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文化之夜”照亮郑州: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典范
更新时间:2024/6/25 13:10:21    来源:光明网

  日前,“2024微博文化之夜”在郑州成功举办,塑造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新范式。文化之夜,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之旅。

  “豫”见新思路:联动平台深化文化内核

  2023年9月,首届微博文化之夜在郑州落幕,为郑州打造了一扇文化窗口。文化IP是这个时代赋予传统文化的新式力量,在郑州举办的微博文化之夜取得成功后,由“政府+平台”双驱动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文化IP探索之旅正式开启。

  今年,郑州政府踏着已有的成熟路径,升级打造出一条“科技郑,文化郑,年轻郑,国际郑”的新思路,以“2024微博文化之夜”的盛典与主题论坛,再度巩固深化郑州的文化内核。

  白族扎染、北京面人郎、福建茶百戏等非遗传承人推动盛典融入国家文化战略下文化出海的浪潮中。同时,百余位文化名人、文史专家、文体明星,以及来自读书、电竞、动漫、美食、旅游等领域的微博大V们汇聚于此,不单以歌舞光影描摹郑州的文化精粹,更以宏大观点与朴素细节动情诉说郑州的烟火人间。

  全球化的浪潮中,郑州始终秉持开放姿态,向世界讲述着一个鲜活的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展现文化强国的风采。

  平台的文化传承价值:传播、链接与凝聚

  文化之夜作为微博打造的多形式、全渠道、高影响力、强延续性的大型文化IP,堪比文化界的“微博之夜”,其影响力更是能够针对性引发文化领域的盛大关注。在微博运筹的线上线下联动互通中,不同圈层之间亦将缓缓推进相融,将文化之夜的主题与内容渗透至各个角落。

  2024微博文化之夜,以郑州为中心启动了一场传播度极高的历史溯源互动。在线上,微博联动多家媒体及政务机构等作为出题官,与网友们进行答题互动,以贴近日常的交互方式将厚重文化融入网友生活的点滴之中;同时,平台以小课堂形式传播郑州中原文化的各个闪亮之处。

  在线下,盛典、论坛之外,微博打造“漫步古都郑是好时节”等系列活动,并邀请数位微博文化名人、学者、微博大V实地探访郑州著名故址遗迹,让这座带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都史的古都形象,以更生动活力的方式绽放于世人眼前。

  一场文化之夜,吸引了关注郑州文化的多方力量,线上线下互动、多方观点激荡之间,一处地方的文化生态就此激活。郑州本土历史文化将以各种形式完成传播与普及,郑州本地产业也将获得更为充足的新经济动能。

  文化之夜倾力打造的文化论坛,同属业内的文化主题思想碰撞。博物馆馆长、作家、学者等多元身份及视角下的对话,为当下语境中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路径及未来,探讨出一个更清晰的答案。而这份在文化议题上凝聚共识、汇聚向上的力量,将帮助中国传统文化奏响时代强音,展现大国风貌。

  郑州与微博的联手,正是在文化传承创新的宏观大背景下,洞见了平台之于文化传承的传播、链接与凝聚价值。双方初衷一致、默契达成,在优势互补中发挥合力,正将这段旅途的价值转化为更强大的能量。

  创新、出海、数字化,共谋新时代文化战略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2024微博文化之夜充分挖掘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潜力,以文化数字化、文化出海、非遗保护等为切入点,生动营造了郑州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与开放的文化传承心态,将这一城市文化IP扎根于“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蓝图之中。

  2024微博文化之夜除了引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的4D影厅和3D打印的古城墙,还让民众领略到苏州博物馆的AI技术馆藏珍宝云端展,“5G+数字化”加持下的山东博物馆马面裙数字传播等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先进成果。优秀国漫作品,作为文化出海的先驱,在文化之夜上肆意展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此外,大理白族扎染、北京“面人郎”等非遗,也在海外推广行动中潜移默化促进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李记)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文化之夜”照亮郑州: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典范
    2024/6/25 13:10:21    来源:光明网

