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文化中国行 | 溯源“中国龙”
更新时间:2024/7/11 11:59:12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核心提示

  长城,是守护华夏民族的万里屏障,更是坚韧厚重的精神文化符号。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长城——楚长城的所在地,河南境内有大量长城遗址遗迹。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的努力,长城沿线保护修缮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我省多地也积极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古长城迎来新生。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四十周年之际,北京日报、河南日报等省级党报共同发起“沿着长城看中国”大型采访活动,走近古长城,感受着这古老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茫茫大河,巍巍群山。河南,是西气东输的要塞,也是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

  自先秦楚国起,一代代先民在这里叠石垒土、修筑长城,环抱一方水土,守护万千子孙。

  太行秦岭,曾是畏途。如今,在这条路上,无数人追寻前辈的足迹,探寻古老的楚长城,守护这条“中国龙”。

  多方寻“龙源”

  金乌西坠,桑榆暮影。置身保安镇五里坡山顶,北可望20公里外的叶县县城,南可眺辽阔平坦的南阳盆地。楚长城兵营遗址,在夕阳下越发沧桑。

  长城修筑史上下两千多年,哪里是源头?河南楚长城,就是答案。

  长城并非自秦方始。《汉书·地理志》记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春秋时期,楚国“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而率先修筑长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土之处,筑土为城,无土之处,垒石为固。

  但学界对楚长城是否存在一直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楚长城最初由方城发展而来,先是建一座座方城,城与城之间的边墙、关口等连接起来,即为长城。有人搬出古籍,称其“以山为障,并无实筑”。也有人说,方城只是要塞,不是“长城”。

  为了万里长城奉献一生的古建筑学家、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先生,是最早肯定楚长城存在的学术泰斗。他曾说:“有人否认它的存在……我仍相信楚长城的存在是肯定的,希望能早日定论。”

  但他,没寻到楚长城。

  1983年,就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发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消息的前一年,中国文物学会长城研究委员会会长成大林已跋涉3万多公里、拍摄了2000多张长城照片,是当时“见到长城最多的人”。

  而他,也没见过楚长城。

  争论还在持续。

  这时候,很是需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倔强与执着,平煤集团老职工李典芳便是这样的人。2000年退休后,他多次出入深山,寻找楚长城。他坚信,群山如弓,他便是“箭”,只要穿透大山,定能找到楚长城的“踪迹”。

  2003年盛夏,他再次前往叶县。在和保安镇李吴庄村村民老续攀谈时,老续提起当地有“土龙”。

WechatIMGbafb8ad6021686ddda3f44325f55e33f.jpeg

    叶县文保部门工作人员清理楚长城遗址上的杂草。

  抬眼望,陡崖山脊上,弯弯曲曲的线条若隐若现,形似龙脊。凑近看,这里虽蔓草丛生、无路可走,但居高临下、守南攻北,且“土龙”确有人工垒筑石块的痕迹。直觉告诉李典芳,这可能就是楚长城。

  2005年,河南省考古专家王龙正在叶县保安镇的闯王寨山发现十几块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片,此前,这里还发现多枚春秋战国时期的箭镞。这些实物依据更加坚定了李典芳寻找楚长城的信心。

  2006年,他带着这些“发现”,自费到北京向罗哲文等专家请教。这份赤诚得到了专家们的鼓励和支持。

  此后4年间,成大林一行多次来到叶县,和当地文保部门工作人员、民间爱好者“会师”,探寻楚长城。

  2011年,在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的研讨会上,专家们达成共识:楚长城确实存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长城之一。

  专业考古,同步推进。2008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楚长城资源考古队,队长是时年29岁的李一丕。科学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的大量文物,不但证明了楚长城真实存在,还勾勒出380多公里的楚长城分布线路图。

