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央媒观豫 | 河南省多措并举加强小麦生产管理
    更新时间:2025/3/17 21:26:16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省多措并举加强小麦生产管理——

      科技“加码”赋能 “金扁担”越挑越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范亚旭 王帅杰

      人勤春早,中原沃野生机盎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时下,河南省8500多万亩小麦从南到北将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期,各地农技人员及时深入田间“把脉问诊”,种植农户按照专家的指导分类施策精准管理,全省上下抢抓农时以“绣花功夫”织密春管网络,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科技赋能精准施策,专家田间“把脉开方”

      春回大地,在周口市沈丘县周营镇谢营村一处千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大型施肥机械轰鸣作业,沈丘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赵彬蹲身查看苗情,针对旺苗、弱苗开出差异化“药方”:“弱苗早施促壮,旺苗晚施控旺,病害需提前预防。”种粮大户赵鹏飞按方操作,去年亩产突破1300斤的他信心倍增:“专家指导到田头,增产增收有底气!”

      在商丘市睢县涧岗乡张小集村西的麦地里,年过七旬的殷振铃看着自家5亩地的麦苗发黄枯死时心急如焚。商丘市科技特派员、睢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王中玉带领着小麦春管服务队现场会诊,揪出“元凶”——除草剂药害叠加金针虫啃噬。服务队迅速开出“解药”:喷施芸苔素内酯、追施速效氮肥、松土治虫。殷振铃听后眉头舒展:“技术员一来,庄稼就有救!”

      在新乡市延津县潭龙街道尹庄村麦田内,延津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尹绍忠穿梭其中,手持病虫情报单反复叮嘱种植户:“纹枯病、茎基腐病基数大,丙硫菌唑·戊唑醇等药剂需足量喷洒!”面对种粮大户郭万新的“麦苗发黄”困惑,他精准归因为:“前期旺长加干旱,浇水追肥即可缓解。”郭万新感叹:“专家一句话,胜过自己琢磨半个月。”

      而在南阳市社旗县,农技专家服务队早已兵分多路,奔赴各个乡镇为农户们“量身定制”春季田管方案。社旗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杜学云针对流转种植350亩小麦的李店镇王庄村种粮大户常安丰提出了“控旺、稳壮、促弱”方案,指导其返青期追施15至20斤尿素,科学防治病虫害,“目前,全县93万亩小麦长势均衡,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追肥工作正在跟进,确保苗情稳步升级。”杜学云说。

      信阳市固始县徐集镇赵岗村村民竹永继是固始耀一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这几天正在为其所种的3000亩小麦抓紧施肥。36岁的竹永继曾是“种田小白”,通过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引入产学研合作经营模式,实现亩产跃升。看着长势喜人的麦田,竹永继感慨:“科技是农业的翅膀,专家指导加上新技术,让种地从‘靠天吃饭’变成‘科学致富’。”

      分类管理靶向发力,筑牢丰产“安全防线”

      针对当前河南省小麦生产形势,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制定了2025年全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提出今年春季田间管理要以控旺长、防干旱、防冻害、防病虫草为重点,分区域精准把控、分类型精准施策、分阶段压茬跟进,控旺苗过多分蘖,促弱苗早发增蘖,稳壮苗生长保蘖,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搭好小麦丰产架子。

      旺长麦田是防控重点。在周营镇下乡指导麦田管理工作的沈丘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韩成祥,针对小麦旺长情况提醒农户喷施“多效唑”控旺防倒伏,适时推迟拔节期肥水。韩成祥讲得“科技范儿”十足,大伙儿听得仔细,零距离交流指导中也提振了种植户田间管理的精气神。

      在驻马店市汝南县三桥镇辛庄村的麦田里,汝南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郭宏卫结合今春气候特点和小麦苗情长势,科学指导种植户开展麦田春管工作。“当前,小麦苗情总体较好,但有部分麦田播期偏晚群体不足、部分旺长麦田上部叶片轻微受冻和部分麦田杂草基数偏大等问题,对此大家一定要坚持早防早控、分类施策,把管理措施和技术落实到人到田,提前为小麦丰收保驾护航。”郭宏卫说。

      针对麦田病虫草害及小麦冻害情况,商丘市虞城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密切跟踪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趋势,指导农户及时备好药剂药械,做好全面防治。对弱苗麦田,及早中耕划锄,提温保墒、促苗早发;对冻害较重麦田,及时追肥,促进分蘖成穗,全面铺开麦田春季管理。“农技人员系统的技术指导,让我种地更有信心了。”虞城县振金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振金说。

