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央媒观豫|洛阳文旅“出圈”记:当4000年古城拥抱互联网思维
更新时间:2024/6/30 16:44:3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6月28日电 “洛阳好像有1亿人!”每逢假期,当龙门石窟人潮如海时,在洛邑古城裙袂飞扬处,逢老君山顶摩肩接踵日,这句轻微抱怨中流露傲娇的话语,总会在呈现洛阳文旅火热场面的短视频中刷屏。

  洛阳究竟有多火?先围观几个洛阳文旅名场面。

  “远赴人间惊鸿宴,老君山顶吃泡面。”伴着节奏强烈的音乐,随口念着调侃话语,顺着金顶台阶漫步而下,短视频平台上有个短短6秒钟的视频,收到了8000余万次浏览,并获得了270余万次点赞。一座“名不见经传”的老君山,去年一年接待游客450万人次。

  这是栾川县老君山景区的金顶建筑群。新华社记者 韩朝阳 摄

  “来一次洛邑古城,赴一场汉服之约。”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漫步在洛邑古城,上万名古装游人穿梭其中,裙裾飘飘、团扇遮面、笑靥嫣然,仿佛穿越时空,梦回隋唐。仅2024年春节假期,这里就接待游客125万人次。

  再看一组数据,2023年洛阳共接待游客1.35亿人次,2024年春节假期1113.53万人次,2024年五一假期683.87万人次。

  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建城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的“十三朝古都”洛阳,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文旅名城的发展也曾陷入瓶颈期,历史遗存展示点位不足,业态仍以景区观光为主,缺乏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以洛阳新兴景区洛邑古城为例,2017年,依托金元古城墙遗址、文峰塔而建的洛邑古城在老城区开园,但数年时间不温不火,甚至颇为冷清。

  “互联网时代,文旅产业消费人群发生变化,游玩方式发生变化,营销方式发生变化,传统古城那种吃吃逛逛走一遍的同质化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老城区委书记赵书政认为,文旅发展必须从“资源为王”向“创意为王”转变,从“观赏游览”向“沉浸体验”转变,营销方式则向线上传播与线下体验融合转变。

  这是夜幕下的洛阳市老城区洛邑古城。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2022年起,洛邑古城“历史为轴,汉服为媒,沉浸体验”的文旅发展思路愈发清晰。洛邑古城围绕“梦里隋唐”品牌打造灯狮画桥、香罗幔天、隋唐集市等30处互动场景;围绕“汉服体验”主题打造实景剧本杀、实景情景剧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从“看景人”变身“景中人”;坚持移动端优先、视频化呈现、交互性传播,2023年洛邑古城全网话题播放量突破25亿次。

  颠覆想象的创意,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汉服潮涌洛阳城,2023年有超千万人次到洛邑古城感受汉服之美,洛邑古城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回看洛阳文旅‘出圈’爆火,践行‘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新理念背后,是4000年历史文化名城主动拥抱互联网思维。”洛阳市文旅局局长李振刊说,互联网时代,用户至上、注重互动、迭代创新,加速助推文旅产业由“得资源者得天下”变为 “得人心者得天下”。

  4000年文化名城如何拥抱互联网思维?一些细节耐人寻味。

  “客有所呼,必有回响”。今年春节前夕,外地游客留言“想看洛阳冬天的牡丹”,洛阳竟连夜催花回应游客,让无数网友破防。

  “游客至上,你争我宠”。“老君山欠您一次旅行,有效期十年。”去年五一假期,老君山景区因预约满额,为景区门前上千名无票游客开具旅行欠条。这一举措赢得网友怒赞:“唯有真诚最无敌”“格局大了,路就宽了”。

  “出奇制胜,给你惊喜”。今年1月中旬,在组织“金甲武士”高铁站迎客的同时,洛阳竟还开展了问答互动送钻石活动,直言“就是为了宠粉啊!”

