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导读
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平顶山,今天正向新而行、加速转型,大力推动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打造7大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平顶山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原煤仓”向“材料之都”迈进?本期推出河南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万川明领衔的采访组深入平顶山市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万川明 阙爱民 张海涛
盛夏时节,走进平顶山市卫东区上徐村,昔日的煤矿早已不见踪影,新建的电子半导体产业园生机勃勃。
从燃料到新材料,从传统产业到前沿赛道,小村庄折射着城市大变迁。
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平顶山,今天向新而行、加速蝶变,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围绕“两城”建设(推动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推动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赋予“一块煤”全新意义,“中原煤仓”正向着“材料之都”迈进。
创新之城:从采矿区到白龟湖
平顶山东部地下深处,平煤神马最早投产的二矿正在智能化采煤;平顶山西部的白龟湖畔,尧山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忙碌于新材料的研发。
7月初的一天,记者走进平顶山,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
和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多年来平顶山凭借资源优势快速发展。但资源也是把“双刃剑”,“馅饼”往往变“陷阱”。
一“煤”独大,平顶山形成了偏短、偏粗、偏重的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之初,煤炭在平顶山GDP中所占比重高达90%以上,城市的重心也在东部北部等老矿区。
记者从平顶山市相关部门了解到,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平顶山产业结构弊端逐渐凸显,生产总值增速在2009年至2017年的9年间,曾有7年居全省后3位。
“对于平顶山这样的资源型城市而言,破解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难题,必须打破路径依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高水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新涛说。
面对如何转型发展的必答题,平顶山坚定走好创新这个“华山一条路”,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汇聚一流创新要素,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
从东部北部的老矿区,到城市西部的白龟湖科创新城,透过城市地图,看到的是这座城市发展路径的跃迁。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鹰城特色,平顶山按照“一核两区、一环两带”空间格局,规划了59平方公里的白龟湖科创新城,这里将汇集国内外创新型企业、平台、人才、项目等,成为平顶山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区。
尧山实验室是平顶山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关键支撑,也是白龟湖科创新城的核心要素。这座省实验室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正在新材料领域攀登“尧山”。
平顶山学院副院长、尧山实验室副主任米立伟告诉记者,尧山实验室服务河南以及平顶山新材料集群重点产业链等建设,围绕尼龙等特色研究方向攻关,一些科研成果已在平顶山落地。
白龟湖科创新城建设扎实推进,各项科技政策措施亮点频现,出台《平顶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等一系列科技政策和奖励文件,构建完善“引育用留”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成为这座昔日煤城最鲜明的新标志。
一颗可吸收接骨螺钉,植入人体内能被完全吸收,这是尧山实验室众多“黑科技”成果之一;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入列,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龙门实验室平顶山成果转化中心揭牌成立;功能性纤维、特殊性能钢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投放市场。
2023年,平顶山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06%,居全省第5位;获河南省科学技术奖9项,居全省第3位;创新创业活跃度居全省前列。
尼龙之城:从“一块煤”到“万条丝”
连绵山岭中,蕴藏着煤海。广袤平原下,存储着盐矿。
平顶山是国内品种最全的炼焦煤和动力煤生产基地,优质主焦煤品质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叶县岩盐资源丰富,储量约3300亿吨,素有“中国岩盐之都”美誉。
地下的煤、盐等资源,在地上演绎出这样的场景:平煤神马首山碳材料有限公司炼焦过程中产生的氢气,盐化工企业生产的氯碱,作为原料源源不断送往下游尼龙、PC等企业。
产业链条交织,勾连出城市经济的大文章。
如何避免粗放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这是平顶山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不断探索,努力破题,推动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成为平顶山寻找到的关键一招。
“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米立伟表示,很多传统产业可以借助新的科技成果,进行改造、融合、延伸,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平顶山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政企联动,推动全市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三化一体”协同发展,向创新要动力,使一块煤、一粒盐蝶变为多种尼龙化工产品,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聚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尼龙虽有近百年历史,但也是不老的新材料,科技支撑其不断推陈出新。
在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纤维全流程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研发超高强丝。超高强丝可用于生产大型飞机轮胎骨架材料,保障我国航空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实验室承担的7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课题,有3项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来到平顶山神马帘子布发展有限公司,单根可承重12公斤的尼龙丝让记者称奇。公司代理总经理苏通介绍,最快3天能研发出1个高端差异化产品,目前正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纤维生物基尼龙56纤维。
目前,平顶山已经形成从上游的煤炭开采,到煤焦化工、尼龙原料,再到下游的尼龙聚合、改性、纺丝、织布、印染,以及聚氨酯、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品等全产业链条,打通了世界最完整的碳基尼龙化工产业链。
