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好看好玩实力“圈粉”!洛阳唐三彩惊艳亮相文博会
更新时间:2024/5/24 15:40:12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大河网讯 纹饰精致的乾坤壶、憨态可掬的唐宫侍女、呆萌可爱的卡通天王、气宇轩昂的飞驰骏马……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颜色艳丽的洛阳唐三彩成为展会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彩乾坤壶

“今年文博会上,共展出了400多件唐三彩,特别是乾坤壶这件作品,更是凝结了我多年的心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告诉记者,唐三彩每次亮相文博会,都会在展会现场掀起一阵“三彩热”。

匠心+初心,釉彩之光穿越千年

5月21日,记者在洛阳市孟津区南石山村的唐三彩博物馆见到了正在忙碌的高水旺,“唐三彩是唐朝彩色釉陶艺术品的总称,也是唐代陶瓷中的精华,釉色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因此称作唐三彩,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说到唐三彩,高水旺神采奕奕,像是在介绍与自己相交多年的老友。

三彩人物俑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石山村人,从小就经常看爷爷、伯伯们制作唐三彩,受家人的熏陶,我从17岁就开始学习唐三彩制作,这一做就将近50年。”高水旺感慨自己这一辈子都在与“泥与火”打交道,“17岁那年第一次在洛阳博物馆见到真品,我便彻底被唐三彩流畅的线条、瑰丽的釉彩所折服。”从那时候起,高水旺就下决心学习并传承唐三彩烧制技艺。

然而,历史上,在烧制唐三彩的过程中,传统核心技术和原材料选配没有真正传承下来,给下定决心精准还原唐三彩烧制技艺的高水旺带来了极大挑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经常骑自行车到龙门山脚下挖些高岭土,再买一些釉料进行试烧。当时的农田里还能经常看到一些唐三彩碎片,我把这些碎片捡回家,再一片一片进行分析比对。”回忆起复原唐三彩烧制技艺的过程,高水旺记忆犹新。

三彩侍女俑

经过千余次的试验,高水旺成功找到了唐三彩釉料的成分和配比:“我用了7年时间,终于烧制出一个充满古风、形态传神的三彩马。凭肉眼看,这个作品已经和真正的唐三彩文物无甚差异。”高水旺自豪地说,看到这匹三彩马,他便可以肯定,唐三彩烧制技艺在沉睡千年后终于再次“苏醒”。

传统+国潮,三彩成为新晋“顶流”

提到本次赴约文博会的门面担当——三彩乾坤壶,高水旺打开了话匣子:“乾坤壶是用传统柴窑烧制成的三彩艺术精品,但是从形态上看,它酷似寻常百姓家的茶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唐三彩烧制技艺要坚守、要传承,更要创新,“传统技艺和现代造型碰撞出火花,赋予了唐三彩新的生命力,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喜爱,这样才能把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高水旺说。

三彩“小胖马”

如今,传统工艺已经突出重围、闯进年轻人的市场。在南石山村唐三彩博物馆展厅内,记者看到一排排轮廓饱满圆润、造型生动可爱的三彩文创产品。唐小妞、卡通十二生肖、“小胖马”、“小胖驼”……胖嘟嘟的唐三彩搭着文创的“快车”,从“活起来”到“火起来”,让更多“90后”、“00后”找到了归属感和文化自信。

“今年是龙年,我们南石山村‘唐三彩小镇’的文创产品又添‘新丁’——瑞龙纳福,这也是我们带上文博会的产品之一。”高水旺的儿子高哲告诉记者,与传统唐三彩不同的是,这个小巧玲珑的三彩龙采用马卡龙釉色,显得极具潮流感,“这些‘Q版’唐三彩将盛唐陶器光彩亮丽的质感与萌态相互呼应,让传统非遗在年轻一代心目中显得萌态十足、亲和力十足。”高哲说。

十二生肖

1300多年前,见证唐朝鼎盛光芒的“唐三彩”,在一双双巧手下披上了年轻潮流的外衣,再度成为文化焦点。“非遗也新潮。2022年,我们与腾讯合作,打造了第一座电竞唐三彩奖杯,实现了唐三彩跨界‘出圈’。”高哲说,未来他们还将与新文旅、动漫游戏、网络影视等行业跨界合作,让唐三彩真正走进“Z世代”的生活。(赵汉青 杨佳欣)

