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舳舻千里大运河 成就东京梦繁华 - 文化新闻 - 开封网
更新时间:2024/7/2 12:59:44    来源:大河网
从一道试题开始
在高中地理试题中,曾经有这样一道题:
关于河流与城镇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一些主要河流两岸常分布许多城市,越向上游城市越密
B.城市临河分布只是考虑有便捷的水运条件
C.河流发源地是沿河城市区位类型之一
D.许多古代城市可以利用天然河面进行军事防卫
答案是D。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是文明之源,江河湖泽则是各种文化的发源地。“水”是天地间蕴藏着无穷智慧的灵性之物。举凡因水而兴的地方,大都应水而盛,城市水系如同一座城市的血脉。
放眼世界,几乎每一座重要城市都有一条母亲河。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河流发挥了极为独特的作用。作为最关键的资源和环境载体,河流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
河南大学教授程遂营认为,在古代,水路交通尤其重要,是影响城市兴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相关资料分析来看,在古代,与陆路相比,水路速度快、运量大、费用低,因而历来都会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便捷的水路交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我国不少城市都是沿江河湖泊等发展起来的。在古代,有无便捷的水路交通也是考量一座城市能否作为都城的重要因素。
大运河催生运河城市
在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看来,公元608年应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因为从这一年起,隋炀帝统治下的每一个行省都可以通过水路到达,隋的运河网勾连出了比洛阳更东的汴州、扬州、苏州等一批城市。东部城市群从此开始将以其富饶的农业力和不竭的商业繁荣供养着北方的都城。“隋炀帝企图把长江下游一带的人力和物力组织起来,以建立一个更伟大的帝国……”
全媒体记者李浩摄。古城游客多(9582889)-20240701204805
全媒体记者李浩摄。古城游客多(9582889)-20240701204805
全媒体记者李浩摄。
开封因水而兴
开封在历史上最美的篇章,是北宋。
但在北宋之前,开封也曾是多个政权的都城。
战国时,魏惠王将魏国都城由安邑迁至仪邑,称“大梁”。魏惠王建都大梁以后,开展了一系列开封城市的治水引水工程。引黄河水入圃田泽,然后开大沟,引圃田水东流,经大梁城北再折而南入颍水、涡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的鸿沟运河。这道鸿沟对开封的城市命运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由此大梁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运网中心,形成所谓“北距燕赵,南通江淮,水路都会,形势富饶”。
隋炀帝开凿通济渠
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凿通济渠,唐代通济渠改名广济渠,但习惯上仍称为汴渠或汴河。隋炀帝时期开凿的2000多公里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开封府志》卷五《汴河》:“隋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历荥泽入汴,又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名曰隋堤,一曰汴堤。”大运河的中段就是联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当时位于汴河要冲的开封,又是东都洛阳的重要门户,占尽天时地利的开封迅速发展。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南大学中原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春迎说,进入初唐,通济渠更名广济渠,开封一带仍称汴河,系南来北往商旅漕船的必经之地,“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汴河日益成为大唐王朝的生命航线。唐代的开封仍居汴河要冲,“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漕”;“左淮右河,抱负齐楚,浊流浩浩,舟车所同”,交通枢纽地位愈加凸显,城市日趋兴旺,被誉为大唐王朝的“王室藩屏”,是两京之外规模最大的城池,也是文人墨客的趋游之地。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曾相邀同游汴州,在汴又恰逢高适,三人结伴游览,同登开封吹台,怀古赋诗,成为一时盛事,更成了千古佳话。《新唐书·杜甫传》对此记载曰:“甫少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
永平节度使李勉扩建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是今日开封城的雏形。
五代时期,除了后唐之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 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期的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八荒争凑 万国咸通
北宋时期“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东京城之所以能成为“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更是与汴河漕运休戚相关。正如时人所谓:“有食则京师可立,汴河废则大众不可聚,汴河之于京师,乃是建国之本,非可与区区沟洫水利同言也……大众之命,惟汴河是赖。”
因为发达的汴河水运,北宋东京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史书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开封。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宋都开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封自此博得“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令人神往。
靖康之后,宋室南迁。多年之后,人们提起汴京,都会称其为一场梦。“那时的汴梁,八荒争凑,万国咸通,花光满路,箫鼓喧空,繁华得不真实。有幸得睹汴京之盛者,皆称自己梦游华胥之国。 很多人到老到死,都惦念着当年的繁华胜景。闲坐时,必谈京师风物,谈论时眉飞色舞、脸有喜色,嘴边也许泛起当年那些煎茶果子的香气,眼前也必有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之景”。
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以专门章节突出强调,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从这3个层次深入理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突出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以此统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宋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虹桥段。资料图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 开封发展新机遇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给开封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开封可以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将大运河遗迹重新挖掘出来。目前,开封市境内已发现的汴河故道全长约80公里,由于数遭战乱和水患,大部深埋地下7~9米,但仍有10多公里故道与今天的惠济河重合。 开封早在2011年,就审议并通过了《开封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这为开封市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法律依据,标志着开封市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规划把汴河故道开封段遗址、州桥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包括祐国寺塔、繁塔、延庆观等)、大相国寺、开封城墙、朱仙镇古建筑群等列为开封段运河遗产,并使其全部列入了河南省申遗保护规划。
开封市于2009年启动大宋文化博物馆·开封城摞城新郑门遗址项目,为大运河申遗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遗产点,进一步丰富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考古资料。