  龙门石窟邀你夜游伊阙、隋唐洛阳城“响”起国风音乐季、古墓博物馆推出沉浸剧本杀……翻开洛阳旅游地图,一处处时尚感、年轻态、文化味的巧思设计,让游客沉浸其中,穿越古今。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当4000年古城拥抱互联网思维,在山水景观、人文历史、吃住交通等“硬资源”支撑下,花样翻新、热情似火、服务周到的“软实力”,戳中了游客和网友的痒点,“来一次洛阳,穿一袭汉服,逛一座古都”成为无数人的殷切期许和浪漫之约。(记者 韩朝阳)

文章编辑:刘鸣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央媒观豫|洛阳文旅“出圈”记:当4000年古城拥抱互联网思维
2024/6/30 16:44:3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6月28日电 “洛阳好像有1亿人!”每逢假期,当龙门石窟人潮如海时,在洛邑古城裙袂飞扬处,逢老君山顶摩肩接踵日,这句轻微抱怨中流露傲娇的话语,总会在呈现洛阳文旅火热场面的短视频中刷屏。

  洛阳究竟有多火?先围观几个洛阳文旅名场面。

  “远赴人间惊鸿宴,老君山顶吃泡面。”伴着节奏强烈的音乐,随口念着调侃话语,顺着金顶台阶漫步而下,短视频平台上有个短短6秒钟的视频,收到了8000余万次浏览,并获得了270余万次点赞。一座“名不见经传”的老君山,去年一年接待游客450万人次。

  这是栾川县老君山景区的金顶建筑群。新华社记者 韩朝阳 摄

  “来一次洛邑古城,赴一场汉服之约。”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漫步在洛邑古城,上万名古装游人穿梭其中,裙裾飘飘、团扇遮面、笑靥嫣然,仿佛穿越时空,梦回隋唐。仅2024年春节假期,这里就接待游客125万人次。

  再看一组数据,2023年洛阳共接待游客1.35亿人次,2024年春节假期1113.53万人次,2024年五一假期683.87万人次。

  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建城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的“十三朝古都”洛阳,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文旅名城的发展也曾陷入瓶颈期,历史遗存展示点位不足,业态仍以景区观光为主,缺乏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以洛阳新兴景区洛邑古城为例,2017年,依托金元古城墙遗址、文峰塔而建的洛邑古城在老城区开园,但数年时间不温不火,甚至颇为冷清。

  “互联网时代,文旅产业消费人群发生变化,游玩方式发生变化,营销方式发生变化,传统古城那种吃吃逛逛走一遍的同质化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老城区委书记赵书政认为,文旅发展必须从“资源为王”向“创意为王”转变,从“观赏游览”向“沉浸体验”转变,营销方式则向线上传播与线下体验融合转变。

  这是夜幕下的洛阳市老城区洛邑古城。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2022年起,洛邑古城“历史为轴,汉服为媒,沉浸体验”的文旅发展思路愈发清晰。洛邑古城围绕“梦里隋唐”品牌打造灯狮画桥、香罗幔天、隋唐集市等30处互动场景;围绕“汉服体验”主题打造实景剧本杀、实景情景剧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从“看景人”变身“景中人”;坚持移动端优先、视频化呈现、交互性传播,2023年洛邑古城全网话题播放量突破25亿次。

  颠覆想象的创意,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汉服潮涌洛阳城,2023年有超千万人次到洛邑古城感受汉服之美,洛邑古城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回看洛阳文旅‘出圈’爆火,践行‘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新理念背后,是4000年历史文化名城主动拥抱互联网思维。”洛阳市文旅局局长李振刊说,互联网时代,用户至上、注重互动、迭代创新,加速助推文旅产业由“得资源者得天下”变为 “得人心者得天下”。

  4000年文化名城如何拥抱互联网思维?一些细节耐人寻味。

  “客有所呼,必有回响”。今年春节前夕,外地游客留言“想看洛阳冬天的牡丹”,洛阳竟连夜催花回应游客,让无数网友破防。

  “游客至上,你争我宠”。“老君山欠您一次旅行,有效期十年。”去年五一假期,老君山景区因预约满额,为景区门前上千名无票游客开具旅行欠条。这一举措赢得网友怒赞:“唯有真诚最无敌”“格局大了,路就宽了”。

  “出奇制胜,给你惊喜”。今年1月中旬,在组织“金甲武士”高铁站迎客的同时,洛阳竟还开展了问答互动送钻石活动,直言“就是为了宠粉啊!”

  龙门石窟邀你夜游伊阙、隋唐洛阳城“响”起国风音乐季、古墓博物馆推出沉浸剧本杀……翻开洛阳旅游地图,一处处时尚感、年轻态、文化味的巧思设计,让游客沉浸其中,穿越古今。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当4000年古城拥抱互联网思维,在山水景观、人文历史、吃住交通等“硬资源”支撑下,花样翻新、热情似火、服务周到的“软实力”,戳中了游客和网友的痒点,“来一次洛阳,穿一袭汉服,逛一座古都”成为无数人的殷切期许和浪漫之约。(记者 韩朝阳)

文章编辑:刘鸣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