  线路图显示,楚人曾依据山势地形,构建了一套由人工建筑、自然山险及河流等多种元素组成的军事攻防体系。

  李一丕还在考古发掘解剖的楚长城人工墙体底部发现有普遍堆积大量木炭的迹象,以及在石块层里掺杂炭化木棍的现象。这种炭化木棍系人工烧制而成,具有防潮和除湿的干燥作用,李一丕说:“这在中国已公布的长城中,是绝无仅有的案例。”

  2012年5月,国家文物局在《关于河南省长城认定的批复》中,对包括楚长城在内的河南省长城调查结果进行认定:河南省战国长城分布于11个县、市、区,其中,战国赵长城分布于卫辉市、辉县市、林州市、鹤壁市淇滨区;战国魏长城分布于新密市;战国楚长城北起鲁山县,经叶县、方城县、舞钢市、泌阳县,南迄桐柏县。

  关于“楚长城是否存在”的争议,至此一锤定音。

  十余年前,罗哲文为楚长城题字“天下第一古长城”,并即兴赋诗:“千年疑案今终断,爱我长城不朽篇。”

WechatIMG92bc0e3d7fc0bade26934bd231b6ccfe.jpeg

    位于平顶山市叶县境内的楚长城遗址,经过近年来的不断修复,其雄伟壮观风采又再度重现。

  守护千年痕

  距今2600多年的楚长城,因“中国最古老长城”从沉寂的山林回到大众视野。

  据了解,楚长城叶县段是目前河南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楚长城遗址,是楚长城体系中保存最好的山区地面墙体和山险的代表,绵延60余公里,有烽火台1处、兵营遗址1处、墙体遗址19段、关城多座。

  2020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楚长城叶县段名列其中。

  2021年,楚长城叶县段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当地对现存墙体启动保护性修缮,同时规划建设一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保护这一历经千年风霜“土龙”的技术,比想象中的更“质朴”。

  仲夏,叶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挥着镰刀,清理楚长城遗址上的荆棘。“对于长城本体的保护,先要除去灌木丛、老鼠洞等,避免它们影响长城的结构安全。”施工人员说。

  大巧不工。上古先民留下的密致夯土结构,也难扛千年风霜,如今楚长城露出地面的高度大多不到1米,观感和可视度不强。既要保护,又要展示,二者何以得兼?

  还是修旧如旧。完成第一道工序后,施工人员在“土龙”上盖层土工布,并在此基础上覆土、夯实,“让楚长城的形象更突出”。

  这种修缮方式,已在此前的楚长城遗址保安7段本体实验性修缮中得到验证。随后,楚长城辛店段、保安段、常村段本体也将进行保护修缮。

  河南长城,不止这一段。新密市境内,修建于2000多年前的魏长城掩映在大山中,这段长城从今黄河北岸的原阳县经郑州东向西南,顺岭穿行,在新密市跨越香炉山、蜡烛山等5个山头。

WechatIMG32e71cfee3c9badc27726961c60516c7.jpeg

    魏长城新密段,在长城遗址之上,清代又修建了石头寨门。

  秦统一中国后,楚、魏长城被废弃,许多石料被后人搬动。伏羲山区域的一些寨堡,早至唐宋、晚到明清,都是拆长城所建。位于新密的清代镇远炮台,也是拆长城石块而建的。舞钢市尹集镇南,虎头山几十米高陡崖的长城上,有抗日战争时期建的防御工事。

  这些历史在长城上留下的痕迹,都被纳入保护范围。

  古时,长城上的将士守城有责,他们是为了保护身后千千万万的人;当下,修复保护长城者守城有责,他们是为了守护中华文明古老的根。

  传承未敢停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长城遗址和其承载的故事,与中原大地一起迈入新时代。

  去年11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新密段开工,一条条浆砌石道路在山上铺开,打通了人们拥抱长城的路。“当人们亲手触摸到城墙,更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当地相关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说。按计划,新密将通过长城文化主题展示园和展示点的形式,展示魏长城整体游览线路。一座“长城故事”数字体验馆正在建设,将用VR、AR、全息影像等形式,演绎长城历史。