中国尼龙城共入驻相关企业和项目200余个,尼龙城制造业税收占全市制造业税收的比重达30%。2023年平顶山各类尼龙新材料产品产能达300万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按照中国尼龙城的发展规划,到2035年产值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最强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
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特高压生产车间内景。杨红亚 摄
材料之城:从链式发展到集群效应
正在改变平顶山市产业结构的,不仅仅是尼龙产业。
目前,平顶山聚焦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储能等7大产业集群,以及12条重点产业链,全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中新材料产业集群,除了尼龙,关键金属、高纯石墨、新型化工、生物环保、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也在大力推进,煤城大步迈向“材料之都”。
平煤神马集团中宜创芯碳化硅粉体项目。平煤神马集团供图
位于卫东区的河南电子半导体产业园内,平煤神马集团中宜创芯公司车间碳化硅粉体项目生产线马力全开。从生产燃料、原材料到生产新材料,平煤神马集团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速。
去年以来,平煤神马集团立足自身高端硅、碳等基础材料优势,规划建设了中宜创芯年产2000吨碳化硅半导体粉体项目,填补了我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空白。
“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公司董事长孙毅告诉记者,目前产品很受市场欢迎。
正在改变世界的芯片,离不开超纯金属制成的导线。超纯金属的纯度到底能达到多少?位于宝丰县的河南国玺超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新答案是99.999999%,一连串的“9”标注着一种极致追求。
立足石墨资源优势,平顶山石墨产业不断提档升级,全国细结构人造特种石墨约七成产自平顶山。特种石墨新材料企业东方碳素公司去年成功登陆北交所,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长年保持在20%以上,在韩国、土耳其等国际市场上其产品也是香饽饽。
新材料产业集群之外,更多产业在强链壮群,培育新质生产力。
平高电气全面攻克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开关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工艺和工程实施等一整套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多个创造“世界首个”和“世界之最”的高压开关产品;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研发出无人矿山调度系统,实现国内首例矿区全程无人作业;60GWh储能及动力电池超级工厂项目,有望打造我省本地动力电池龙头企业。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从一块煤到12条重点产业链、再到7大产业集群,平顶山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步伐铿锵,正迈向更广阔的产业新天地。
魅力鹰城。吕贵峰 摄
主政者说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勇开新局
□平顶山市委书记 陈向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平顶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主动破除路径依赖,找准主攻方向,大胆探索实践,善作善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开辟转型跃升新境界。
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创新引领。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突出政策集成,强化科技、教育、财政、土地、金融等政策协同,出台“1+N”政策体系,激发各行各业创新发展活力。突出平台谋划,建成各类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36家,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吸聚人才的主平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突出主体培育,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9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90家,实现量质齐升。突出人才引育,实施平顶山英才计划、十万大学生集聚工程,实行“全职+柔性”“编制在高校、事业单位,工作在企业”引才机制,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突出成果转化,建立“名企+名校”“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等协同机制,推进技术攻关、“五链”耦合和产学研用融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33.6%,成为全省首批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根基在产业支撑。着眼做强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链补全、重大项目攻坚、创新提升和融资畅通“四大行动”,推进“三大改造”和“一转带三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聚力构建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7群12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通世界最完整碳基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尼龙新材料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4.6%,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载体孵化。围绕高质量发展中国尼龙城,构建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三化一体”大尼龙格局,建成全球最大尼龙66原液着色纤维生产基地,被认定为国家尼龙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围绕高水平建设白龟湖科创新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元素和关键内容,规划59平方公里众创空间布局,制定31项支持政策,突出“5+4+X”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大大提升了科教资源和现代产业的集聚能力。围绕高效能打造开发区主阵地,整合建成10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和3个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推动产业发展向高效集群全面提升,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
下一步,平顶山市将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进一步坚定方向、尊重规律,产业为基、政企联动,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勇开新局,以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走好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尼龙城远眺。平顶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手记
“平”面几何?
