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兴文化工程大型融媒报道|聚焦早期中国演进的关键节点
更新时间:2024/6/12 15:19:13    来源:河南日报

  聚焦早期中国演进的关键节点

  ——专访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贺俊

p43_s.jpg

  人物简介

  贺俊,1992年生,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主要为夏商考古。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编撰《二里头考古六十年》《寻夏记:二里头考古揭秘最早中国》等,在《考古学报》《考古》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专家观点

  二里头文化是早期中国演进历程中的第一大关键节点,是中华文明由多元走向一体的见证。

  “二里头最早中国说”得到了文献与考古资料的有力支撑,具有较大合理性。

  考古新发现不断刷新人们既有认知,需要开拓创新,持续不断加强研究,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长来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要理解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就必须从连续性的角度来认识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呈现出若干十分重要的关键节点。其中,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对认识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与夏商历史至关重要。

  河南兴文化工程开展以来,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贺俊围绕二里头文化的聚落、礼器、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2023年出版的科普读物《寻夏记:二里头考古揭秘最早中国》中,贺俊与杜金鹏、侯卫东两位先生一起,全面回顾了二里头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论证了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夏都乃是目前最合理的学术推论。自出版以来,此书销量近1万册,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最早的中国”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见证

  “‘最早的中国’是10余年来备受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热点议题。自2009年许宏先生所著《最早的中国》出版以来,学界就这一问题提出了多种观点。在我们看来,‘二里头为最早中国说’具有较大合理性。究其原因,是由二里头遗址及二里头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独特地位所决定的。”6月9日,面对记者,贺俊娓娓道来。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史记·封禅书》中,太史公仅用一句话,便指明了华夏文明发源地之所在。中国古代拥有世所罕见的史学传统,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献资料。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来看,西周初年的周人认为“中国”是指成周及其所在的洛阳盆地,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这一区域为“有夏之居”。因此,目前至少可以将最早的中国指向夏王国。

  20世纪早期,甲骨文的释读及安阳殷墟遗址的考古发掘使殷商文明得以确立。在“中华文明西来说”等因素的刺激下,寻找殷商文明的源头、探求中国文化的起源就成为当时学人孜孜以求的学术目标。在古史系统中处在关键位置的夏王朝,自然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经过数代学人的不懈探索,二里头遗址为夏都、二里头文化全为或主体为夏文化,逐渐成为当今学术界的主流共识。换言之,二里头文化在古史系统中的坐标被学界所确认。

  从考古学本位的角度,可以进一步理解二里头文化的重要性。在二里头文化之前,华夏大地上存在多个较为发达的考古学文化,它们所代表的区域社会多进入早期国家阶段,呈现出“满天星斗”的局面。尽管这些社会先后衰落,但它们的优秀文化遗产为二里头文化所继承、改造。在此基础上,二里头文化所代表的社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远超同时期周边的其他文化,中原的中心地位正式形成。不仅如此,二里头文化对后来的商周王朝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常挖常新”二里头考古新发现不断刷新认知

  自1959年发现二里头遗址以来,对它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已持续了60余年,先后经历了四任考古队长。限于考古学科自身的发展,以及考古队长不同的学术理念、方法、目标,二里头遗址的田野考古与研究工作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1999年之前,二里头遗址的田野工作积累了大量的遗物资料,揭露了1、2号大型宫殿建筑基址等高规格遗存。基于上述工作,学界建立起以陶器为中心的可靠的文化分期框架,确立了二里头遗址及以其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在中国早期国家、文明形成研究中重要的学术地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聚落考古和多学科合作理念深度融入二里头遗址的田野与研究工作中,先后发现了“井”字形道路、宫城、大型夯土建筑、绿松石器作坊等遗存,对遗址的演变、宏观布局及都邑社会有了深入认识。

  考古学是一门“常挖常新”的学科。对于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二里头遗址而言,既有工作所发掘的面积占遗址总面积的比重极低。