  山巅,千年之前护卫者守过;山脚,400多年前徐霞客行过。魏长城遗址的重要节点,还包括徐霞客游记文化园、徐霞客游线展示点。明年建成后,游客可以追寻先人足迹,感受中原壮美山河,聆听长城传奇故事。

  再回到叶县段。群山间,一条旅游观光风景道已建成通车,道路沿楚长城遗址走势自东向西延伸,全长近百公里。

  “我们还规划了楚长城数字化展示体验馆,即将开工建设。”叶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娄毅说,叶县将在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同时,以“中国长城·河南开端”为主题,串联长城文物和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开放式旅游景区,展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筑遗产价值及人与自然融合互动的文化景观价值。

  或许明年通过虚拟现实,观众可见亿万年间的山峦重现、湖海再生;可见四方文化、交流汇聚;更可见赤诚之心、护卫山河。长城胜景,从未将息。

  传承在那一刻,有了无限意义。

  记者手记

  成为“长城迷”

  楚长城、魏长城、赵长城……一路采访,千年历史扑面而来。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我们更真切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厚重。

  历史的脉络在脑海中日渐清晰,我们迫不及待想去长城一探究竟。

  那个下午,我们乘坐越野车在土石路上颠簸了半个小时后,一片从未见过的风景出现在眼前:晚霞映红了天际,风力发电机的巨大叶片缓缓转动。俯瞰脚下,一侧是平顶山,另一侧是南阳盆地。

  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楚长城的烽火台,当年是一层层土夯出来的,如今只剩轮廓。如果不是同行的专家仔细讲解,根本看不出来这里曾是要塞。

  同行者中,有人来自政府部门,有人来自民间,他们或娓娓道来,或激情澎湃,风格不一。但点开他们的微信主页,名字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长城。李典芳老先生干脆将微信名设置成“长城迷”。不论年龄,不论专业,他们都在兴致勃勃地述说长城的故事。

  受到他们的感染,我们也很快成为“长城迷”,迫不及待想向更多人讲述楚长城的故事。

WechatIMG3080.png

  人物

  全国优秀长城保护员董中峰:

  “守护楚长城,花一辈子都值!”

  “董中峰牵出楚长城,楚长城连着董中峰。”叶县文物局负责人的一句评价,道出了董中峰与中国最古老长城的不解之缘。

  董中峰是叶县常村镇刘东华村人。1970年春,刚满15岁的董中峰在村里碰到两个穿“四个兜”服装的干部。上前一问,他们在找楚长城。

  找长城那得上北京啊,难道村口山上也有长城?董中峰望着村南的歪头山,有些困惑。

  初中毕业参军后,董中峰最爱读《中国通史》,才知道自己的家乡古代属于楚国。那楚国有没有建过长城?这个疑问,在他心里扎了根。转业回乡后,上山找长城成了他的日常,可多少年过去,他连一块城砖都没寻摸着。

  1995年,叶县为推进绿化,开始拍卖荒山。这可急坏了董中峰:如果山被别人承包,自己苦寻多年的楚长城可能在被发现前就遭到破坏。

  倔强的董中峰决定——承包荒山。

  承包荒山至少要2万元,可他当时月工资只有100多元。妻子没有稳定工作,两个女儿都在上学,要掏这么大一笔钱,谈何容易?

