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河南济源:用愚公移山精神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更新时间:2025/3/10 11:43:03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科技日报记者 孙越

      7月2日,位于河南济源的济源钢铁集团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忙着搬运用于出口的钢制品。暑期来临,济源多家外向型民营企业都迎来了生产高峰。

      地处河南西北部的济源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源地,这里面积虽小,但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原经济区的工业名城之一。近年来,济源政府部门支持当地民营企业以创新为引领,推动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多家民企的新产品摆上了“世界货架”。

      科技为先 挺起钢铁行业的“中国脊梁”

      河南中原重型锻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重锻)于2004年建厂,仅用十年时间,就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企业。

      “我们始终深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原重锻总经理王济生告诉记者,“公司起步阶段就开始注重研发投入,争取装备制造产品科技含量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2011年,我们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年全国首家‘河南省石油钻井稳定器工程研究中心’落户我公司。”

      2012年5月,全球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展会在美国休斯敦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当中原重锻的业务员把宣传画册递给全球五百强的德国某知名企业高管时,这位高管很有礼貌地说:“我们不用中国产品。”

      “这席话给了我们压力,也给了我们动力。在与对方连续面谈两次后,这家企业给我们下了一个试订单,并答应半个月以后来实地考察。”回忆起当时的情况,王济生深有感触,从那时起,中原重锻开启了向德国直销石油钻井稳定器的长期合同,并吸引了欧美其他公司采购企业机械产品。

      截至目前,中原重锻60%以上的产品销往国外,客户分布美国、加拿大、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绿色发展 推动金属冶炼振翅高飞

      1995年,济源市思礼村党支部书记卢一明带领9名村民筹资27.5万元,建立了济源市万洋有色金属冶炼厂。

      29年来,这座小小的冶炼厂专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逐步走上了从粗铅冶炼到电解铅生产,回收硫酸、氧化锌、白银、黄金的循环经济之路。如今,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洋集团)已成为年产值超300亿元的企业。

      有色金属冶炼通常属于高污染行业。粗铅、电解铅、粗铜等工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以及尾排烟气、废水等,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我们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持续不断的科技攻关,实现了企业发展的绿色转型。”万洋集团副总经理齐小中告诉记者,截至2023年底,万洋集团立项并开展科创项目21项,研发项目19项,大小技改40余项,依托3个省市级研究创新平台,对厂内各工段工艺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优化提升,实现了产业的提质增效。

      “未来,万洋集团将重点实施‘年产15万吨锌基材料及绿色智造项目’‘铅电解系统大型化、智能化改造项目’和‘年产60万吨复合肥设备节能更新综合改造工程’,将绿色发展推向更深更远。”齐小中说。

      近年来,济源作为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试点城市之一,不断加大政策、要素、资源等支持力度,助力民企制造业升级腾飞。“因工业而兴、因工业而强,济源民企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日益成为济源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济源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庄建球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济源市正谋划推进新质生产力先行区建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打造济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品牌。”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河南济源:用愚公移山精神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2025/3/10 11:43:03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科技日报记者 孙越

      7月2日,位于河南济源的济源钢铁集团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忙着搬运用于出口的钢制品。暑期来临,济源多家外向型民营企业都迎来了生产高峰。

      地处河南西北部的济源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源地,这里面积虽小,但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原经济区的工业名城之一。近年来,济源政府部门支持当地民营企业以创新为引领,推动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多家民企的新产品摆上了“世界货架”。

      科技为先 挺起钢铁行业的“中国脊梁”

      河南中原重型锻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重锻)于2004年建厂,仅用十年时间,就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企业。

      “我们始终深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原重锻总经理王济生告诉记者,“公司起步阶段就开始注重研发投入,争取装备制造产品科技含量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2011年,我们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年全国首家‘河南省石油钻井稳定器工程研究中心’落户我公司。”

      2012年5月,全球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展会在美国休斯敦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当中原重锻的业务员把宣传画册递给全球五百强的德国某知名企业高管时,这位高管很有礼貌地说:“我们不用中国产品。”

      “这席话给了我们压力,也给了我们动力。在与对方连续面谈两次后,这家企业给我们下了一个试订单,并答应半个月以后来实地考察。”回忆起当时的情况,王济生深有感触,从那时起,中原重锻开启了向德国直销石油钻井稳定器的长期合同,并吸引了欧美其他公司采购企业机械产品。

      截至目前,中原重锻60%以上的产品销往国外,客户分布美国、加拿大、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绿色发展 推动金属冶炼振翅高飞

      1995年,济源市思礼村党支部书记卢一明带领9名村民筹资27.5万元,建立了济源市万洋有色金属冶炼厂。

      29年来,这座小小的冶炼厂专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逐步走上了从粗铅冶炼到电解铅生产,回收硫酸、氧化锌、白银、黄金的循环经济之路。如今,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洋集团)已成为年产值超300亿元的企业。

      有色金属冶炼通常属于高污染行业。粗铅、电解铅、粗铜等工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以及尾排烟气、废水等,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我们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持续不断的科技攻关,实现了企业发展的绿色转型。”万洋集团副总经理齐小中告诉记者,截至2023年底,万洋集团立项并开展科创项目21项,研发项目19项,大小技改40余项,依托3个省市级研究创新平台,对厂内各工段工艺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优化提升,实现了产业的提质增效。

      “未来,万洋集团将重点实施‘年产15万吨锌基材料及绿色智造项目’‘铅电解系统大型化、智能化改造项目’和‘年产60万吨复合肥设备节能更新综合改造工程’,将绿色发展推向更深更远。”齐小中说。

      近年来,济源作为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试点城市之一,不断加大政策、要素、资源等支持力度,助力民企制造业升级腾飞。“因工业而兴、因工业而强,济源民企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日益成为济源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济源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庄建球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济源市正谋划推进新质生产力先行区建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打造济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品牌。”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