      “防”字贯穿麦田管理全程。延津县农业农村局针对麦田杂草萌发期,指导农户在日均气温8摄氏度以上的无风天气喷施除草剂,避免重喷漏喷,以达到高效防治杂草的效果。“小麦病害也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把‘防’放在前方。”尹绍忠介绍,通过前期调查了解,今年延津县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发病率大,各乡镇可参照农业农村部门发布的病虫情报,抢抓时机进行预防。

      党群联动聚力攻坚,稳粮增收底气更足

      在振金家庭农场小麦种植基地,农技人员紧盯墒情苗情,提前预警冷空气,指导农户防范“倒春寒”。张集镇统战委员刘玉锋说:“农业技术推送像‘定心丸’,农民心里有谱,管理更主动。”虞城县25个乡镇通过乡村党群微信交流群推送春季麦田管理信息530余条,给种粮农民发放明白纸1万余份,确保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普及不漏一地、不落一人。

      春管一线,党旗飘扬。沈丘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严文元带队组织了130余名技术员负责分片指导,通过开办“田间课堂”,进行“菜单式”技术培训等方式,面对面地向农户讲授小麦的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农技知识,帮助农户解决小麦管理技术难题。“沈丘是全国粮食高生产先进县,我们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因地因苗施策,落实好小麦田间管理各项措施,确保粮食丰产丰收。”严文元说。

      种粮大户示范引领,小农户共享“科技红利”。在睢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了7个专家组35名技术骨干带头化身麦田春管“守候神”,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户开展科学生产,除了关注种粮大户之外,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小农户“开小灶”,全力以赴推动春季田管关键技术落地见效、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专家不嫌俺种的地块小,让俺们种地更有奔头!”殷振铃按农技人员的“处方”操作后,枯黄的麦田重现生机后兴奋地说。

      农业科技的进步,让农民挑起“金扁担”越挑越稳。为助力春耕春管工作,河南省各地引入病虫害自动监测、无人机植保、高速智能化施肥及播种机械等最新装备和技术,不断“加码”农业科技力量,让春季田间管理更加轻松、更有保障。“无人机植保、机械化施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而且效果更好。”开封市兰考县种粮大户郝念说。

      为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省多地还积极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示范田、攻关田,争创小麦高产典型,适时组织技术人员、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观摩活动,采取奖补结合的方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积极参与小麦高产竞赛,落实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普及,示范带动周边农户进一步提升小麦单产水平。

    农民日报.jpg

    文章编辑:陈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央媒观豫 | 河南省多措并举加强小麦生产管理
    2025/3/17 21:26:16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省多措并举加强小麦生产管理——

      科技“加码”赋能 “金扁担”越挑越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范亚旭 王帅杰

      人勤春早,中原沃野生机盎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时下,河南省8500多万亩小麦从南到北将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期,各地农技人员及时深入田间“把脉问诊”,种植农户按照专家的指导分类施策精准管理,全省上下抢抓农时以“绣花功夫”织密春管网络,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科技赋能精准施策,专家田间“把脉开方”

      春回大地,在周口市沈丘县周营镇谢营村一处千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大型施肥机械轰鸣作业,沈丘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赵彬蹲身查看苗情,针对旺苗、弱苗开出差异化“药方”:“弱苗早施促壮,旺苗晚施控旺,病害需提前预防。”种粮大户赵鹏飞按方操作,去年亩产突破1300斤的他信心倍增:“专家指导到田头,增产增收有底气!”

      在商丘市睢县涧岗乡张小集村西的麦地里,年过七旬的殷振铃看着自家5亩地的麦苗发黄枯死时心急如焚。商丘市科技特派员、睢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王中玉带领着小麦春管服务队现场会诊,揪出“元凶”——除草剂药害叠加金针虫啃噬。服务队迅速开出“解药”:喷施芸苔素内酯、追施速效氮肥、松土治虫。殷振铃听后眉头舒展:“技术员一来,庄稼就有救!”

      在新乡市延津县潭龙街道尹庄村麦田内,延津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尹绍忠穿梭其中,手持病虫情报单反复叮嘱种植户:“纹枯病、茎基腐病基数大,丙硫菌唑·戊唑醇等药剂需足量喷洒!”面对种粮大户郭万新的“麦苗发黄”困惑,他精准归因为:“前期旺长加干旱,浇水追肥即可缓解。”郭万新感叹:“专家一句话,胜过自己琢磨半个月。”

      而在南阳市社旗县,农技专家服务队早已兵分多路,奔赴各个乡镇为农户们“量身定制”春季田管方案。社旗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杜学云针对流转种植350亩小麦的李店镇王庄村种粮大户常安丰提出了“控旺、稳壮、促弱”方案,指导其返青期追施15至20斤尿素,科学防治病虫害,“目前,全县93万亩小麦长势均衡,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追肥工作正在跟进,确保苗情稳步升级。”杜学云说。