  东拼西凑,他“举债”1万多元承包了歪头山。

  只为保护,不为开发。这样的义举,在叶县传扬开来。县里请来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他们发现了城墙、烽火台和兵营遗址等,基本确定,歪头山上确实存在楚长城遗址。

  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董中峰又主动当起楚长城的义务保护员。每到周末,他从县城骑车几十公里赶到歪头山,一边巡山一边向老乡宣传保护文物,一个烧饼一瓶水,累了就歪在石头上眯一觉。

  有人说他“发神经”,可董中峰痴心不改。他还写过一首打油诗自勉:不羡高楼大厦,不羡都市繁华,沐浴清风明月,楚长城上安家。

  董中峰先后在县里不同单位和基层乡镇工作,一直利用工作之余研究楚长城的有关历史。2005年,董中峰买相机、电脑,建起宣传保护楚长城的网站。数十万字呼吁保护叶县楚长城的文章和文字资料、2万多张实景照片陆续发布于各门户网站和知名论坛,楚长城逐渐引发更多关注。

  2007年6月,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表彰大会召开,董中峰被授予“全国优秀长城保护员”,是15名受表彰者中唯一的楚长城保护者。

  结缘,热爱。长城已成为董中峰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说:“守护楚长城,花一辈子都值!”

  河南境内的长城遗址

  楚长城

  楚长城是我国修筑最早的长城,距今已有2600多年,总长达383公里,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南阳市、驻马店市,是由人工修筑的绵延较长距离的墙体、关隘、城址、烽火台等多种元素构成的有机统一防御线。楚长城也是目前国家认定的早期长城中位置最靠南的,是唯一位于秦岭—淮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上的早期长城。

  魏长城

  魏长城遗址,从荥阳市崔庙镇王宗店草庙起,沿荥阳、新密交界的山岭上蜿蜒穿行。魏长城在山区修筑,坡度陡峭,依山就势进行施工,显示了高超的智慧和建筑技术。

  赵长城

  赵长城遗址,分布于卫辉市、辉县市、林州市、鹤壁市。作为我国早期长城的代表,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为研究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势力消长以及筑城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历史文化信息。2000年,赵长城遗址被公布为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本版文字:北京日报记者 耿诺 孙杰 马婧

  河南日报记者 张海涛 张体义 王冰珂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司马连竹

  本版图片:北京日报记者 和冠欣 摄

 

文章编辑:刘鸣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文化中国行 | 溯源“中国龙”
    2024/7/11 11:59:12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核心提示

      长城,是守护华夏民族的万里屏障,更是坚韧厚重的精神文化符号。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长城——楚长城的所在地,河南境内有大量长城遗址遗迹。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的努力,长城沿线保护修缮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我省多地也积极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古长城迎来新生。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四十周年之际,北京日报、河南日报等省级党报共同发起“沿着长城看中国”大型采访活动,走近古长城,感受着这古老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



    茫茫大河,巍巍群山。河南,是西气东输的要塞,也是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

      自先秦楚国起,一代代先民在这里叠石垒土、修筑长城,环抱一方水土,守护万千子孙。

      太行秦岭,曾是畏途。如今,在这条路上,无数人追寻前辈的足迹,探寻古老的楚长城,守护这条“中国龙”。

      多方寻“龙源”

      金乌西坠,桑榆暮影。置身保安镇五里坡山顶,北可望20公里外的叶县县城,南可眺辽阔平坦的南阳盆地。楚长城兵营遗址,在夕阳下越发沧桑。

      长城修筑史上下两千多年,哪里是源头?河南楚长城,就是答案。

      长城并非自秦方始。《汉书·地理志》记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春秋时期,楚国“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而率先修筑长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土之处,筑土为城,无土之处,垒石为固。

      但学界对楚长城是否存在一直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楚长城最初由方城发展而来,先是建一座座方城,城与城之间的边墙、关口等连接起来,即为长城。有人搬出古籍,称其“以山为障,并无实筑”。也有人说,方城只是要塞,不是“长城”。

      为了万里长城奉献一生的古建筑学家、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先生,是最早肯定楚长城存在的学术泰斗。他曾说:“有人否认它的存在……我仍相信楚长城的存在是肯定的,希望能早日定论。”

      但他,没寻到楚长城。

      1983年,就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发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消息的前一年,中国文物学会长城研究委员会会长成大林已跋涉3万多公里、拍摄了2000多张长城照片,是当时“见到长城最多的人”。