文章编辑:李润生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好看好玩实力“圈粉”!洛阳唐三彩惊艳亮相文博会
2024/5/24 15:40:12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大河网讯 纹饰精致的乾坤壶、憨态可掬的唐宫侍女、呆萌可爱的卡通天王、气宇轩昂的飞驰骏马……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颜色艳丽的洛阳唐三彩成为展会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彩乾坤壶

“今年文博会上,共展出了400多件唐三彩,特别是乾坤壶这件作品,更是凝结了我多年的心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告诉记者,唐三彩每次亮相文博会,都会在展会现场掀起一阵“三彩热”。

匠心+初心,釉彩之光穿越千年

5月21日,记者在洛阳市孟津区南石山村的唐三彩博物馆见到了正在忙碌的高水旺,“唐三彩是唐朝彩色釉陶艺术品的总称,也是唐代陶瓷中的精华,釉色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因此称作唐三彩,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说到唐三彩,高水旺神采奕奕,像是在介绍与自己相交多年的老友。

三彩人物俑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石山村人,从小就经常看爷爷、伯伯们制作唐三彩,受家人的熏陶,我从17岁就开始学习唐三彩制作,这一做就将近50年。”高水旺感慨自己这一辈子都在与“泥与火”打交道,“17岁那年第一次在洛阳博物馆见到真品,我便彻底被唐三彩流畅的线条、瑰丽的釉彩所折服。”从那时候起,高水旺就下决心学习并传承唐三彩烧制技艺。

然而,历史上,在烧制唐三彩的过程中,传统核心技术和原材料选配没有真正传承下来,给下定决心精准还原唐三彩烧制技艺的高水旺带来了极大挑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经常骑自行车到龙门山脚下挖些高岭土,再买一些釉料进行试烧。当时的农田里还能经常看到一些唐三彩碎片,我把这些碎片捡回家,再一片一片进行分析比对。”回忆起复原唐三彩烧制技艺的过程,高水旺记忆犹新。

三彩侍女俑

经过千余次的试验,高水旺成功找到了唐三彩釉料的成分和配比:“我用了7年时间,终于烧制出一个充满古风、形态传神的三彩马。凭肉眼看,这个作品已经和真正的唐三彩文物无甚差异。”高水旺自豪地说,看到这匹三彩马,他便可以肯定,唐三彩烧制技艺在沉睡千年后终于再次“苏醒”。

传统+国潮,三彩成为新晋“顶流”

提到本次赴约文博会的门面担当——三彩乾坤壶,高水旺打开了话匣子:“乾坤壶是用传统柴窑烧制成的三彩艺术精品,但是从形态上看,它酷似寻常百姓家的茶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唐三彩烧制技艺要坚守、要传承,更要创新,“传统技艺和现代造型碰撞出火花,赋予了唐三彩新的生命力,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喜爱,这样才能把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高水旺说。

三彩“小胖马”

如今,传统工艺已经突出重围、闯进年轻人的市场。在南石山村唐三彩博物馆展厅内,记者看到一排排轮廓饱满圆润、造型生动可爱的三彩文创产品。唐小妞、卡通十二生肖、“小胖马”、“小胖驼”……胖嘟嘟的唐三彩搭着文创的“快车”,从“活起来”到“火起来”,让更多“90后”、“00后”找到了归属感和文化自信。

“今年是龙年,我们南石山村‘唐三彩小镇’的文创产品又添‘新丁’——瑞龙纳福,这也是我们带上文博会的产品之一。”高水旺的儿子高哲告诉记者,与传统唐三彩不同的是,这个小巧玲珑的三彩龙采用马卡龙釉色,显得极具潮流感,“这些‘Q版’唐三彩将盛唐陶器光彩亮丽的质感与萌态相互呼应,让传统非遗在年轻一代心目中显得萌态十足、亲和力十足。”高哲说。

十二生肖

1300多年前,见证唐朝鼎盛光芒的“唐三彩”,在一双双巧手下披上了年轻潮流的外衣,再度成为文化焦点。“非遗也新潮。2022年,我们与腾讯合作,打造了第一座电竞唐三彩奖杯,实现了唐三彩跨界‘出圈’。”高哲说,未来他们还将与新文旅、动漫游戏、网络影视等行业跨界合作,让唐三彩真正走进“Z世代”的生活。(赵汉青 杨佳欣)

文章编辑:李润生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