  近年来,二里头考古工作队第四任队长赵海涛先生继续贯彻聚落考古理念,在田野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比如,发现多处新的主干道路和墙垣,表明二里头都邑存在多网格式布局形态。得益于此,二里头遗址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再如,二里头遗址的手工业考古屡有新收获,首次发现较丰富的制陶遗存和骨器、角器加工作坊现场,新发现了疑似漆器加工作坊。二里头遗址有中国最早绿松石器作坊,并首次在宫殿区贵族墓中发现了大型绿松石龙形器,长约80~90厘米,被誉为“华夏第一龙”。

  二里头文化的兴盛,并非一蹴而就。贺俊说:“新的考古发现不断加深我们对二里头遗址的认识,推动解决一些重要问题。但与此同时,也会引出更多的问题,持续不断地刷新学界既有认知。在学界前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的考古发现,我们将继续探索隐藏在二里头遗址背后的秘密,以进一步深化对夏商历史、中国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认识。”

  实践者说

  赓续文脉 聚力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

  ——访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崇林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 通讯员 李小兵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安阳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赋予其在深化“两个结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特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6月6日,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崇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安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甲骨文保护传承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为己任,以兴文化工程为抓手,以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为目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安阳担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安阳市委、市政府专门设立殷墟遗址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5个专项工作组,梳理建立9个方面31项工作台账,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薛崇林介绍,安阳市打造“红旗渠精神”等特色理论宣讲品牌,开展“红旗渠精神进校园”巡展,强化对年轻群体的思想政治引领。高标准承办“‘两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论研讨会,加强殷商文化研究阐释,持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多措并举,保护为先。薛崇林介绍,安阳市坚持树牢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健全文化遗产安全防护长效机制,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强“人治—法治—智治”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职能部门双月会商、检察公益诉讼协作、行政与司法联动等机制,在全国首创文物安全“一保一警一消防”制度。

  活化利用,数字赋能。“近年来,安阳市分类实施推进甲骨文特色学校、甲骨文书屋等场所建设,加强甲骨文书法、甲骨文广播体操、甲骨文文创产品、甲骨文演艺、甲骨文图书等活化演绎,积极推动甲骨文‘潮’起来、‘活’起来、‘火’起来。”薛崇林说,安阳市加快推进“全球甲骨文数字化建设工程”,建立完善“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发布“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联合国内外甲骨收藏和研究机构,积极推进分散在全球各地约16万片甲骨的高质量数字化采集;发起“数字甲骨共创计划”,成立数字甲骨共创中心,用数字技术为甲骨文著录考释、活化利用、传播普及等赋能增效。

  深度融合,擦亮品牌。“在新发展格局下,文化产业是以创新创意为内核的‘朝阳产业’,对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魅力具有‘催化’效应。”薛崇林说,安阳市坚持文化引领、产业融合、创新突破、协调发展,着眼“更聚焦、更市场、更具体”,深度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加快文化资源优势向文旅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转变。

  薛崇林介绍,安阳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千亿级主导产业,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上榜携程旅行口碑榜最受欢迎古都目的地、最佳户外旅游目的地、最受欢迎红色旅游目的地,被授予“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标杆城市”称号;大力培育红色游、研学游、低空游、考古游、乡村游等文旅业态,“古城夜游”“洹河夜游”“点亮殷墟”等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洹河夜游”入选2023中国旅游创业创新示范案例,“有文化,必安阳”“安阳,越夜越精彩”愈加响亮。

  薛崇林表示,下一步,安阳市将进一步扛稳压实政治责任,聚力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凝聚前进力量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破浪前行

  ——访鹤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邵七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晨 蒋晓芳

  “按照全省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要求,我市围绕当代发展、重要历史文化、重要历史名人、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文化遗存、重要历史文献典籍等6大板块,深挖文化资源,注重研究转化,推进文产融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6月6日,鹤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邵七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的鹤壁,拥有7000年的文明史、3000年的建城史、500年的建都史,封神文化、诗经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瑰宝源远流长,鹿台阁、大运河、黎阳仓等历史遗存不胜枚举,鬼谷子王禅、端木子贡、许穆夫人等圣哲先贤群星闪耀。数据显示,该市境内共有972处不可移动文物点,世界遗产1处(2项),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连续三年受到省文物局表扬。

