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走在振兴路上的张庄
    更新时间:2025/5/19 20:23:24    来源:WX

      三年多前的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刘店乡张庄村,入夜后仅有零星的几盏路灯,村民出门要打着手电筒。而如今,水泥路两旁和村文化广场装上了路灯,村民出行方便了不少。这一改变,离不开人民日报社驻张庄村第一书记孙德庚的努力。

      “以前天一黑,大家就不怎么出门,现在到了晚上,村民在文化广场跳舞、打篮球,热闹得很。”张庄村村民张红爱说。

      孙德庚初到张庄村,就着手协调资金安装了300余盏路灯。后来,为振兴张庄村,孙德庚与村“两委”制定了《虞城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张庄规划图(2022年至2035年)》,修通“断头路”、修缮张庄小学的校舍和操场、新建张庄村卫生站和标准化公厕、为每个自然村安装直饮水机……

      此外,张庄村还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好公婆、好媳妇、“十星卫生户”等进行表彰。建起日间照料中心、儿童乐园,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每月为寿星定制蛋糕。“村里像个大家庭,日子越过越暖心。”张庄村老人张格荣说。

      暖心还不够,要富民。张庄村瞄准特色农业,发展苗木和黄金梨种植、面粉和食品深加工、食用菌种植等产业。并流转600亩土地,建起了冷库及相关设施,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务工。

      为拓宽农产品销路,张庄村还建起了优质农副产品展厅等,组织20余名本地“网红”走进张庄村直播带货,将村里种植的黄金梨、生产的手抓饼等卖向全国。“去年一场直播卖了3万公斤梨,供不应求。”张庄村村干部朱其新说。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张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跃升至年收入80余万元,并荣获“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乡村振兴不能‘等靠要’,得靠大家一起拼!”孙德庚说。

      时下的张庄村,白墙黛瓦的房屋错落有致、梨园内的黄金梨长势正旺、直播间内吆喝声不断……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章编辑:李润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走在振兴路上的张庄
    2025/5/19 20:23:24    来源:WX

      三年多前的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刘店乡张庄村,入夜后仅有零星的几盏路灯,村民出门要打着手电筒。而如今,水泥路两旁和村文化广场装上了路灯,村民出行方便了不少。这一改变,离不开人民日报社驻张庄村第一书记孙德庚的努力。

      “以前天一黑,大家就不怎么出门,现在到了晚上,村民在文化广场跳舞、打篮球,热闹得很。”张庄村村民张红爱说。

      孙德庚初到张庄村,就着手协调资金安装了300余盏路灯。后来,为振兴张庄村,孙德庚与村“两委”制定了《虞城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张庄规划图(2022年至2035年)》,修通“断头路”、修缮张庄小学的校舍和操场、新建张庄村卫生站和标准化公厕、为每个自然村安装直饮水机……

      此外,张庄村还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好公婆、好媳妇、“十星卫生户”等进行表彰。建起日间照料中心、儿童乐园,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每月为寿星定制蛋糕。“村里像个大家庭,日子越过越暖心。”张庄村老人张格荣说。

      暖心还不够,要富民。张庄村瞄准特色农业,发展苗木和黄金梨种植、面粉和食品深加工、食用菌种植等产业。并流转600亩土地,建起了冷库及相关设施,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务工。

      为拓宽农产品销路,张庄村还建起了优质农副产品展厅等,组织20余名本地“网红”走进张庄村直播带货,将村里种植的黄金梨、生产的手抓饼等卖向全国。“去年一场直播卖了3万公斤梨,供不应求。”张庄村村干部朱其新说。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张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跃升至年收入80余万元,并荣获“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乡村振兴不能‘等靠要’,得靠大家一起拼!”孙德庚说。

      时下的张庄村,白墙黛瓦的房屋错落有致、梨园内的黄金梨长势正旺、直播间内吆喝声不断……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章编辑:李润生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