说起平顶山,很多人印象中它是一座煤城。就连郭德纲说相声,也把在平顶山和大同之间倒腾煤炭的段子,用来打趣不会做生意。
先有煤矿,后有城市,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煤炭是平顶山绕不开的元素和话题。
先入为主的固有印象,只有深入了解才会改变。记者走进平顶山的工厂车间探寻发展活力,沉浸于平凡角落里感受烟火气息,发现这座昔日的煤城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主动摆脱恋煤情结,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从生产车间到研发机构,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可知可感,老工业基地呈现着既鲜明又多元的崭新面貌。
它在变新。跃迁之道,要在创新。平顶山正在打造一个创新之城,过去煤炭里蕴含着城市的发展动能,现在新动能在实验室里喷涌、在新生产线上激荡,己二腈、对位芳纶等一批关键生产技术获得突破,高压输变电、8N超高纯铜提纯等技术世界领先。
它在变轻。长期倚重煤炭产业,导致平顶山经济结构偏粗、偏重。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平顶山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等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平煤神马集团踏入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新领域,充分折射出平顶山经济结构变轻的新趋势。
它在变美。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方式转变让平顶山生态环境大幅改善,“一城煤灰半城土”成为历史,穿城而过的湛河俨然一幅生态画卷,白龟湖与城市相依相融,一碧万顷、风光旖旎,红嘴鸥年年来此栖息越冬。
回溯平顶山的历史,原平煤集团和原神马集团职工一度超过20万人,真可谓一个产业托起一座城。今天,昔日“中原煤仓”的产品目录已不再是只有一块煤,而是一根丝、一粒药、一块硅,还有高纯石墨、超纯铜、新能源电池等,让人眼花缭乱。
煤的故事还在延续,但却不断生发新意。
从平煤一矿诞生的牛皮火烧,如今已是市级非遗项目,成了当地美食的一张新名片。
源于煤,却又超越煤,小小火烧如此,一座城市更是如此。
平顶山神马帘子布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平煤神马集团供图
平顶山●新质生产力先锋谱图
创新天团
2023年,平顶山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06%,居全省第5位;获河南省科学技术奖9项,居全省第3位;创新创业活跃度居全省前列
产业家底
平顶山建成全球最大尼龙66原液着色纤维生产基地,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生产规模世界第一,尼龙66盐生产规模亚洲第一。2023年平顶山各类尼龙新材料产品产能达300万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中国尼龙城2035年产值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最强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导读
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平顶山,今天正向新而行、加速转型,大力推动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打造7大产业集群、12条重点产业链,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平顶山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原煤仓”向“材料之都”迈进?本期推出河南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万川明领衔的采访组深入平顶山市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万川明 阙爱民 张海涛
盛夏时节,走进平顶山市卫东区上徐村,昔日的煤矿早已不见踪影,新建的电子半导体产业园生机勃勃。
从燃料到新材料,从传统产业到前沿赛道,小村庄折射着城市大变迁。
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平顶山,今天向新而行、加速蝶变,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围绕“两城”建设(推动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推动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赋予“一块煤”全新意义,“中原煤仓”正向着“材料之都”迈进。
创新之城:从采矿区到白龟湖
平顶山东部地下深处,平煤神马最早投产的二矿正在智能化采煤;平顶山西部的白龟湖畔,尧山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忙碌于新材料的研发。
7月初的一天,记者走进平顶山,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
和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多年来平顶山凭借资源优势快速发展。但资源也是把“双刃剑”,“馅饼”往往变“陷阱”。
一“煤”独大,平顶山形成了偏短、偏粗、偏重的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之初,煤炭在平顶山GDP中所占比重高达90%以上,城市的重心也在东部北部等老矿区。
记者从平顶山市相关部门了解到,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平顶山产业结构弊端逐渐凸显,生产总值增速在2009年至2017年的9年间,曾有7年居全省后3位。
“对于平顶山这样的资源型城市而言,破解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难题,必须打破路径依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高水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新涛说。
面对如何转型发展的必答题,平顶山坚定走好创新这个“华山一条路”,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汇聚一流创新要素,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
从东部北部的老矿区,到城市西部的白龟湖科创新城,透过城市地图,看到的是这座城市发展路径的跃迁。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鹰城特色,平顶山按照“一核两区、一环两带”空间格局,规划了59平方公里的白龟湖科创新城,这里将汇集国内外创新型企业、平台、人才、项目等,成为平顶山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区。
尧山实验室是平顶山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关键支撑,也是白龟湖科创新城的核心要素。这座省实验室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正在新材料领域攀登“尧山”。
平顶山学院副院长、尧山实验室副主任米立伟告诉记者,尧山实验室服务河南以及平顶山新材料集群重点产业链等建设,围绕尼龙等特色研究方向攻关,一些科研成果已在平顶山落地。
白龟湖科创新城建设扎实推进,各项科技政策措施亮点频现,出台《平顶山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等一系列科技政策和奖励文件,构建完善“引育用留”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成为这座昔日煤城最鲜明的新标志。
