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经典山阳 > 人文山阳 > 人文山阳 > 正文

经典山阳

让非遗文化成就品质生活
更新时间:2020-6-16 9:43:00    来源:焦作日报
  核心提示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显然,这个主题向社会传递着一个信息:让非遗文化服务当代生活,让当代人享受非遗文化。

  这是一个饱含深意的命题,需要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路径,才能解答。

  6月13日,记者参加了山阳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活动中,记者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非遗传承队伍中,正在享受健康的文化生活。

   6月13日,山阳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此时,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阳故城厚重斑驳的城墙上,传来悠悠笛声。这笛名为山阳笛,又名向秀笛。

  顾名思义,向秀笛一定与“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有关。山阳故城是“竹林七贤”经常游历的地方。嵇康去世后,“竹林七贤”逐渐消散。一日,向秀路过山阳故城,感慨万千,随作名篇《思旧赋》,后人又因此用山阳笛吹奏成曲。

  演奏者名为刘金水,山阳区新城街道墙南村人,自幼爱好乐器。近年来,他醉心于山阳笛的制作与演奏,并根据山阳故城出土的我市重点文物——山阳铭文罐造型,用黄河泥制作了山阳埙。

   非遗文化改变了刘金水的生活。他说:“每当我穿着汉服,站在城墙吹笛时,我就有种与古人对话的感觉。我生长在城墙根,生活在乐声里,感觉每天过得很充实,很幸福。”

  刘金水在非遗文化中找到了幸福感,而76岁的李世永老人却在非遗文化中找到了健康。

  位于山阳区的药王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家文化、医药文化浓郁。10年前,李世永接触到了药王庙文化,便痴迷其间。于是,他结合道家文化与人体运动学原理,自创了一套《逍遥功》,还带着这套功法走进了中央电视台。

  在山阳故城的城墙上,李世永在众人面前展示各种高难度动作,令人啧啧称奇。李世永笑着说:“传统文化不能丢,里面的健康知识多着哩!”

   此时,正在参加活动的山阳区文广旅局局长焦玉江介绍,山阳区有2项国保、61项区级以上非遗项目、79位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如何让非遗项目活起来?近年来,山阳区文广旅局积极助推非遗文化传承与挖掘国保历史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双项促动,活跃辖区群众文化生活。

  山阳故城非遗文化活动仍在继续。此时,山阳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的另一个场地——金海文化艺术中心,已有近1000名观众在参观学习。

  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是焦作市社会资源旅游咨询访问点。成立近5年来,该艺术中心已成为焦作市非遗文化的一个展示、培训窗口。目前,我市绞胎瓷、叶雕、剪纸、古琴、雕塑、书画等20余项非遗项目传承人已在这里开辟了传习所和展示厅。2019年,这里又与市文联合作,先后开展了30余场文化公益大讲堂活动,先后举办了24场书画展,共接待参观游客6万人次。

  6万人次!这个数据代表着,非遗文化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焦作人,越来越多的焦作人渴望深入接触一种叫“非遗”的文化生活。

  采访时,金海文化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金海文化艺术中心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平台,非遗传承人也充分发挥作用,成为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最具活力的因子。我们共同的目标是,让焦作人民享受一种健康的、高质量的非遗文化生活。”

  目前,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正在筹建我市首个非遗博物馆,“作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国雅致生活的引导者,让传统文化回归生活”是这个艺术中心的理想。

  在此,记者见到了山阳区省级非遗项目陈氏叶雕制作技艺传承人陈黎明。他正在为即将在金海艺术中心开辟的300平方米陈氏叶雕展示厅而忙碌着。

   他说:“非遗文化传承人亟须优质的传承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凝聚文化传承气氛,为非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开辟路径。”

  让非遗文化成就一段品质生活!这恰恰是“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的注脚。

  由此,我们也看到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要素:平台的搭建、传承人的传承、全社会的关注。

  令人高兴的是,焦作在这方面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传承太极文化的道路上,陈式太极拳大师王西安自创太极八式,将陈式太极拳动作简化为八个,便于“上班族”锻炼身体;绞胎瓷传承人不断将先进的陶瓷彩绘、拉坯等工艺融入其中,创作了一批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作品;作为焦作传统武术技艺传承的先行者之一,今年72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爱月山八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马德行在思考,如何让刚猛的月山八极拳更适合老年、青年、少年三代人习练?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已经谢幕,但关于非遗文化与健康生活的话题却永无止境。

