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夜经济里看活力丨灯火亮起的“含金量”
    更新时间:2025/5/12 10:34:43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曾鸣 李鹏

      下班后去看一场解压的脱口秀,再到“日咖夜酒”享受慢时光;穿上古装在洛邑古城夜游,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旅拍;约上三五好友组个飞盘局,在夜间球场尽情挥洒汗水……卸下一天的疲惫,当夜色带着凉爽到来,夏日的晚上,越夜越精彩。

      在我省,夜经济不再局限于购物和餐饮,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潮玩、文创、休闲……各种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延长了消费时间,拓展了消费空间,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消费场景。

      夜色降临,洛阳市一家相声小剧场里,传来阵阵欢笑。“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听听相声,在欢乐的氛围里能使人放松下来。”在洛阳工作的“00后”女生马媛媛说,和好朋友一起嗑着瓜子、喝着茶,在小剧场里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幸福生活具象化了。

      下班后,走进充满复古回忆的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创意园民谣酒吧,点一杯饮料,听着舒缓的民谣,只为大脑放空发个呆。“音乐能吹散我生活中的烦恼,吉他声比白噪声更治愈。”郑州市民韩先生说,夜晚的情绪消费是“打工人”的充电站。

      “我省多地挖掘文化特色,或打造‘工业遗址美学+年轻社交’,或依托文化特色开发系列IP,打造沉浸式夜游,拉长了游客夜间消费时间。河南夜经济蓬勃发展,场景重构引发丰富多彩的消费新体验。”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赵然说。

      城市的烟火气、人情味、市井百态,不只在白天,更在灯火辉煌的夜晚。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

      夜生活丰富的城市,其居民幸福指数往往更高。

      “安逸”的代名词成都,以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景著称。锦里古街、宽窄巷子等历史文化街区,在夜晚通过灯光、演艺等手段,营造出浓厚的古蜀文化氛围,吸引大量游客。同时,成都的24小时健身房、茶饮店、酒吧等也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松弛感”满满的长沙,打造“一江两岸多商圈”的夜经济格局,培养了众多知名夜经济品牌,如五一商圈、渔人码头、扬帆夜市等,成为全国闻名的夜经济打卡地。长沙还注重夜经济与“新消费”融合发展,培育了文和友、茶颜悦色等新消费品牌,提升夜经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培育新型消费增长极的背景下,河南正以夜经济为支点撬动消费升级新动能。下一步我省还将如何持续发力?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借鉴长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河南可出台夜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等,形成“1+N”政策矩阵。同时,加大对夜经济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交通、照明、卫生等配套设施。

      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充分利用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夜经济项目中,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夜经济品牌。如持续创新开发“甲骨文日历”“青铜器盲盒”等文创产品,在德化街复原“老郑州”市井场景,运用全息投影技术重现“清明上河图”盛景,让游客在霓虹璀璨中触摸历史文脉。

      丰富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培育“全龄全时”消费新场景,在夜食、夜游、夜购、夜娱、夜健基础上,重点培育夜间研学、夜间会展、夜间诊疗等新兴业态。可借鉴成都“公园城市”理念,将北龙湖金融岛升级为“24小时活力区”,引入夜间经济学沙龙、金融圈路演等高端业态。

      我省发展夜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地理优势,通过深挖文化富矿、丰富消费业态、强化科技赋能、完善配套设施等举措,河南一定能够点亮夜经济,解锁更多消费新场景,释放消费新活力,让中原大地的夜晚更加璀璨夺目。

      专家解读

      夜晚亮起来 消费火起来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赵然

      夜消费目前已经成为城市商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我省夜经济正实现从传统夜市向“沉浸式时尚消费综合体”转型。潮牌、特色市集、茶饮及文创小店等首发经济,已成为拉动时尚消费的核心引擎。

      当二七塔的钟声遇见数字霓虹,当甲骨文的密码邂逅街头艺术,夜晚亮起来,消费火起来。通过制度创新激活文化基因,以科技赋能重塑消费场景,未来我们的夜消费趋势将会呈现三大特征:科技深度融合,AR导航、数字藏品等技术深度融入消费场景;体验感增强,“城市记忆IP+国际潮牌”的跨界联名继续成为常态;空间和时间的全链条加速布局,实现“深夜食堂—潮玩市集—主题酒店”的消费闭环。

      从我省取得的成绩和发展趋势看,在本土设计师和本土品牌的不断努力下,推动“豫字号”时尚消费品牌走向全国指日可待。(本报记者李鹏整理)