      信阳市固始县徐集镇赵岗村村民竹永继是固始耀一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这几天正在为其所种的3000亩小麦抓紧施肥。36岁的竹永继曾是“种田小白”,通过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引入产学研合作经营模式,实现亩产跃升。看着长势喜人的麦田,竹永继感慨:“科技是农业的翅膀,专家指导加上新技术,让种地从‘靠天吃饭’变成‘科学致富’。”

      分类管理靶向发力,筑牢丰产“安全防线”

      针对当前河南省小麦生产形势,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制定了2025年全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提出今年春季田间管理要以控旺长、防干旱、防冻害、防病虫草为重点,分区域精准把控、分类型精准施策、分阶段压茬跟进,控旺苗过多分蘖,促弱苗早发增蘖,稳壮苗生长保蘖,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搭好小麦丰产架子。

      旺长麦田是防控重点。在周营镇下乡指导麦田管理工作的沈丘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韩成祥,针对小麦旺长情况提醒农户喷施“多效唑”控旺防倒伏,适时推迟拔节期肥水。韩成祥讲得“科技范儿”十足,大伙儿听得仔细,零距离交流指导中也提振了种植户田间管理的精气神。

      在驻马店市汝南县三桥镇辛庄村的麦田里,汝南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郭宏卫结合今春气候特点和小麦苗情长势,科学指导种植户开展麦田春管工作。“当前,小麦苗情总体较好,但有部分麦田播期偏晚群体不足、部分旺长麦田上部叶片轻微受冻和部分麦田杂草基数偏大等问题,对此大家一定要坚持早防早控、分类施策,把管理措施和技术落实到人到田,提前为小麦丰收保驾护航。”郭宏卫说。

      针对麦田病虫草害及小麦冻害情况,商丘市虞城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密切跟踪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趋势,指导农户及时备好药剂药械,做好全面防治。对弱苗麦田,及早中耕划锄,提温保墒、促苗早发;对冻害较重麦田,及时追肥,促进分蘖成穗,全面铺开麦田春季管理。“农技人员系统的技术指导,让我种地更有信心了。”虞城县振金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振金说。

      “防”字贯穿麦田管理全程。延津县农业农村局针对麦田杂草萌发期,指导农户在日均气温8摄氏度以上的无风天气喷施除草剂,避免重喷漏喷,以达到高效防治杂草的效果。“小麦病害也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把‘防’放在前方。”尹绍忠介绍,通过前期调查了解,今年延津县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发病率大,各乡镇可参照农业农村部门发布的病虫情报,抢抓时机进行预防。

      党群联动聚力攻坚,稳粮增收底气更足

      在振金家庭农场小麦种植基地,农技人员紧盯墒情苗情,提前预警冷空气,指导农户防范“倒春寒”。张集镇统战委员刘玉锋说:“农业技术推送像‘定心丸’,农民心里有谱,管理更主动。”虞城县25个乡镇通过乡村党群微信交流群推送春季麦田管理信息530余条,给种粮农民发放明白纸1万余份,确保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普及不漏一地、不落一人。

      春管一线,党旗飘扬。沈丘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严文元带队组织了130余名技术员负责分片指导,通过开办“田间课堂”,进行“菜单式”技术培训等方式,面对面地向农户讲授小麦的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农技知识,帮助农户解决小麦管理技术难题。“沈丘是全国粮食高生产先进县,我们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因地因苗施策,落实好小麦田间管理各项措施,确保粮食丰产丰收。”严文元说。

      种粮大户示范引领,小农户共享“科技红利”。在睢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了7个专家组35名技术骨干带头化身麦田春管“守候神”,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户开展科学生产,除了关注种粮大户之外,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小农户“开小灶”,全力以赴推动春季田管关键技术落地见效、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专家不嫌俺种的地块小,让俺们种地更有奔头!”殷振铃按农技人员的“处方”操作后,枯黄的麦田重现生机后兴奋地说。

      农业科技的进步,让农民挑起“金扁担”越挑越稳。为助力春耕春管工作,河南省各地引入病虫害自动监测、无人机植保、高速智能化施肥及播种机械等最新装备和技术,不断“加码”农业科技力量,让春季田间管理更加轻松、更有保障。“无人机植保、机械化施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而且效果更好。”开封市兰考县种粮大户郝念说。

      为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省多地还积极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示范田、攻关田,争创小麦高产典型,适时组织技术人员、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观摩活动,采取奖补结合的方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积极参与小麦高产竞赛,落实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普及,示范带动周边农户进一步提升小麦单产水平。

    农民日报.jpg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