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以你之名丨又一个春天,桐花在童心里“发芽”了
    更新时间:2025/4/4 19:36:13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从“铭记你”到“追随你”,再到努力“成为你”——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2025年清明节期间,河南文明网联合大河网推出清明节主题策划《以你之名》,走进承载着红色基因的校园,用镜头与笔触记录下新时代青少年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解码英烈精神在校园生根发芽的成长密码。


    大河网讯 四月,春日的朝阳抚摸枝丫,焦桐树舒展嫩叶,淡紫色的桐花缀满枝头。

    “同学们知道焦爷爷办公桌的抽屉里藏着什么秘密吗?”4月2日,开封市兰考县裕禄小学学生翟子茉随着故事讲述的起承转合,走过一块块事迹展板,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分享着与校名由来有关的故事。

    焦裕禄故事宣讲团的孩子们。

    当展板中出现焦裕禄用来抵住肝痛位置的旧钢笔时,一双双眼睛倏然睁大,“天呐,不敢想象这得有多疼”“原来我们校名里的‘裕禄’,就是忍着这样的疼痛换来的”,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专注认真的脸上写满敬仰与怀念。

    1994年,有关部门决定以焦裕禄的名字命名组建一所公办小学,也就是今天的兰考县裕禄小学。跨越61年,这个新的春天,桐花再次在童心里“发芽”了。

    每一个故事都是焦裕禄精神的种子

    “作为一所以焦裕禄名字命名的学校,我们自建校以来,就希望让孩子们在心里埋下焦裕禄精神的种子,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裕禄小学校长赵彩霞告诉记者,学校把焦裕禄事迹编成校本教材,要求教师人人会讲,学生人人会说。还组建了焦裕禄故事宣讲团,每有客人来访,没有学习任务的学生就来做讲解。

    “我们不是机械地要学生背材料,而是既要学生理解焦裕禄精神,又要把宣讲焦裕禄精神作为增长才干的渠道。”赵彩霞说,宣讲团的孩子们主要从焦裕禄的生平简介、成长历程、工作经历等方面进行学习,能够让他们从真实故事中感悟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

    每一朵桐花都会落在该发芽的心田上

    清明时节的焦裕禄纪念园,松柏苍翠间随处可见前来缅怀的研学队伍,裕禄小学的孩子们驻足在纪念碑前,感受着校名里“裕禄”这个光辉的名字带来的荣耀。

    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摆满旧藤椅、破洞雨衣的展厅里,裕禄小学学生李子浚在泛黄的纸页上看到了焦裕禄治理“三害”的工作记录,他觉得,“焦爷爷画图时肯定像我们做数学作业一样认真。在学习中,我们也应该这么认真”。

    焦裕禄使用过的藤椅。

    “最让我震撼的是焦爷爷的藤椅。”裕禄小学学生刘宜彤谈起参观时给自己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物品时说道,“藤椅右边扶手被钢笔顶出的窟窿,是他忍着肝痛工作的见证,真的敬佩他。”

    “窟窿里的木刺会扎手吗?”当刘宜彤向讲解员追问藤椅细节时,同学们自发围成圆圈,认认真真用笔记记录下了打动自己的故事片段。

    …… ……

    以裕禄小学为代表,坚持把德育活动与弘扬焦裕禄精神相结合,是中小学校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生动写照。

    焦桐。

    肩披外套、双手叉腰、侧身凝视远方,背后斜伸出一片桐树叶,这是焦裕禄广为流传的一张照片,他身后那棵未露全貌的泡桐,就是当年他亲手栽下的焦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人们缅怀他时的仰望。

    一个又一个春天,每当风掠过树冠,每一朵桐花都是精神的信使,总会落在该发芽的心田上。(董蕾)

    微信图片_20250403132630.jpg

    文章编辑:刘鸣捷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以你之名丨又一个春天,桐花在童心里“发芽”了
    2025/4/4 19:36:13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从“铭记你”到“追随你”,再到努力“成为你”——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2025年清明节期间,河南文明网联合大河网推出清明节主题策划《以你之名》,走进承载着红色基因的校园,用镜头与笔触记录下新时代青少年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解码英烈精神在校园生根发芽的成长密码。


    大河网讯 四月,春日的朝阳抚摸枝丫,焦桐树舒展嫩叶,淡紫色的桐花缀满枝头。

    “同学们知道焦爷爷办公桌的抽屉里藏着什么秘密吗?”4月2日,开封市兰考县裕禄小学学生翟子茉随着故事讲述的起承转合,走过一块块事迹展板,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分享着与校名由来有关的故事。

    焦裕禄故事宣讲团的孩子们。

    当展板中出现焦裕禄用来抵住肝痛位置的旧钢笔时,一双双眼睛倏然睁大,“天呐,不敢想象这得有多疼”“原来我们校名里的‘裕禄’,就是忍着这样的疼痛换来的”,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专注认真的脸上写满敬仰与怀念。

    1994年,有关部门决定以焦裕禄的名字命名组建一所公办小学,也就是今天的兰考县裕禄小学。跨越61年,这个新的春天,桐花再次在童心里“发芽”了。

    每一个故事都是焦裕禄精神的种子

    “作为一所以焦裕禄名字命名的学校,我们自建校以来,就希望让孩子们在心里埋下焦裕禄精神的种子,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裕禄小学校长赵彩霞告诉记者,学校把焦裕禄事迹编成校本教材,要求教师人人会讲,学生人人会说。还组建了焦裕禄故事宣讲团,每有客人来访,没有学习任务的学生就来做讲解。

    “我们不是机械地要学生背材料,而是既要学生理解焦裕禄精神,又要把宣讲焦裕禄精神作为增长才干的渠道。”赵彩霞说,宣讲团的孩子们主要从焦裕禄的生平简介、成长历程、工作经历等方面进行学习,能够让他们从真实故事中感悟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

    每一朵桐花都会落在该发芽的心田上

    清明时节的焦裕禄纪念园,松柏苍翠间随处可见前来缅怀的研学队伍,裕禄小学的孩子们驻足在纪念碑前,感受着校名里“裕禄”这个光辉的名字带来的荣耀。

    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摆满旧藤椅、破洞雨衣的展厅里,裕禄小学学生李子浚在泛黄的纸页上看到了焦裕禄治理“三害”的工作记录,他觉得,“焦爷爷画图时肯定像我们做数学作业一样认真。在学习中,我们也应该这么认真”。

    焦裕禄使用过的藤椅。

    “最让我震撼的是焦爷爷的藤椅。”裕禄小学学生刘宜彤谈起参观时给自己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物品时说道,“藤椅右边扶手被钢笔顶出的窟窿,是他忍着肝痛工作的见证,真的敬佩他。”

    “窟窿里的木刺会扎手吗?”当刘宜彤向讲解员追问藤椅细节时,同学们自发围成圆圈,认认真真用笔记记录下了打动自己的故事片段。

    …… ……

    以裕禄小学为代表,坚持把德育活动与弘扬焦裕禄精神相结合,是中小学校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生动写照。

    焦桐。

    肩披外套、双手叉腰、侧身凝视远方,背后斜伸出一片桐树叶,这是焦裕禄广为流传的一张照片,他身后那棵未露全貌的泡桐,就是当年他亲手栽下的焦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人们缅怀他时的仰望。

    一个又一个春天,每当风掠过树冠,每一朵桐花都是精神的信使,总会落在该发芽的心田上。(董蕾)

    微信图片_20250403132630.jpg

    文章编辑:刘鸣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