撤掉老电扇,添置变频空调;淘汰花被褥,换上纯白寝具;告别“烟雾山庄”,装上抽油烟机……

      其实,升级的不仅是硬件,“软件”也跟着升级。河南工业大学设计小组平衡发展与保持当地特色两者关系,将废弃鸡窝与旱厕改造成为半围合空间,以“七个鸡窝”为名,为郭亮打造了一处公共休憩空间,成为游客的打卡点。眼前石头房子、钢架结构、峥嵘山峰相融相谐,令人神思悠然。

      “以前太行山的冬日绝美无人欣赏,现在随着冰雪游等产品不断上新,即便是冬季,游客也越来越多。”村党支部书记申海玉喜笑颜开。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担忧。

      “周边现在都在发展精品民宿,我们丝毫停不得、歇不得,一停一歇,就会往下‘出溜’。”他告诉记者,要想让郭亮村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行、游、住、食、购、娱”6大要素。村里正在和景区谋划,投资5000万元打造休闲康养新商圈,建设青年电影人创客基地,把文旅融合做深做实。

      跨向更高层面的,不独是郭亮。沙窑乡政府把播撒郭亮文旅“星火”作为发展全域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步骤。为此,乡里多次组织考察学习民宿发展,仟那青山居、隐舍一号、三湖小镇、红豆岭、秀水湾、云水溪不断涌现……一个个小山村“星火”熠熠。

      沙窑乡乡长张坤告诉记者,目前,外地客商投资3亿元成立了联合运营公司,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标准,对郭亮、南坪和水磨3个村一期153户农户整体进行民宿改造提升和托管运营。

      “项目建成后,每户村民每年至少可以获得约20万元租金,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可从民宿营业额中收取5%到10%的管理费,实现农户、村集体、景区和投资方四方共赢。”张坤说。

    微信图片_20231229074202.jpg

      其实,何止沙窑乡。走访气蕴厚重的太行山乡,我们发现,郭亮村的“外溢效应”处处显现,一条集餐饮、住宿、农特产品零售、种植养殖于一体的乡村产业链正在兴起,一场更为广泛的乡村变革正在酝酿。

    p11_s.jpg

      本报1998年6月13日关于沙窑乡的报道《从郭亮到南坪》

      “三山”今昔说

      描绘富“村”山居图

      □赵志疆

      太行巍巍,炊烟袅袅,依托原生态自然环境,培育特色民宿集群,辉县市沙窑乡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实现了发展蝶变。

      一处民宿院落的诞生,体现着匠心独运的设计;一片民宿集群的成长,记录着山乡蝶变的过程。眼界大一些、步子快一些,从家庭旅社起步、向精品民宿进发,随着民宿产业规模效益不断扩大,当地村民真切地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新文旅时代,“白云生处有人家”本身就是一种优势,蜿蜒曲折的道路也可以是一种特色。问题在于,如何把名声打出去,把游客引过来。像沙窑乡这样,把小而美的民宿穿珠成链,让领头羊的“外溢效应”持续放大,丰富产品供给、拓展外延空间,将文旅资源优势转换为发展新动能,就能描绘出生机盎然的富“村”山居图。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