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豫论场 | 万人防火不嫌多,一人疏忽酿大祸
    更新时间:2025/3/29 20:39:28    来源:大河网

    021豫论场(更小).gif

      □李晓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场野炊、一个烟头、一次疏忽,都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近日,一则来自山西长治的火灾警讯再度敲响森林防火的警钟。壶关县石坡乡一村民鲍某将未熄灭的烟头随意扔在地边,导致可燃物被引燃,引发山林火灾。山火不仅烧毁了宝贵的森林资源,更暴露出当前森林防火体系中亟待加强的关键环节——群众防火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纵观近年火情,数据触目惊心:90%以上的森林草原火灾,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农事用火、民俗祭祀、野外吸烟等人为因素,已成为森林火灾的主要诱因。这些本可避免的灾难背后,折射出部分人对火源管理的麻痹大意,对生态安全的责任缺失。尽管各地已构筑起严密的防火体系,但若不能从根本上唤醒全民防火意识,再完善的制度设计也难免百密一疏。

      提升森林防火意识,重要的是宣传引导。首先,要以理服人,深化认知教育。通过算清“生态账”“经济账”“法律账”,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金山银山,防火安全既关乎当代民生,更惠及子孙后代。其次,要以法育人,强化法治教育。结合《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典型案例警示“失火必究”的法治红线,形成“不敢烧、不能烧”的法律震慑。第三,要以情动人,创新传播形式。运用微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将防火知识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真正让森林防火意识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转化为在林区生产生活安全用火的自觉行动。

      当前,正值踏青祭扫、农业生产旺季,防火形势严峻。3月中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8%,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值此关键时期,尤需全民绷紧防火之弦,各级部门要推动防火宣传进村入户、进山入林,将“防火于未燃”的理念转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万人防火不嫌多,一人疏忽酿大祸。”守护绿色家园,既需要制度之“绳”,更依赖意识之“堤”。唯有让防火意识真正扎根民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生态安全屏障,方能让绿色家园永葆盎然生机。

    豫论场海报 微信图片_20250328115046.jpg


    文章编辑:赵银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豫论场 | 万人防火不嫌多,一人疏忽酿大祸
    2025/3/29 20:39:28    来源:大河网

    021豫论场(更小).gif

      □李晓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场野炊、一个烟头、一次疏忽,都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近日,一则来自山西长治的火灾警讯再度敲响森林防火的警钟。壶关县石坡乡一村民鲍某将未熄灭的烟头随意扔在地边,导致可燃物被引燃,引发山林火灾。山火不仅烧毁了宝贵的森林资源,更暴露出当前森林防火体系中亟待加强的关键环节——群众防火意识的培养与提升。

      纵观近年火情,数据触目惊心:90%以上的森林草原火灾,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农事用火、民俗祭祀、野外吸烟等人为因素,已成为森林火灾的主要诱因。这些本可避免的灾难背后,折射出部分人对火源管理的麻痹大意,对生态安全的责任缺失。尽管各地已构筑起严密的防火体系,但若不能从根本上唤醒全民防火意识,再完善的制度设计也难免百密一疏。

      提升森林防火意识,重要的是宣传引导。首先,要以理服人,深化认知教育。通过算清“生态账”“经济账”“法律账”,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金山银山,防火安全既关乎当代民生,更惠及子孙后代。其次,要以法育人,强化法治教育。结合《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典型案例警示“失火必究”的法治红线,形成“不敢烧、不能烧”的法律震慑。第三,要以情动人,创新传播形式。运用微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将防火知识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真正让森林防火意识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转化为在林区生产生活安全用火的自觉行动。

      当前,正值踏青祭扫、农业生产旺季,防火形势严峻。3月中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8%,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值此关键时期,尤需全民绷紧防火之弦,各级部门要推动防火宣传进村入户、进山入林,将“防火于未燃”的理念转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万人防火不嫌多,一人疏忽酿大祸。”守护绿色家园,既需要制度之“绳”,更依赖意识之“堤”。唯有让防火意识真正扎根民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生态安全屏障,方能让绿色家园永葆盎然生机。

    豫论场海报 微信图片_20250328115046.jpg


    文章编辑:赵银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