      日前,“2024微博文化之夜”在郑州成功举办,塑造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新范式。文化之夜,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之旅。

      “豫”见新思路:联动平台深化文化内核

      2023年9月,首届微博文化之夜在郑州落幕,为郑州打造了一扇文化窗口。文化IP是这个时代赋予传统文化的新式力量,在郑州举办的微博文化之夜取得成功后,由“政府+平台”双驱动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文化IP探索之旅正式开启。

      今年,郑州政府踏着已有的成熟路径,升级打造出一条“科技郑,文化郑,年轻郑,国际郑”的新思路,以“2024微博文化之夜”的盛典与主题论坛,再度巩固深化郑州的文化内核。

      白族扎染、北京面人郎、福建茶百戏等非遗传承人推动盛典融入国家文化战略下文化出海的浪潮中。同时,百余位文化名人、文史专家、文体明星,以及来自读书、电竞、动漫、美食、旅游等领域的微博大V们汇聚于此,不单以歌舞光影描摹郑州的文化精粹,更以宏大观点与朴素细节动情诉说郑州的烟火人间。

      全球化的浪潮中,郑州始终秉持开放姿态,向世界讲述着一个鲜活的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展现文化强国的风采。

      平台的文化传承价值:传播、链接与凝聚

      文化之夜作为微博打造的多形式、全渠道、高影响力、强延续性的大型文化IP,堪比文化界的“微博之夜”,其影响力更是能够针对性引发文化领域的盛大关注。在微博运筹的线上线下联动互通中,不同圈层之间亦将缓缓推进相融,将文化之夜的主题与内容渗透至各个角落。

      2024微博文化之夜,以郑州为中心启动了一场传播度极高的历史溯源互动。在线上,微博联动多家媒体及政务机构等作为出题官,与网友们进行答题互动,以贴近日常的交互方式将厚重文化融入网友生活的点滴之中;同时,平台以小课堂形式传播郑州中原文化的各个闪亮之处。

      在线下,盛典、论坛之外,微博打造“漫步古都郑是好时节”等系列活动,并邀请数位微博文化名人、学者、微博大V实地探访郑州著名故址遗迹,让这座带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都史的古都形象,以更生动活力的方式绽放于世人眼前。

      一场文化之夜,吸引了关注郑州文化的多方力量,线上线下互动、多方观点激荡之间,一处地方的文化生态就此激活。郑州本土历史文化将以各种形式完成传播与普及,郑州本地产业也将获得更为充足的新经济动能。

      文化之夜倾力打造的文化论坛,同属业内的文化主题思想碰撞。博物馆馆长、作家、学者等多元身份及视角下的对话,为当下语境中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路径及未来,探讨出一个更清晰的答案。而这份在文化议题上凝聚共识、汇聚向上的力量,将帮助中国传统文化奏响时代强音,展现大国风貌。

      郑州与微博的联手,正是在文化传承创新的宏观大背景下,洞见了平台之于文化传承的传播、链接与凝聚价值。双方初衷一致、默契达成,在优势互补中发挥合力,正将这段旅途的价值转化为更强大的能量。

      创新、出海、数字化,共谋新时代文化战略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2024微博文化之夜充分挖掘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潜力,以文化数字化、文化出海、非遗保护等为切入点,生动营造了郑州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与开放的文化传承心态,将这一城市文化IP扎根于“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的蓝图之中。

      2024微博文化之夜除了引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的4D影厅和3D打印的古城墙,还让民众领略到苏州博物馆的AI技术馆藏珍宝云端展,“5G+数字化”加持下的山东博物馆马面裙数字传播等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先进成果。优秀国漫作品,作为文化出海的先驱,在文化之夜上肆意展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此外,大理白族扎染、北京“面人郎”等非遗,也在海外推广行动中潜移默化促进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李记)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