一颗可吸收接骨螺钉,植入人体内能被完全吸收,这是尧山实验室众多“黑科技”成果之一;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入列,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龙门实验室平顶山成果转化中心揭牌成立;功能性纤维、特殊性能钢等一批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投放市场。
2023年,平顶山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06%,居全省第5位;获河南省科学技术奖9项,居全省第3位;创新创业活跃度居全省前列。
尼龙之城:从“一块煤”到“万条丝”
连绵山岭中,蕴藏着煤海。广袤平原下,存储着盐矿。
平顶山是国内品种最全的炼焦煤和动力煤生产基地,优质主焦煤品质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叶县岩盐资源丰富,储量约3300亿吨,素有“中国岩盐之都”美誉。
地下的煤、盐等资源,在地上演绎出这样的场景:平煤神马首山碳材料有限公司炼焦过程中产生的氢气,盐化工企业生产的氯碱,作为原料源源不断送往下游尼龙、PC等企业。
产业链条交织,勾连出城市经济的大文章。
如何避免粗放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这是平顶山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不断探索,努力破题,推动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成为平顶山寻找到的关键一招。
“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米立伟表示,很多传统产业可以借助新的科技成果,进行改造、融合、延伸,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平顶山和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政企联动,推动全市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三化一体”协同发展,向创新要动力,使一块煤、一粒盐蝶变为多种尼龙化工产品,让老产业焕发新活力,聚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尼龙虽有近百年历史,但也是不老的新材料,科技支撑其不断推陈出新。
在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纤维全流程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研发超高强丝。超高强丝可用于生产大型飞机轮胎骨架材料,保障我国航空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实验室承担的7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课题,有3项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来到平顶山神马帘子布发展有限公司,单根可承重12公斤的尼龙丝让记者称奇。公司代理总经理苏通介绍,最快3天能研发出1个高端差异化产品,目前正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纤维生物基尼龙56纤维。
目前,平顶山已经形成从上游的煤炭开采,到煤焦化工、尼龙原料,再到下游的尼龙聚合、改性、纺丝、织布、印染,以及聚氨酯、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制品等全产业链条,打通了世界最完整的碳基尼龙化工产业链。
中国尼龙城共入驻相关企业和项目200余个,尼龙城制造业税收占全市制造业税收的比重达30%。2023年平顶山各类尼龙新材料产品产能达300万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按照中国尼龙城的发展规划,到2035年产值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最强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
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特高压生产车间内景。杨红亚 摄
材料之城:从链式发展到集群效应
正在改变平顶山市产业结构的,不仅仅是尼龙产业。
目前,平顶山聚焦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储能等7大产业集群,以及12条重点产业链,全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其中新材料产业集群,除了尼龙,关键金属、高纯石墨、新型化工、生物环保、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也在大力推进,煤城大步迈向“材料之都”。
平煤神马集团中宜创芯碳化硅粉体项目。平煤神马集团供图
位于卫东区的河南电子半导体产业园内,平煤神马集团中宜创芯公司车间碳化硅粉体项目生产线马力全开。从生产燃料、原材料到生产新材料,平煤神马集团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速。
去年以来,平煤神马集团立足自身高端硅、碳等基础材料优势,规划建设了中宜创芯年产2000吨碳化硅半导体粉体项目,填补了我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空白。
“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将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公司董事长孙毅告诉记者,目前产品很受市场欢迎。
正在改变世界的芯片,离不开超纯金属制成的导线。超纯金属的纯度到底能达到多少?位于宝丰县的河南国玺超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新答案是99.999999%,一连串的“9”标注着一种极致追求。
立足石墨资源优势,平顶山石墨产业不断提档升级,全国细结构人造特种石墨约七成产自平顶山。特种石墨新材料企业东方碳素公司去年成功登陆北交所,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长年保持在20%以上,在韩国、土耳其等国际市场上其产品也是香饽饽。
新材料产业集群之外,更多产业在强链壮群,培育新质生产力。
平高电气全面攻克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开关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工艺和工程实施等一整套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多个创造“世界首个”和“世界之最”的高压开关产品;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研发出无人矿山调度系统,实现国内首例矿区全程无人作业;60GWh储能及动力电池超级工厂项目,有望打造我省本地动力电池龙头企业。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从一块煤到12条重点产业链、再到7大产业集群,平顶山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步伐铿锵,正迈向更广阔的产业新天地。
魅力鹰城。吕贵峰 摄
主政者说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勇开新局