  兴文化,勇担当。为全面系统梳理鹤壁文化的灿烂成就、历史脉络,鹤壁市制定《关于落实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推进鹤壁文化研究工作的通知》《鹤壁兴文化工程实施方案》等,突出理论武装、文明探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文物活化利用等,分领域、分阶段深入研究。建立专家会商制度,发挥淇河智库作用,充分运用高校、科研工作部门的研究力量,谋划研究重点课题。将兴文化工程推进情况作为年度重点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专项督查,保障任务落实。

  去年,随着电影《封神第一部》热映,将3000多年前的殷商王朝再次带入观众视野,封神之地——古都朝歌,因其神秘而浪漫的气质火爆“出圈”。与此同时,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燕昭安的著作《解读朝歌》也深受读者推崇。

  邵七一介绍,在这部著作里,燕昭安详细解析了朝歌三千年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系统地介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发掘阐扬。

  开展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对学术界、对鹤壁市都是一件非常重要和意义非凡的大事。从2023年开始,鹤壁市在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立项指南上开创兴文化工程项目专栏,共设立淇河文化重要内容专题研究、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路径与对策研究等子项目20余项,收到相关课题项目50余个,已立项30余个,其中《解读朝歌》《卫国风云》《走进鹤山》等优秀作品先后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

  “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结合历史资料与地方文献,我们挖掘整理出版《淇水三千年》等朝歌文化系列丛书20多本,囊括了朝歌文化的前世今生。同时,深入挖掘翔实的历史资料,淇滨厚重的历史文化,形成一部推介淇滨、宣传淇滨的集成之作《映像淇滨》,充分展现淇滨新城的建设成就。”邵七一告诉记者,目前该市正加快编纂《淇水烟雨——鹤壁历史记忆》《淇水新韵——鹤壁高质量发展记忆》两部文史资料,争取形成一套既有史料性,又有普及性,更具权威性的地方历史文化丛书,进一步凝聚前进力量、助力文化强市建设。

  邵七一表示,下一步,鹤壁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推进鹤壁优秀文化研究阐释、利用转化,积极为“兴文化工程”贡献鹤壁力量。

截屏2024-06-12 上午7.25.07.png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兴文化工程大型融媒报道|聚焦早期中国演进的关键节点
    2024/6/12 15:19:13    来源:河南日报

      聚焦早期中国演进的关键节点

      ——专访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贺俊

    p43_s.jpg

      人物简介

      贺俊,1992年生,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主要为夏商考古。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编撰《二里头考古六十年》《寻夏记:二里头考古揭秘最早中国》等,在《考古学报》《考古》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专家观点

      二里头文化是早期中国演进历程中的第一大关键节点,是中华文明由多元走向一体的见证。

      “二里头最早中国说”得到了文献与考古资料的有力支撑,具有较大合理性。

      考古新发现不断刷新人们既有认知,需要开拓创新,持续不断加强研究,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长来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要理解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就必须从连续性的角度来认识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呈现出若干十分重要的关键节点。其中,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对认识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与夏商历史至关重要。

      河南兴文化工程开展以来,历史学博士、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贺俊围绕二里头文化的聚落、礼器、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2023年出版的科普读物《寻夏记:二里头考古揭秘最早中国》中,贺俊与杜金鹏、侯卫东两位先生一起,全面回顾了二里头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论证了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夏都乃是目前最合理的学术推论。自出版以来,此书销量近1万册,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最早的中国”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见证

      “‘最早的中国’是10余年来备受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热点议题。自2009年许宏先生所著《最早的中国》出版以来,学界就这一问题提出了多种观点。在我们看来,‘二里头为最早中国说’具有较大合理性。究其原因,是由二里头遗址及二里头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独特地位所决定的。”6月9日,面对记者,贺俊娓娓道来。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史记·封禅书》中,太史公仅用一句话,便指明了华夏文明发源地之所在。中国古代拥有世所罕见的史学传统,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献资料。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来看,西周初年的周人认为“中国”是指成周及其所在的洛阳盆地,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这一区域为“有夏之居”。因此,目前至少可以将最早的中国指向夏王国。