      而他,也没见过楚长城。

      争论还在持续。

      这时候,很是需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倔强与执着,平煤集团老职工李典芳便是这样的人。2000年退休后,他多次出入深山,寻找楚长城。他坚信,群山如弓,他便是“箭”,只要穿透大山,定能找到楚长城的“踪迹”。

      2003年盛夏,他再次前往叶县。在和保安镇李吴庄村村民老续攀谈时,老续提起当地有“土龙”。

    WechatIMGbafb8ad6021686ddda3f44325f55e33f.jpeg

        叶县文保部门工作人员清理楚长城遗址上的杂草。

      抬眼望,陡崖山脊上,弯弯曲曲的线条若隐若现,形似龙脊。凑近看,这里虽蔓草丛生、无路可走,但居高临下、守南攻北,且“土龙”确有人工垒筑石块的痕迹。直觉告诉李典芳,这可能就是楚长城。

      2005年,河南省考古专家王龙正在叶县保安镇的闯王寨山发现十几块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片,此前,这里还发现多枚春秋战国时期的箭镞。这些实物依据更加坚定了李典芳寻找楚长城的信心。

      2006年,他带着这些“发现”,自费到北京向罗哲文等专家请教。这份赤诚得到了专家们的鼓励和支持。

      此后4年间,成大林一行多次来到叶县,和当地文保部门工作人员、民间爱好者“会师”,探寻楚长城。

      2011年,在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的研讨会上,专家们达成共识:楚长城确实存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长城之一。

      专业考古,同步推进。2008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楚长城资源考古队,队长是时年29岁的李一丕。科学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的大量文物,不但证明了楚长城真实存在,还勾勒出380多公里的楚长城分布线路图。

      线路图显示,楚人曾依据山势地形,构建了一套由人工建筑、自然山险及河流等多种元素组成的军事攻防体系。

      李一丕还在考古发掘解剖的楚长城人工墙体底部发现有普遍堆积大量木炭的迹象,以及在石块层里掺杂炭化木棍的现象。这种炭化木棍系人工烧制而成,具有防潮和除湿的干燥作用,李一丕说:“这在中国已公布的长城中,是绝无仅有的案例。”

      2012年5月,国家文物局在《关于河南省长城认定的批复》中,对包括楚长城在内的河南省长城调查结果进行认定:河南省战国长城分布于11个县、市、区,其中,战国赵长城分布于卫辉市、辉县市、林州市、鹤壁市淇滨区;战国魏长城分布于新密市;战国楚长城北起鲁山县,经叶县、方城县、舞钢市、泌阳县,南迄桐柏县。

      关于“楚长城是否存在”的争议,至此一锤定音。

      十余年前,罗哲文为楚长城题字“天下第一古长城”,并即兴赋诗:“千年疑案今终断,爱我长城不朽篇。”

    WechatIMG92bc0e3d7fc0bade26934bd231b6ccfe.jpeg

        位于平顶山市叶县境内的楚长城遗址,经过近年来的不断修复,其雄伟壮观风采又再度重现。

      守护千年痕

      距今2600多年的楚长城,因“中国最古老长城”从沉寂的山林回到大众视野。

      据了解,楚长城叶县段是目前河南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楚长城遗址,是楚长城体系中保存最好的山区地面墙体和山险的代表,绵延60余公里,有烽火台1处、兵营遗址1处、墙体遗址19段、关城多座。

      2020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楚长城叶县段名列其中。

      2021年,楚长城叶县段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当地对现存墙体启动保护性修缮,同时规划建设一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保护这一历经千年风霜“土龙”的技术,比想象中的更“质朴”。

      仲夏,叶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挥着镰刀,清理楚长城遗址上的荆棘。“对于长城本体的保护,先要除去灌木丛、老鼠洞等,避免它们影响长城的结构安全。”施工人员说。

      大巧不工。上古先民留下的密致夯土结构,也难扛千年风霜,如今楚长城露出地面的高度大多不到1米,观感和可视度不强。既要保护,又要展示,二者何以得兼?