□平顶山市委书记 陈向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平顶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主动破除路径依赖,找准主攻方向,大胆探索实践,善作善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开辟转型跃升新境界。
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创新引领。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突出政策集成,强化科技、教育、财政、土地、金融等政策协同,出台“1+N”政策体系,激发各行各业创新发展活力。突出平台谋划,建成各类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36家,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吸聚人才的主平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突出主体培育,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9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90家,实现量质齐升。突出人才引育,实施平顶山英才计划、十万大学生集聚工程,实行“全职+柔性”“编制在高校、事业单位,工作在企业”引才机制,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突出成果转化,建立“名企+名校”“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等协同机制,推进技术攻关、“五链”耦合和产学研用融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33.6%,成为全省首批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根基在产业支撑。着眼做强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链补全、重大项目攻坚、创新提升和融资畅通“四大行动”,推进“三大改造”和“一转带三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聚力构建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7群12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通世界最完整碳基尼龙新材料产业链,尼龙新材料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4.6%,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载体孵化。围绕高质量发展中国尼龙城,构建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三化一体”大尼龙格局,建成全球最大尼龙66原液着色纤维生产基地,被认定为国家尼龙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围绕高水平建设白龟湖科创新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元素和关键内容,规划59平方公里众创空间布局,制定31项支持政策,突出“5+4+X”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大大提升了科教资源和现代产业的集聚能力。围绕高效能打造开发区主阵地,整合建成10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和3个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推动产业发展向高效集群全面提升,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
下一步,平顶山市将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进一步坚定方向、尊重规律,产业为基、政企联动,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勇开新局,以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走好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尼龙城远眺。平顶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手记
“平”面几何?
说起平顶山,很多人印象中它是一座煤城。就连郭德纲说相声,也把在平顶山和大同之间倒腾煤炭的段子,用来打趣不会做生意。
先有煤矿,后有城市,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煤炭是平顶山绕不开的元素和话题。
先入为主的固有印象,只有深入了解才会改变。记者走进平顶山的工厂车间探寻发展活力,沉浸于平凡角落里感受烟火气息,发现这座昔日的煤城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主动摆脱恋煤情结,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从生产车间到研发机构,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可知可感,老工业基地呈现着既鲜明又多元的崭新面貌。
它在变新。跃迁之道,要在创新。平顶山正在打造一个创新之城,过去煤炭里蕴含着城市的发展动能,现在新动能在实验室里喷涌、在新生产线上激荡,己二腈、对位芳纶等一批关键生产技术获得突破,高压输变电、8N超高纯铜提纯等技术世界领先。
它在变轻。长期倚重煤炭产业,导致平顶山经济结构偏粗、偏重。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平顶山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等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平煤神马集团踏入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新领域,充分折射出平顶山经济结构变轻的新趋势。
它在变美。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方式转变让平顶山生态环境大幅改善,“一城煤灰半城土”成为历史,穿城而过的湛河俨然一幅生态画卷,白龟湖与城市相依相融,一碧万顷、风光旖旎,红嘴鸥年年来此栖息越冬。
回溯平顶山的历史,原平煤集团和原神马集团职工一度超过20万人,真可谓一个产业托起一座城。今天,昔日“中原煤仓”的产品目录已不再是只有一块煤,而是一根丝、一粒药、一块硅,还有高纯石墨、超纯铜、新能源电池等,让人眼花缭乱。
煤的故事还在延续,但却不断生发新意。
从平煤一矿诞生的牛皮火烧,如今已是市级非遗项目,成了当地美食的一张新名片。
源于煤,却又超越煤,小小火烧如此,一座城市更是如此。
平顶山神马帘子布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平煤神马集团供图
平顶山●新质生产力先锋谱图
创新天团
2023年,平顶山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06%,居全省第5位;获河南省科学技术奖9项,居全省第3位;创新创业活跃度居全省前列
产业家底
平顶山建成全球最大尼龙66原液着色纤维生产基地,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生产规模世界第一,尼龙66盐生产规模亚洲第一。2023年平顶山各类尼龙新材料产品产能达300万吨,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中国尼龙城2035年产值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最强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