    99999999.jpg

    文章编辑:陈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夜经济里看活力丨灯火亮起的“含金量”
    2025/5/12 10:34:43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曾鸣 李鹏

      下班后去看一场解压的脱口秀,再到“日咖夜酒”享受慢时光;穿上古装在洛邑古城夜游,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旅拍;约上三五好友组个飞盘局,在夜间球场尽情挥洒汗水……卸下一天的疲惫,当夜色带着凉爽到来,夏日的晚上,越夜越精彩。

      在我省,夜经济不再局限于购物和餐饮,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潮玩、文创、休闲……各种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延长了消费时间,拓展了消费空间,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消费场景。

      夜色降临,洛阳市一家相声小剧场里,传来阵阵欢笑。“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听听相声,在欢乐的氛围里能使人放松下来。”在洛阳工作的“00后”女生马媛媛说,和好朋友一起嗑着瓜子、喝着茶,在小剧场里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幸福生活具象化了。

      下班后,走进充满复古回忆的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创意园民谣酒吧,点一杯饮料,听着舒缓的民谣,只为大脑放空发个呆。“音乐能吹散我生活中的烦恼,吉他声比白噪声更治愈。”郑州市民韩先生说,夜晚的情绪消费是“打工人”的充电站。

      “我省多地挖掘文化特色,或打造‘工业遗址美学+年轻社交’,或依托文化特色开发系列IP,打造沉浸式夜游,拉长了游客夜间消费时间。河南夜经济蓬勃发展,场景重构引发丰富多彩的消费新体验。”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赵然说。

      城市的烟火气、人情味、市井百态,不只在白天,更在灯火辉煌的夜晚。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

      夜生活丰富的城市,其居民幸福指数往往更高。

      “安逸”的代名词成都,以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景著称。锦里古街、宽窄巷子等历史文化街区,在夜晚通过灯光、演艺等手段,营造出浓厚的古蜀文化氛围,吸引大量游客。同时,成都的24小时健身房、茶饮店、酒吧等也是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松弛感”满满的长沙,打造“一江两岸多商圈”的夜经济格局,培养了众多知名夜经济品牌,如五一商圈、渔人码头、扬帆夜市等,成为全国闻名的夜经济打卡地。长沙还注重夜经济与“新消费”融合发展,培育了文和友、茶颜悦色等新消费品牌,提升夜经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培育新型消费增长极的背景下,河南正以夜经济为支点撬动消费升级新动能。下一步我省还将如何持续发力?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借鉴长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河南可出台夜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等,形成“1+N”政策矩阵。同时,加大对夜经济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交通、照明、卫生等配套设施。

      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充分利用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夜经济项目中,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夜经济品牌。如持续创新开发“甲骨文日历”“青铜器盲盒”等文创产品,在德化街复原“老郑州”市井场景,运用全息投影技术重现“清明上河图”盛景,让游客在霓虹璀璨中触摸历史文脉。

      丰富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培育“全龄全时”消费新场景,在夜食、夜游、夜购、夜娱、夜健基础上,重点培育夜间研学、夜间会展、夜间诊疗等新兴业态。可借鉴成都“公园城市”理念,将北龙湖金融岛升级为“24小时活力区”,引入夜间经济学沙龙、金融圈路演等高端业态。

      我省发展夜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地理优势,通过深挖文化富矿、丰富消费业态、强化科技赋能、完善配套设施等举措,河南一定能够点亮夜经济,解锁更多消费新场景,释放消费新活力,让中原大地的夜晚更加璀璨夺目。

      专家解读

      夜晚亮起来 消费火起来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赵然

      夜消费目前已经成为城市商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我省夜经济正实现从传统夜市向“沉浸式时尚消费综合体”转型。潮牌、特色市集、茶饮及文创小店等首发经济,已成为拉动时尚消费的核心引擎。

      当二七塔的钟声遇见数字霓虹,当甲骨文的密码邂逅街头艺术,夜晚亮起来,消费火起来。通过制度创新激活文化基因,以科技赋能重塑消费场景,未来我们的夜消费趋势将会呈现三大特征:科技深度融合,AR导航、数字藏品等技术深度融入消费场景;体验感增强,“城市记忆IP+国际潮牌”的跨界联名继续成为常态;空间和时间的全链条加速布局,实现“深夜食堂—潮玩市集—主题酒店”的消费闭环。

      从我省取得的成绩和发展趋势看,在本土设计师和本土品牌的不断努力下,推动“豫字号”时尚消费品牌走向全国指日可待。(本报记者李鹏整理)

    99999999.jpg

    文章编辑:陈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