      20世纪早期,甲骨文的释读及安阳殷墟遗址的考古发掘使殷商文明得以确立。在“中华文明西来说”等因素的刺激下,寻找殷商文明的源头、探求中国文化的起源就成为当时学人孜孜以求的学术目标。在古史系统中处在关键位置的夏王朝,自然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经过数代学人的不懈探索,二里头遗址为夏都、二里头文化全为或主体为夏文化,逐渐成为当今学术界的主流共识。换言之,二里头文化在古史系统中的坐标被学界所确认。

      从考古学本位的角度,可以进一步理解二里头文化的重要性。在二里头文化之前,华夏大地上存在多个较为发达的考古学文化,它们所代表的区域社会多进入早期国家阶段,呈现出“满天星斗”的局面。尽管这些社会先后衰落,但它们的优秀文化遗产为二里头文化所继承、改造。在此基础上,二里头文化所代表的社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远超同时期周边的其他文化,中原的中心地位正式形成。不仅如此,二里头文化对后来的商周王朝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常挖常新”二里头考古新发现不断刷新认知

      自1959年发现二里头遗址以来,对它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已持续了60余年,先后经历了四任考古队长。限于考古学科自身的发展,以及考古队长不同的学术理念、方法、目标,二里头遗址的田野考古与研究工作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1999年之前,二里头遗址的田野工作积累了大量的遗物资料,揭露了1、2号大型宫殿建筑基址等高规格遗存。基于上述工作,学界建立起以陶器为中心的可靠的文化分期框架,确立了二里头遗址及以其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在中国早期国家、文明形成研究中重要的学术地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聚落考古和多学科合作理念深度融入二里头遗址的田野与研究工作中,先后发现了“井”字形道路、宫城、大型夯土建筑、绿松石器作坊等遗存,对遗址的演变、宏观布局及都邑社会有了深入认识。

      考古学是一门“常挖常新”的学科。对于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二里头遗址而言,既有工作所发掘的面积占遗址总面积的比重极低。

      近年来,二里头考古工作队第四任队长赵海涛先生继续贯彻聚落考古理念,在田野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比如,发现多处新的主干道路和墙垣,表明二里头都邑存在多网格式布局形态。得益于此,二里头遗址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再如,二里头遗址的手工业考古屡有新收获,首次发现较丰富的制陶遗存和骨器、角器加工作坊现场,新发现了疑似漆器加工作坊。二里头遗址有中国最早绿松石器作坊,并首次在宫殿区贵族墓中发现了大型绿松石龙形器,长约80~90厘米,被誉为“华夏第一龙”。

      二里头文化的兴盛,并非一蹴而就。贺俊说:“新的考古发现不断加深我们对二里头遗址的认识,推动解决一些重要问题。但与此同时,也会引出更多的问题,持续不断地刷新学界既有认知。在学界前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的考古发现,我们将继续探索隐藏在二里头遗址背后的秘密,以进一步深化对夏商历史、中国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认识。”

      实践者说

      赓续文脉 聚力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

      ——访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崇林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 通讯员 李小兵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安阳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赋予其在深化“两个结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特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6月6日,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崇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安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甲骨文保护传承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为己任,以兴文化工程为抓手,以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为目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安阳担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安阳市委、市政府专门设立殷墟遗址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5个专项工作组,梳理建立9个方面31项工作台账,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薛崇林介绍,安阳市打造“红旗渠精神”等特色理论宣讲品牌,开展“红旗渠精神进校园”巡展,强化对年轻群体的思想政治引领。高标准承办“‘两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论研讨会,加强殷商文化研究阐释,持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多措并举,保护为先。薛崇林介绍,安阳市坚持树牢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健全文化遗产安全防护长效机制,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强“人治—法治—智治”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职能部门双月会商、检察公益诉讼协作、行政与司法联动等机制,在全国首创文物安全“一保一警一消防”制度。

      活化利用,数字赋能。“近年来,安阳市分类实施推进甲骨文特色学校、甲骨文书屋等场所建设,加强甲骨文书法、甲骨文广播体操、甲骨文文创产品、甲骨文演艺、甲骨文图书等活化演绎,积极推动甲骨文‘潮’起来、‘活’起来、‘火’起来。”薛崇林说,安阳市加快推进“全球甲骨文数字化建设工程”,建立完善“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发布“了不起的甲骨文”小程序;联合国内外甲骨收藏和研究机构,积极推进分散在全球各地约16万片甲骨的高质量数字化采集;发起“数字甲骨共创计划”,成立数字甲骨共创中心,用数字技术为甲骨文著录考释、活化利用、传播普及等赋能增效。

