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触摸最早的中国丨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
    更新时间:2024/8/15 19:04:29    来源:大河网

    顶端新闻记者 张弋 实习生 丁博洋

    2024年8月15日,“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线下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将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举行,由中央媒体、河南媒体、正能量中外网红代表组成的采访团即将从这里出发,行走河南,探寻“何以中国”。

    60年前,“考古寻夏第一人”徐旭生先生在洛河畔苦苦寻找。当地老农带他找到了一堆古陶片——这是故事的开始。此后,夏鼐、赵芝荃……更多的考古人扔下文献,拿起手铲,来到二里头遗址,寻找历史遗存,开启了尘封数千年的回忆。

    2000年,《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我国的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使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学标尺。

    2019年10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建成。从此,“最早的中国”——夏王朝走进了世人的视野。

    从传说中走来的“夏”逐渐清晰可触

    二里头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夏朝的都城,自1959年被发现以来,震惊中外。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等。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翟镇镇,二里头遗址区南侧,是集中展示夏代文化、早期中国文明、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专题类博物馆。

    据史书记载,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距今四千年左右,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夏朝只存在于古文献中。1959年,考古学家徐旭生在偃师发现了二里头遗址。此后,几代考古人在此地进行了长达60年的探索,发现了大量珍贵的夏代文物,提出“二里头遗址乃夏都斟鄩所在地”这一重大考古论断,并基本厘清了都城的范围及祭祀区、宫殿区、作坊区等遗迹分布。这些实证,标志着夏朝正从传说具化为真实的、可触碰的历史。

    深长的总序厅顶空的意象为大禹治水的工具耒耜,这种最早的农具也寓意夏代进入农业社会。两侧长浮雕设计以“光辉肇始、王朝开端、拨云见日、宏基华夏”为主题,以二里头文化珍贵文物、重大遗址发现、主要遗址为载体,构建礼仪轩昂的王朝气象。

    博物馆外观采用旧紫铜和夯土墙为主要材料,夯土墙采用现代夯土工艺,结合紫铜、清水混凝土等元素,设计规划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夯土单体建筑。夯土是早期遗址文化的象征。

    把保护建设水平推向新高度

    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既要“守得住”,也要“活起来”。在被村庄环抱的二里头遗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开放以来,接待量超过400万人次。

    博物馆自开放以来,长期致力于宣传、普及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在陈列展览、数字展示、学术科研、研学教育、文创研发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目前,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已成为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示范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与展示基地。

    出博物馆,沿着沥青道路来到位于二里头遗址核心区域的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这里,游客可以在文物出土原点继续探寻“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采用原址覆土、地面模拟展示、古地理复原等科学性、可逆性和全面性的展示形式,建成开放了伊洛河故道复原、一二号宫殿、手工业作坊、贵族墓葬区、祭祀区和井字形大道等展示点。未来,在现有基础上,遗址公园还将对园区内基础设施、周边环境、综合景观进行持续提升,增强遗址公园的协调性和观赏性。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触摸最早的中国丨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
    2024/8/15 19:04:29    来源:大河网

    顶端新闻记者 张弋 实习生 丁博洋

    2024年8月15日,“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线下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将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举行,由中央媒体、河南媒体、正能量中外网红代表组成的采访团即将从这里出发,行走河南,探寻“何以中国”。

    60年前,“考古寻夏第一人”徐旭生先生在洛河畔苦苦寻找。当地老农带他找到了一堆古陶片——这是故事的开始。此后,夏鼐、赵芝荃……更多的考古人扔下文献,拿起手铲,来到二里头遗址,寻找历史遗存,开启了尘封数千年的回忆。

    2000年,《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我国的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使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学标尺。

    2019年10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建成。从此,“最早的中国”——夏王朝走进了世人的视野。

    从传说中走来的“夏”逐渐清晰可触

    二里头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夏朝的都城,自1959年被发现以来,震惊中外。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等。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翟镇镇,二里头遗址区南侧,是集中展示夏代文化、早期中国文明、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专题类博物馆。

    据史书记载,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距今四千年左右,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夏朝只存在于古文献中。1959年,考古学家徐旭生在偃师发现了二里头遗址。此后,几代考古人在此地进行了长达60年的探索,发现了大量珍贵的夏代文物,提出“二里头遗址乃夏都斟鄩所在地”这一重大考古论断,并基本厘清了都城的范围及祭祀区、宫殿区、作坊区等遗迹分布。这些实证,标志着夏朝正从传说具化为真实的、可触碰的历史。

    深长的总序厅顶空的意象为大禹治水的工具耒耜,这种最早的农具也寓意夏代进入农业社会。两侧长浮雕设计以“光辉肇始、王朝开端、拨云见日、宏基华夏”为主题,以二里头文化珍贵文物、重大遗址发现、主要遗址为载体,构建礼仪轩昂的王朝气象。

    博物馆外观采用旧紫铜和夯土墙为主要材料,夯土墙采用现代夯土工艺,结合紫铜、清水混凝土等元素,设计规划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夯土单体建筑。夯土是早期遗址文化的象征。

    把保护建设水平推向新高度

    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既要“守得住”,也要“活起来”。在被村庄环抱的二里头遗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开放以来,接待量超过400万人次。

    博物馆自开放以来,长期致力于宣传、普及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在陈列展览、数字展示、学术科研、研学教育、文创研发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目前,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已成为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示范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与展示基地。

    出博物馆,沿着沥青道路来到位于二里头遗址核心区域的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这里,游客可以在文物出土原点继续探寻“最早的中国。”

    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采用原址覆土、地面模拟展示、古地理复原等科学性、可逆性和全面性的展示形式,建成开放了伊洛河故道复原、一二号宫殿、手工业作坊、贵族墓葬区、祭祀区和井字形大道等展示点。未来,在现有基础上,遗址公园还将对园区内基础设施、周边环境、综合景观进行持续提升,增强遗址公园的协调性和观赏性。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