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到底多“关键”?丨玥读·实验室
更新时间:2024/7/18 23:38:34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1年7月17日,河南省第一家省实验室——嵩山实验室正式揭牌运行。三年时间,从0到20,河南建成全国最多的省实验室。《河南新闻联播》推出《玥读·实验室》系列报道,今天走进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两年来,这里取得了哪些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如何补齐有色金属钼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一起看看这个实验室到底多“关键”?

神奇的分子、原子构成了我们神秘的世界,钼是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元素。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李玥:这里就是拥有亚洲第一钼矿储量的洛阳栾川。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李玥:像我们手机屏幕里的第一层膜就是金属钼,它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像钢铁、石化、电子、医药、农业等很多领域都离不开它。

传统的工艺是把原材料钼矿加工成高纯三氧化钼,然后还原为钼粉,再加工成钼制品。就是因为缺少中间的加工技术这个环节,洛阳市上百家生产钼制品的相关企业,每年都要从省外购买大量的高纯三氧化钼和钼粉。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绿色冶金所副所长 李永立:河南有着全国最丰富的钼矿资源,有着全国最大的钼深加工基地,然后钼粉的用量全国第一的。但是生产钼粉所必需的高纯三氧化钼,只占了全国的2%。因此我们河南省的钼产业链,实际上面临一个断层的问题。

字幕:2022年3月22日,揭牌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李玥:2022年,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揭牌。关键金属,这个名字不禁让人好奇。两年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之一,钼的冶炼工艺,这项技术突破了吗?

我追上高铁站,见到了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中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赵中伟:所谓关键金属就是对国民经济,国防军工,能源电子方面,要用到的这些小金属,起到一种特殊的不可或缺的功能。通讯,电脑,新能源汽车等各个方面,比方说手机,这个手机里面各种各样的关键金属,天线,显示等等,包括声光电,就是靠关键金属起到作用。

这次去北京,赵中伟团队要干一件大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赵中伟:这个无氨氮冶金新技术,就是不再用氨了,把氨丢开了,所以对环境污染问题就解决了,做出的钼的产品纯度非常高,还原成钼粉粒度非常细。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邀请院士和国内有色金属领域顶尖专家,正在对赵中伟团队研发的冶炼新工艺,进行成果评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小卫:属于国内外首创,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李玥:国内外首创、国际领先!我刚刚拿到了这份科学技术成果的评价报告,这个钼冶炼的新技术,颠覆了(近)百年来传统的钼冶炼的工艺。不过,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变革,更代表着河南补齐了有色金属钼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中原关键金属实室副主任 赵红亮:我们这种方式生产的产品的纯度能达到4个9,就是99.995%,这意味着我们的产品,杂质所有的含量低于0.005%,产品的生产成本能够降低30%以上。

关键技术的突破,关键成果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先后聘请有色金属领域内10多位院士专家为首席科学家和方向带头人,形成了关键金属领域130多人的高素质科技力量。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李玥:从实验室走出来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还是要将它产业化发展,在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的中试基地,高纯钼示范线,已经开始调试生产了。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绿色冶金所副所长 李永立:设计年能300吨一年,现在已经是投产运行。下一步,我们计划在三门峡建设一个万吨级的钼冶炼厂。

两年时间,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立足我省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研发应用,为产业带来了全面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一流的关键金属科研创新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主任 何季麟:如何保障我们国家自己的需求、保障国家发展的安全,关键金属的关键品种上,我们要趟出一条路,能够形成一支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进入到这个国家材料实验室体系里边去。这就是我们的所追求的。

文章编辑:赵银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到底多“关键”?丨玥读·实验室
2024/7/18 23:38:34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1年7月17日,河南省第一家省实验室——嵩山实验室正式揭牌运行。三年时间,从0到20,河南建成全国最多的省实验室。《河南新闻联播》推出《玥读·实验室》系列报道,今天走进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两年来,这里取得了哪些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如何补齐有色金属钼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一起看看这个实验室到底多“关键”?

神奇的分子、原子构成了我们神秘的世界,钼是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元素。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李玥:这里就是拥有亚洲第一钼矿储量的洛阳栾川。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李玥:像我们手机屏幕里的第一层膜就是金属钼,它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像钢铁、石化、电子、医药、农业等很多领域都离不开它。

传统的工艺是把原材料钼矿加工成高纯三氧化钼,然后还原为钼粉,再加工成钼制品。就是因为缺少中间的加工技术这个环节,洛阳市上百家生产钼制品的相关企业,每年都要从省外购买大量的高纯三氧化钼和钼粉。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绿色冶金所副所长 李永立:河南有着全国最丰富的钼矿资源,有着全国最大的钼深加工基地,然后钼粉的用量全国第一的。但是生产钼粉所必需的高纯三氧化钼,只占了全国的2%。因此我们河南省的钼产业链,实际上面临一个断层的问题。

字幕:2022年3月22日,揭牌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李玥:2022年,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揭牌。关键金属,这个名字不禁让人好奇。两年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之一,钼的冶炼工艺,这项技术突破了吗?

我追上高铁站,见到了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中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赵中伟:所谓关键金属就是对国民经济,国防军工,能源电子方面,要用到的这些小金属,起到一种特殊的不可或缺的功能。通讯,电脑,新能源汽车等各个方面,比方说手机,这个手机里面各种各样的关键金属,天线,显示等等,包括声光电,就是靠关键金属起到作用。

这次去北京,赵中伟团队要干一件大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赵中伟:这个无氨氮冶金新技术,就是不再用氨了,把氨丢开了,所以对环境污染问题就解决了,做出的钼的产品纯度非常高,还原成钼粉粒度非常细。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邀请院士和国内有色金属领域顶尖专家,正在对赵中伟团队研发的冶炼新工艺,进行成果评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小卫:属于国内外首创,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李玥:国内外首创、国际领先!我刚刚拿到了这份科学技术成果的评价报告,这个钼冶炼的新技术,颠覆了(近)百年来传统的钼冶炼的工艺。不过,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变革,更代表着河南补齐了有色金属钼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中原关键金属实室副主任 赵红亮:我们这种方式生产的产品的纯度能达到4个9,就是99.995%,这意味着我们的产品,杂质所有的含量低于0.005%,产品的生产成本能够降低30%以上。

关键技术的突破,关键成果的实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先后聘请有色金属领域内10多位院士专家为首席科学家和方向带头人,形成了关键金属领域130多人的高素质科技力量。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李玥:从实验室走出来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还是要将它产业化发展,在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的中试基地,高纯钼示范线,已经开始调试生产了。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绿色冶金所副所长 李永立:设计年能300吨一年,现在已经是投产运行。下一步,我们计划在三门峡建设一个万吨级的钼冶炼厂。

两年时间,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立足我省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研发应用,为产业带来了全面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一流的关键金属科研创新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主任 何季麟:如何保障我们国家自己的需求、保障国家发展的安全,关键金属的关键品种上,我们要趟出一条路,能够形成一支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进入到这个国家材料实验室体系里边去。这就是我们的所追求的。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