      深度融合,擦亮品牌。“在新发展格局下,文化产业是以创新创意为内核的‘朝阳产业’,对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魅力具有‘催化’效应。”薛崇林说,安阳市坚持文化引领、产业融合、创新突破、协调发展,着眼“更聚焦、更市场、更具体”,深度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加快文化资源优势向文旅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转变。

      薛崇林介绍,安阳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千亿级主导产业,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上榜携程旅行口碑榜最受欢迎古都目的地、最佳户外旅游目的地、最受欢迎红色旅游目的地,被授予“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标杆城市”称号;大力培育红色游、研学游、低空游、考古游、乡村游等文旅业态,“古城夜游”“洹河夜游”“点亮殷墟”等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洹河夜游”入选2023中国旅游创业创新示范案例,“有文化,必安阳”“安阳,越夜越精彩”愈加响亮。

      薛崇林表示,下一步,安阳市将进一步扛稳压实政治责任,聚力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凝聚前进力量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破浪前行

      ——访鹤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邵七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晨 蒋晓芳

      “按照全省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要求,我市围绕当代发展、重要历史文化、重要历史名人、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文化遗存、重要历史文献典籍等6大板块,深挖文化资源,注重研究转化,推进文产融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6月6日,鹤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邵七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的鹤壁,拥有7000年的文明史、3000年的建城史、500年的建都史,封神文化、诗经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瑰宝源远流长,鹿台阁、大运河、黎阳仓等历史遗存不胜枚举,鬼谷子王禅、端木子贡、许穆夫人等圣哲先贤群星闪耀。数据显示,该市境内共有972处不可移动文物点,世界遗产1处(2项),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连续三年受到省文物局表扬。

      兴文化,勇担当。为全面系统梳理鹤壁文化的灿烂成就、历史脉络,鹤壁市制定《关于落实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推进鹤壁文化研究工作的通知》《鹤壁兴文化工程实施方案》等,突出理论武装、文明探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文物活化利用等,分领域、分阶段深入研究。建立专家会商制度,发挥淇河智库作用,充分运用高校、科研工作部门的研究力量,谋划研究重点课题。将兴文化工程推进情况作为年度重点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专项督查,保障任务落实。

      去年,随着电影《封神第一部》热映,将3000多年前的殷商王朝再次带入观众视野,封神之地——古都朝歌,因其神秘而浪漫的气质火爆“出圈”。与此同时,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燕昭安的著作《解读朝歌》也深受读者推崇。

      邵七一介绍,在这部著作里,燕昭安详细解析了朝歌三千年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系统地介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发掘阐扬。

      开展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对学术界、对鹤壁市都是一件非常重要和意义非凡的大事。从2023年开始,鹤壁市在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立项指南上开创兴文化工程项目专栏,共设立淇河文化重要内容专题研究、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路径与对策研究等子项目20余项,收到相关课题项目50余个,已立项30余个,其中《解读朝歌》《卫国风云》《走进鹤山》等优秀作品先后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

      “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结合历史资料与地方文献,我们挖掘整理出版《淇水三千年》等朝歌文化系列丛书20多本,囊括了朝歌文化的前世今生。同时,深入挖掘翔实的历史资料,淇滨厚重的历史文化,形成一部推介淇滨、宣传淇滨的集成之作《映像淇滨》,充分展现淇滨新城的建设成就。”邵七一告诉记者,目前该市正加快编纂《淇水烟雨——鹤壁历史记忆》《淇水新韵——鹤壁高质量发展记忆》两部文史资料,争取形成一套既有史料性,又有普及性,更具权威性的地方历史文化丛书,进一步凝聚前进力量、助力文化强市建设。

      邵七一表示,下一步,鹤壁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推进鹤壁优秀文化研究阐释、利用转化,积极为“兴文化工程”贡献鹤壁力量。

    截屏2024-06-12 上午7.25.07.png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