记者 王玮萱

文章编辑:赵银岷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让非遗文化成就品质生活
2020-6-16 9:43:00    来源:焦作日报
  核心提示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显然,这个主题向社会传递着一个信息:让非遗文化服务当代生活,让当代人享受非遗文化。

  这是一个饱含深意的命题,需要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路径,才能解答。

  6月13日,记者参加了山阳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活动中,记者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非遗传承队伍中,正在享受健康的文化生活。

   6月13日,山阳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此时,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阳故城厚重斑驳的城墙上,传来悠悠笛声。这笛名为山阳笛,又名向秀笛。

  顾名思义,向秀笛一定与“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有关。山阳故城是“竹林七贤”经常游历的地方。嵇康去世后,“竹林七贤”逐渐消散。一日,向秀路过山阳故城,感慨万千,随作名篇《思旧赋》,后人又因此用山阳笛吹奏成曲。

  演奏者名为刘金水,山阳区新城街道墙南村人,自幼爱好乐器。近年来,他醉心于山阳笛的制作与演奏,并根据山阳故城出土的我市重点文物——山阳铭文罐造型,用黄河泥制作了山阳埙。

   非遗文化改变了刘金水的生活。他说:“每当我穿着汉服,站在城墙吹笛时,我就有种与古人对话的感觉。我生长在城墙根,生活在乐声里,感觉每天过得很充实,很幸福。”

  刘金水在非遗文化中找到了幸福感,而76岁的李世永老人却在非遗文化中找到了健康。

  位于山阳区的药王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家文化、医药文化浓郁。10年前,李世永接触到了药王庙文化,便痴迷其间。于是,他结合道家文化与人体运动学原理,自创了一套《逍遥功》,还带着这套功法走进了中央电视台。

  在山阳故城的城墙上,李世永在众人面前展示各种高难度动作,令人啧啧称奇。李世永笑着说:“传统文化不能丢,里面的健康知识多着哩!”

   此时,正在参加活动的山阳区文广旅局局长焦玉江介绍,山阳区有2项国保、61项区级以上非遗项目、79位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如何让非遗项目活起来?近年来,山阳区文广旅局积极助推非遗文化传承与挖掘国保历史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双项促动,活跃辖区群众文化生活。

  山阳故城非遗文化活动仍在继续。此时,山阳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的另一个场地——金海文化艺术中心,已有近1000名观众在参观学习。

  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是焦作市社会资源旅游咨询访问点。成立近5年来,该艺术中心已成为焦作市非遗文化的一个展示、培训窗口。目前,我市绞胎瓷、叶雕、剪纸、古琴、雕塑、书画等20余项非遗项目传承人已在这里开辟了传习所和展示厅。2019年,这里又与市文联合作,先后开展了30余场文化公益大讲堂活动,先后举办了24场书画展,共接待参观游客6万人次。

  6万人次!这个数据代表着,非遗文化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焦作人,越来越多的焦作人渴望深入接触一种叫“非遗”的文化生活。

  采访时,金海文化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金海文化艺术中心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平台,非遗传承人也充分发挥作用,成为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最具活力的因子。我们共同的目标是,让焦作人民享受一种健康的、高质量的非遗文化生活。”

  目前,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正在筹建我市首个非遗博物馆,“作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国雅致生活的引导者,让传统文化回归生活”是这个艺术中心的理想。

  在此,记者见到了山阳区省级非遗项目陈氏叶雕制作技艺传承人陈黎明。他正在为即将在金海艺术中心开辟的300平方米陈氏叶雕展示厅而忙碌着。

   他说:“非遗文化传承人亟须优质的传承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凝聚文化传承气氛,为非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开辟路径。”

  让非遗文化成就一段品质生活!这恰恰是“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的注脚。

  由此,我们也看到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要素:平台的搭建、传承人的传承、全社会的关注。

  令人高兴的是,焦作在这方面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传承太极文化的道路上,陈式太极拳大师王西安自创太极八式,将陈式太极拳动作简化为八个,便于“上班族”锻炼身体;绞胎瓷传承人不断将先进的陶瓷彩绘、拉坯等工艺融入其中,创作了一批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作品;作为焦作传统武术技艺传承的先行者之一,今年72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爱月山八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马德行在思考,如何让刚猛的月山八极拳更适合老年、青年、少年三代人习练?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已经谢幕,但关于非遗文化与健康生活的话题却永无止境。

记者 王玮萱

文章编辑:赵银岷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