文章编辑:李润生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舳舻千里大运河 成就东京梦繁华 - 文化新闻 - 开封网
2024/7/2 12:59:44    来源:大河网
从一道试题开始
在高中地理试题中,曾经有这样一道题:
关于河流与城镇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一些主要河流两岸常分布许多城市,越向上游城市越密
B.城市临河分布只是考虑有便捷的水运条件
C.河流发源地是沿河城市区位类型之一
D.许多古代城市可以利用天然河面进行军事防卫
答案是D。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是文明之源,江河湖泽则是各种文化的发源地。“水”是天地间蕴藏着无穷智慧的灵性之物。举凡因水而兴的地方,大都应水而盛,城市水系如同一座城市的血脉。
放眼世界,几乎每一座重要城市都有一条母亲河。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河流发挥了极为独特的作用。作为最关键的资源和环境载体,河流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
河南大学教授程遂营认为,在古代,水路交通尤其重要,是影响城市兴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相关资料分析来看,在古代,与陆路相比,水路速度快、运量大、费用低,因而历来都会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便捷的水路交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我国不少城市都是沿江河湖泊等发展起来的。在古代,有无便捷的水路交通也是考量一座城市能否作为都城的重要因素。
大运河催生运河城市
在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看来,公元608年应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因为从这一年起,隋炀帝统治下的每一个行省都可以通过水路到达,隋的运河网勾连出了比洛阳更东的汴州、扬州、苏州等一批城市。东部城市群从此开始将以其富饶的农业力和不竭的商业繁荣供养着北方的都城。“隋炀帝企图把长江下游一带的人力和物力组织起来,以建立一个更伟大的帝国……”
全媒体记者李浩摄。古城游客多(9582889)-20240701204805
全媒体记者李浩摄。古城游客多(9582889)-20240701204805
全媒体记者李浩摄。
开封因水而兴
开封在历史上最美的篇章,是北宋。
但在北宋之前,开封也曾是多个政权的都城。
战国时,魏惠王将魏国都城由安邑迁至仪邑,称“大梁”。魏惠王建都大梁以后,开展了一系列开封城市的治水引水工程。引黄河水入圃田泽,然后开大沟,引圃田水东流,经大梁城北再折而南入颍水、涡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的鸿沟运河。这道鸿沟对开封的城市命运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由此大梁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运网中心,形成所谓“北距燕赵,南通江淮,水路都会,形势富饶”。
隋炀帝开凿通济渠
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凿通济渠,唐代通济渠改名广济渠,但习惯上仍称为汴渠或汴河。隋炀帝时期开凿的2000多公里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开封府志》卷五《汴河》:“隋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历荥泽入汴,又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名曰隋堤,一曰汴堤。”大运河的中段就是联通黄河与淮河的汴河。当时位于汴河要冲的开封,又是东都洛阳的重要门户,占尽天时地利的开封迅速发展。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南大学中原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春迎说,进入初唐,通济渠更名广济渠,开封一带仍称汴河,系南来北往商旅漕船的必经之地,“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汴河日益成为大唐王朝的生命航线。唐代的开封仍居汴河要冲,“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漕”;“左淮右河,抱负齐楚,浊流浩浩,舟车所同”,交通枢纽地位愈加凸显,城市日趋兴旺,被誉为大唐王朝的“王室藩屏”,是两京之外规模最大的城池,也是文人墨客的趋游之地。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曾相邀同游汴州,在汴又恰逢高适,三人结伴游览,同登开封吹台,怀古赋诗,成为一时盛事,更成了千古佳话。《新唐书·杜甫传》对此记载曰:“甫少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
永平节度使李勉扩建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是今日开封城的雏形。
五代时期,除了后唐之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 称之为“东都”或“东京”,这一时期的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八荒争凑 万国咸通
北宋时期“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东京城之所以能成为“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更是与汴河漕运休戚相关。正如时人所谓:“有食则京师可立,汴河废则大众不可聚,汴河之于京师,乃是建国之本,非可与区区沟洫水利同言也……大众之命,惟汴河是赖。”
因为发达的汴河水运,北宋东京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史书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开封。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宋都开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封自此博得“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令人神往。
靖康之后,宋室南迁。多年之后,人们提起汴京,都会称其为一场梦。“那时的汴梁,八荒争凑,万国咸通,花光满路,箫鼓喧空,繁华得不真实。有幸得睹汴京之盛者,皆称自己梦游华胥之国。 很多人到老到死,都惦念着当年的繁华胜景。闲坐时,必谈京师风物,谈论时眉飞色舞、脸有喜色,嘴边也许泛起当年那些煎茶果子的香气,眼前也必有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之景”。
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以专门章节突出强调,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从这3个层次深入理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突出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以此统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宋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虹桥段。资料图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 开封发展新机遇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给开封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开封可以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将大运河遗迹重新挖掘出来。目前,开封市境内已发现的汴河故道全长约80公里,由于数遭战乱和水患,大部深埋地下7~9米,但仍有10多公里故道与今天的惠济河重合。 开封早在2011年,就审议并通过了《开封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这为开封市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法律依据,标志着开封市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规划把汴河故道开封段遗址、州桥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包括祐国寺塔、繁塔、延庆观等)、大相国寺、开封城墙、朱仙镇古建筑群等列为开封段运河遗产,并使其全部列入了河南省申遗保护规划。
开封市于2009年启动大宋文化博物馆·开封城摞城新郑门遗址项目,为大运河申遗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遗产点,进一步丰富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考古资料。

文章编辑:李润生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