      还是修旧如旧。完成第一道工序后,施工人员在“土龙”上盖层土工布,并在此基础上覆土、夯实,“让楚长城的形象更突出”。

      这种修缮方式,已在此前的楚长城遗址保安7段本体实验性修缮中得到验证。随后,楚长城辛店段、保安段、常村段本体也将进行保护修缮。

      河南长城,不止这一段。新密市境内,修建于2000多年前的魏长城掩映在大山中,这段长城从今黄河北岸的原阳县经郑州东向西南,顺岭穿行,在新密市跨越香炉山、蜡烛山等5个山头。

    WechatIMG32e71cfee3c9badc27726961c60516c7.jpeg

        魏长城新密段,在长城遗址之上,清代又修建了石头寨门。

      秦统一中国后,楚、魏长城被废弃,许多石料被后人搬动。伏羲山区域的一些寨堡,早至唐宋、晚到明清,都是拆长城所建。位于新密的清代镇远炮台,也是拆长城石块而建的。舞钢市尹集镇南,虎头山几十米高陡崖的长城上,有抗日战争时期建的防御工事。

      这些历史在长城上留下的痕迹,都被纳入保护范围。

      古时,长城上的将士守城有责,他们是为了保护身后千千万万的人;当下,修复保护长城者守城有责,他们是为了守护中华文明古老的根。

      传承未敢停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长城遗址和其承载的故事,与中原大地一起迈入新时代。

      去年11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新密段开工,一条条浆砌石道路在山上铺开,打通了人们拥抱长城的路。“当人们亲手触摸到城墙,更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当地相关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说。按计划,新密将通过长城文化主题展示园和展示点的形式,展示魏长城整体游览线路。一座“长城故事”数字体验馆正在建设,将用VR、AR、全息影像等形式,演绎长城历史。

      山巅,千年之前护卫者守过;山脚,400多年前徐霞客行过。魏长城遗址的重要节点,还包括徐霞客游记文化园、徐霞客游线展示点。明年建成后,游客可以追寻先人足迹,感受中原壮美山河,聆听长城传奇故事。

      再回到叶县段。群山间,一条旅游观光风景道已建成通车,道路沿楚长城遗址走势自东向西延伸,全长近百公里。

      “我们还规划了楚长城数字化展示体验馆,即将开工建设。”叶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娄毅说,叶县将在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同时,以“中国长城·河南开端”为主题,串联长城文物和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开放式旅游景区,展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筑遗产价值及人与自然融合互动的文化景观价值。

      或许明年通过虚拟现实,观众可见亿万年间的山峦重现、湖海再生;可见四方文化、交流汇聚;更可见赤诚之心、护卫山河。长城胜景,从未将息。

      传承在那一刻,有了无限意义。

      记者手记

      成为“长城迷”

      楚长城、魏长城、赵长城……一路采访,千年历史扑面而来。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我们更真切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厚重。

      历史的脉络在脑海中日渐清晰,我们迫不及待想去长城一探究竟。

      那个下午,我们乘坐越野车在土石路上颠簸了半个小时后,一片从未见过的风景出现在眼前:晚霞映红了天际,风力发电机的巨大叶片缓缓转动。俯瞰脚下,一侧是平顶山,另一侧是南阳盆地。

      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楚长城的烽火台,当年是一层层土夯出来的,如今只剩轮廓。如果不是同行的专家仔细讲解,根本看不出来这里曾是要塞。

      同行者中,有人来自政府部门,有人来自民间,他们或娓娓道来,或激情澎湃,风格不一。但点开他们的微信主页,名字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长城。李典芳老先生干脆将微信名设置成“长城迷”。不论年龄,不论专业,他们都在兴致勃勃地述说长城的故事。

      受到他们的感染,我们也很快成为“长城迷”,迫不及待想向更多人讲述楚长城的故事。

    WechatIMG3080.png

      人物

      全国优秀长城保护员董中峰:

      “守护楚长城,花一辈子都值!”

