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辟谣平台 > 媒体求证 > 正文

辟谣平台

[评论]铲除健康谣言滋生土壤 净化网络空间
更新时间:2020-4-17 10:07:11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原标题:要铲除健康谣言滋生土壤

  近年来,带有“别再吃了”“别再喝了”“别再用了”等字样的关怀式提醒类谣言在微博、微信中频繁出现。据了解,仅去年以来,微信辟谣工具就已对超过100万条谣言进行辟谣。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声,这让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不少网民受到误导。如今,人们的文化水平相比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人们相信科学、相信知识,但大部分人还不具备科学专业眼光,给一些伪科学、谣言“大展身手”的机会。这些谣传信息真伪难辨,打着科学、养生等旗号,很容易迷惑有所需求的公众。最为常见的就是健康虚假信息,这会让公众误听误信,从而走入养生、健身的误区,不仅不能有益健康,反倒常常因此损害身体、损失钱财。这类“关怀式谣言”才是真正的“毒鸡汤”,要避免公众误喝。

  还有造谣、传谣者利用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心理、同情弱者心理等,让“一定别再吃了”等谣言如同牛皮癣一样难以根治,不仅造成公众生活困惑或安全焦虑,还可能带来巨大危害。比如,“打针西瓜”“塑料紫菜”“塑料大米”等谣言,给相关种植户与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网络谣言,有些是以讹传讹,是无知的人并非出于故意的造谣,而不了解情况的人则接棒传谣;有的造谣、传谣者,却是出于利益驱动主动作恶,目的是打击对手、诱导用户泄露个人信息、引导用户打吸费电话等。

  不可否认,相比过去,中国人的健康素养提高了不少,但从总体来看,据卫计委数据显示,每100个15—69岁的人中,仅有不足10人具备基本健康素养,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健康是人人关心的问题,也正因如此,健康信息有利可图,一些人鱼目混珠,钻的就是大家健康素养不高的空子。

  应对这些网络谣言,一方面需要堵住“空穴来风”的源头,斩断谣言背后的利益链,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从根本上遏制住造谣、传谣的欲望与冲动;另一方面,则需要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健康素养与辨识能力。鼓励更多专家和医务人员涉足这一领域,除了辟谣,还要让他们向社会提供数量足够和质量高的健康养生知识产品,逐步恢复这个领域的话语生态。同时,督促网络平台尽好主体责任,对谣言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让网络谣言无处容身。

文章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评论]铲除健康谣言滋生土壤 净化网络空间
2020-4-17 10:07:11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原标题:要铲除健康谣言滋生土壤

  近年来,带有“别再吃了”“别再喝了”“别再用了”等字样的关怀式提醒类谣言在微博、微信中频繁出现。据了解,仅去年以来,微信辟谣工具就已对超过100万条谣言进行辟谣。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声,这让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不少网民受到误导。如今,人们的文化水平相比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人们相信科学、相信知识,但大部分人还不具备科学专业眼光,给一些伪科学、谣言“大展身手”的机会。这些谣传信息真伪难辨,打着科学、养生等旗号,很容易迷惑有所需求的公众。最为常见的就是健康虚假信息,这会让公众误听误信,从而走入养生、健身的误区,不仅不能有益健康,反倒常常因此损害身体、损失钱财。这类“关怀式谣言”才是真正的“毒鸡汤”,要避免公众误喝。

  还有造谣、传谣者利用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心理、同情弱者心理等,让“一定别再吃了”等谣言如同牛皮癣一样难以根治,不仅造成公众生活困惑或安全焦虑,还可能带来巨大危害。比如,“打针西瓜”“塑料紫菜”“塑料大米”等谣言,给相关种植户与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网络谣言,有些是以讹传讹,是无知的人并非出于故意的造谣,而不了解情况的人则接棒传谣;有的造谣、传谣者,却是出于利益驱动主动作恶,目的是打击对手、诱导用户泄露个人信息、引导用户打吸费电话等。

  不可否认,相比过去,中国人的健康素养提高了不少,但从总体来看,据卫计委数据显示,每100个15—69岁的人中,仅有不足10人具备基本健康素养,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健康是人人关心的问题,也正因如此,健康信息有利可图,一些人鱼目混珠,钻的就是大家健康素养不高的空子。

  应对这些网络谣言,一方面需要堵住“空穴来风”的源头,斩断谣言背后的利益链,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从根本上遏制住造谣、传谣的欲望与冲动;另一方面,则需要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健康素养与辨识能力。鼓励更多专家和医务人员涉足这一领域,除了辟谣,还要让他们向社会提供数量足够和质量高的健康养生知识产品,逐步恢复这个领域的话语生态。同时,督促网络平台尽好主体责任,对谣言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让网络谣言无处容身。

文章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