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央媒观豫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更新时间:2024-3-2 20:54:26    来源:新华社

      在诸多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关键遗址中,殷墟,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近日,殷墟博物馆新馆对公众开放,让我们循着总书记的足迹,同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毓灵一起,了解殷墟国宝,感受中华文明何以历久弥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截至目前,殷墟出土的刻辞甲骨已超过16万片,发现单字约4500个,已释读的大概有三分之一。

    1.jpg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新技术的赋能下,我国的甲骨文整理与研究正加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亚长牛尊是截至目前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容器。“亚”是武官的称谓,“长”是家族姓氏,墓主人亚长是商王朝南部“长”国的部落首领。

    2.jpg

      何毓灵介绍,“近期,我们与西北工业大学团队合作,围绕亚长牛尊的青铜冶铸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模拟复原。最新发现,牛尊尾巴上的断裂很可能是铸造过程中造成的。”何毓灵表示,后续还将继续开展更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殷墟至今已出土马车上百辆。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商代马车的结构逐渐清晰。当时的车可以坐几个人?怎样驾车?

    3.jpg

      “马车是世界古文明重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殷商人学习了马车制造技术,并发挥创新精神,对其进行了科学改良,使其更适宜本土环境。”何毓灵介绍,“这充分体现出殷商时期中原王朝的开放包容、不断创新、融会贯通。”

      与马车一样,青铜铸造技术也体现出殷商人的创新精神。

    4.jpg

      何毓灵介绍,“冶金术经过夏代、商代早中期不断创新突破,中原铸造出了冠绝时代的‘国之重器’。”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记载,这九字箴言是商王朝建立者汤的盘铭。三千多年过去,这句话仍激励着今人。

      文脉悠远,与古为新。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从历史中演化创造、于传承中生生不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总策划:吕岩松

      总监制:孙承斌 班玮

      出品人:李俊 常爱玲

      策划:齐慧杰 周宁 令伟家

      监制:胡国香 双瑞 桂娟

      终审:于卫亚 康丽琳 姜晨 冯璇

      记者:袁月明

      主创:王晶晶 陈倩 唐颢宸

      设计:王宇轩

      编辑:王文源

      技术支持:庞子乐

      参与设计:齐梓焓(实习)

      素材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殷墟博物馆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央媒观豫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2024-3-2 20:54:26    来源:新华社

      在诸多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关键遗址中,殷墟,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近日,殷墟博物馆新馆对公众开放,让我们循着总书记的足迹,同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毓灵一起,了解殷墟国宝,感受中华文明何以历久弥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截至目前,殷墟出土的刻辞甲骨已超过16万片,发现单字约4500个,已释读的大概有三分之一。

    1.jpg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新技术的赋能下,我国的甲骨文整理与研究正加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亚长牛尊是截至目前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容器。“亚”是武官的称谓,“长”是家族姓氏,墓主人亚长是商王朝南部“长”国的部落首领。

    2.jpg

      何毓灵介绍,“近期,我们与西北工业大学团队合作,围绕亚长牛尊的青铜冶铸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模拟复原。最新发现,牛尊尾巴上的断裂很可能是铸造过程中造成的。”何毓灵表示,后续还将继续开展更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殷墟至今已出土马车上百辆。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商代马车的结构逐渐清晰。当时的车可以坐几个人?怎样驾车?

    3.jpg

      “马车是世界古文明重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殷商人学习了马车制造技术,并发挥创新精神,对其进行了科学改良,使其更适宜本土环境。”何毓灵介绍,“这充分体现出殷商时期中原王朝的开放包容、不断创新、融会贯通。”

      与马车一样,青铜铸造技术也体现出殷商人的创新精神。

    4.jpg

      何毓灵介绍,“冶金术经过夏代、商代早中期不断创新突破,中原铸造出了冠绝时代的‘国之重器’。”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记载,这九字箴言是商王朝建立者汤的盘铭。三千多年过去,这句话仍激励着今人。

      文脉悠远,与古为新。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从历史中演化创造、于传承中生生不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总策划:吕岩松

      总监制:孙承斌 班玮

      出品人:李俊 常爱玲

      策划:齐慧杰 周宁 令伟家

      监制:胡国香 双瑞 桂娟

      终审:于卫亚 康丽琳 姜晨 冯璇

      记者:袁月明

      主创:王晶晶 陈倩 唐颢宸

      设计:王宇轩

      编辑:王文源

      技术支持:庞子乐

      参与设计:齐梓焓(实习)

      素材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殷墟博物馆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