      “董中峰牵出楚长城,楚长城连着董中峰。”叶县文物局负责人的一句评价,道出了董中峰与中国最古老长城的不解之缘。

      董中峰是叶县常村镇刘东华村人。1970年春,刚满15岁的董中峰在村里碰到两个穿“四个兜”服装的干部。上前一问,他们在找楚长城。

      找长城那得上北京啊,难道村口山上也有长城?董中峰望着村南的歪头山,有些困惑。

      初中毕业参军后,董中峰最爱读《中国通史》,才知道自己的家乡古代属于楚国。那楚国有没有建过长城?这个疑问,在他心里扎了根。转业回乡后,上山找长城成了他的日常,可多少年过去,他连一块城砖都没寻摸着。

      1995年,叶县为推进绿化,开始拍卖荒山。这可急坏了董中峰:如果山被别人承包,自己苦寻多年的楚长城可能在被发现前就遭到破坏。

      倔强的董中峰决定——承包荒山。

      承包荒山至少要2万元,可他当时月工资只有100多元。妻子没有稳定工作,两个女儿都在上学,要掏这么大一笔钱,谈何容易?

      东拼西凑,他“举债”1万多元承包了歪头山。

      只为保护,不为开发。这样的义举,在叶县传扬开来。县里请来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他们发现了城墙、烽火台和兵营遗址等,基本确定,歪头山上确实存在楚长城遗址。

      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董中峰又主动当起楚长城的义务保护员。每到周末,他从县城骑车几十公里赶到歪头山,一边巡山一边向老乡宣传保护文物,一个烧饼一瓶水,累了就歪在石头上眯一觉。

      有人说他“发神经”,可董中峰痴心不改。他还写过一首打油诗自勉:不羡高楼大厦,不羡都市繁华,沐浴清风明月,楚长城上安家。

      董中峰先后在县里不同单位和基层乡镇工作,一直利用工作之余研究楚长城的有关历史。2005年,董中峰买相机、电脑,建起宣传保护楚长城的网站。数十万字呼吁保护叶县楚长城的文章和文字资料、2万多张实景照片陆续发布于各门户网站和知名论坛,楚长城逐渐引发更多关注。

      2007年6月,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表彰大会召开,董中峰被授予“全国优秀长城保护员”,是15名受表彰者中唯一的楚长城保护者。

      结缘,热爱。长城已成为董中峰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说:“守护楚长城,花一辈子都值!”

      河南境内的长城遗址

      楚长城

      楚长城是我国修筑最早的长城,距今已有2600多年,总长达383公里,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南阳市、驻马店市,是由人工修筑的绵延较长距离的墙体、关隘、城址、烽火台等多种元素构成的有机统一防御线。楚长城也是目前国家认定的早期长城中位置最靠南的,是唯一位于秦岭—淮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上的早期长城。

      魏长城

      魏长城遗址,从荥阳市崔庙镇王宗店草庙起,沿荥阳、新密交界的山岭上蜿蜒穿行。魏长城在山区修筑,坡度陡峭,依山就势进行施工,显示了高超的智慧和建筑技术。

      赵长城

      赵长城遗址,分布于卫辉市、辉县市、林州市、鹤壁市。作为我国早期长城的代表,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为研究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势力消长以及筑城技术提供了可靠的历史文化信息。2000年,赵长城遗址被公布为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本版文字:北京日报记者 耿诺 孙杰 马婧

      河南日报记者 张海涛 张体义 王冰珂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司马连竹

      本版图片:北京日报记者 和冠欣 摄

     

    文章编辑:刘鸣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