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今日快评 | 让“春日经济”迎风怒放
    更新时间:2025/3/25 19:29:24    来源:河南日报

       “这方土地上的热闹,正是河南‘春日经济’的缩影——传统农业大省与烂漫春光相遇,文化、生态、产业在春风中悄然生长。”

      □河南日报评论员 悦连城

      三月的河南,春潮涌动。在荥阳王村镇古柏渡丰乐樱花园内,数千亩樱花次第绽放,如霞似锦,美不胜收。这场春日之约,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映照出“春日经济”的蓬勃力量——从黄河之滨到伏牛山麓,从千年古都到美丽乡村,河南正以花为媒,将一季芳华转化为文旅消费的强劲动能。

      漫步丰乐樱花园,花影与人潮交织,汇成一场流动的盛宴。“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唐代诗人李商隐笔下的樱花美景,在千年后的荥阳得以重现。这方土地上的热闹,正是河南“春日经济”的缩影——传统农业大省与烂漫春光相遇,文化、生态、产业在春风中悄然生长。

      “春日经济”的勃兴,源于良好的自然禀赋。河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多样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丰富的花木资源。近年来,各地立足资源禀赋,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IP:信阳新县,点缀垄垄茶山;平顶山鲁山,辛夷花摇曳枝头;焦作云台山,连翘花新芽初吐……做好“春日经济”,要以生态为基底,以文化为灵魂,以产业为支点。正如荥阳樱花节将汉服巡游、非遗市集融入赏花场景,让游客在花影婆娑间触摸中原文化的肌理,这正是“流量”变“留量”的关键——让每一片花瓣都承载故事,让每一次驻足都成为难忘的体验。

      以花为媒,带动多元产业发展,“春日经济”才能持久怒放。在洛阳,游客可以用牡丹串起“十二时辰”:早晨,观赏牡丹的国色天香;中午,一碗牡丹燕菜,品洛阳水席的独特滋味;下午,换一身汉服,鲜衣怒马;晚上,各种主题奇妙游、剧本杀活动,梦回大唐。生动实践,揭示着“春日经济”的进阶逻辑:激活“春日经济”,不能止于门票收入,要让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绽放价值。而以花兴业,需贯通文旅产业全链条,让游客有看头,商户有赚头。

      花海与人潮中,亦需筑牢文明与安全的堤坝。“春日经济”持续升温,导致民宿预订量激增,许多景区的交通、环境和餐饮业都在承受巨大压力,滚滚人潮之中,也有个别游客“辣手摧花”、乱丢垃圾,为春日美景平添瑕疵。这不仅需要管理者以智慧化、精细化服务织密保障网,更需要广大游客“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别带走”的行动自觉,唯有让文明与美景同行,安全与欢乐相伴,“春日经济”方能行稳致远。

      春华秋实,时序更迭。当郑州的樱花雨飘落时,大别山的杜鹃花也已含苞待放。如今,河南“春日经济”的画卷,正从“一时春色”向“四季繁华”演进。这背后,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得益彰,更是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的协奏共鸣。让我们以花为笔,继续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绘就更加绚丽的篇章。

    文章编辑:赵银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今日快评 | 让“春日经济”迎风怒放
    2025/3/25 19:29:24    来源:河南日报

       “这方土地上的热闹,正是河南‘春日经济’的缩影——传统农业大省与烂漫春光相遇,文化、生态、产业在春风中悄然生长。”

      □河南日报评论员 悦连城

      三月的河南,春潮涌动。在荥阳王村镇古柏渡丰乐樱花园内,数千亩樱花次第绽放,如霞似锦,美不胜收。这场春日之约,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映照出“春日经济”的蓬勃力量——从黄河之滨到伏牛山麓,从千年古都到美丽乡村,河南正以花为媒,将一季芳华转化为文旅消费的强劲动能。

      漫步丰乐樱花园,花影与人潮交织,汇成一场流动的盛宴。“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唐代诗人李商隐笔下的樱花美景,在千年后的荥阳得以重现。这方土地上的热闹,正是河南“春日经济”的缩影——传统农业大省与烂漫春光相遇,文化、生态、产业在春风中悄然生长。

      “春日经济”的勃兴,源于良好的自然禀赋。河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多样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丰富的花木资源。近年来,各地立足资源禀赋,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IP:信阳新县,点缀垄垄茶山;平顶山鲁山,辛夷花摇曳枝头;焦作云台山,连翘花新芽初吐……做好“春日经济”,要以生态为基底,以文化为灵魂,以产业为支点。正如荥阳樱花节将汉服巡游、非遗市集融入赏花场景,让游客在花影婆娑间触摸中原文化的肌理,这正是“流量”变“留量”的关键——让每一片花瓣都承载故事,让每一次驻足都成为难忘的体验。

      以花为媒,带动多元产业发展,“春日经济”才能持久怒放。在洛阳,游客可以用牡丹串起“十二时辰”:早晨,观赏牡丹的国色天香;中午,一碗牡丹燕菜,品洛阳水席的独特滋味;下午,换一身汉服,鲜衣怒马;晚上,各种主题奇妙游、剧本杀活动,梦回大唐。生动实践,揭示着“春日经济”的进阶逻辑:激活“春日经济”,不能止于门票收入,要让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绽放价值。而以花兴业,需贯通文旅产业全链条,让游客有看头,商户有赚头。

      花海与人潮中,亦需筑牢文明与安全的堤坝。“春日经济”持续升温,导致民宿预订量激增,许多景区的交通、环境和餐饮业都在承受巨大压力,滚滚人潮之中,也有个别游客“辣手摧花”、乱丢垃圾,为春日美景平添瑕疵。这不仅需要管理者以智慧化、精细化服务织密保障网,更需要广大游客“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别带走”的行动自觉,唯有让文明与美景同行,安全与欢乐相伴,“春日经济”方能行稳致远。

      春华秋实,时序更迭。当郑州的樱花雨飘落时,大别山的杜鹃花也已含苞待放。如今,河南“春日经济”的画卷,正从“一时春色”向“四季繁华”演进。这背后,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得益彰,更是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的协奏共鸣。让我们以花为笔,继续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绘就更加绚丽的篇章。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