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辟谣平台 > 媒体求证 > 正文

辟谣平台

从枇杷膏到星巴克:用上“进口原料”的谣言
更新时间:2020-4-20 15:49:32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相信近来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标题为《星巴克最大丑闻曝光,全球媒体刷屏!我们喝进嘴里的咖啡,竟然都是这种东西…》或其他类似标题的文章刷屏,文中说美国权威媒体《华尔街日报》报道了洛杉矶一家法院3月29日作出的裁决,要求星巴克必须要为售卖的咖啡贴上致癌警告标签,因为烘焙咖啡被发现含有丙烯酰胺———一种有毒的致癌化学物质。

  如今上述已经被证实是一则谣言,咖啡和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丙烯酰胺,但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的行为,即使以最保守的方式来估算,体重55公斤的咖啡族每天必须喝几百杯黑咖啡才会摄入致癌的丙烯酰胺剂量,且丙烯酰胺能致什么癌目前学界尚无共识。另外加州法院的裁决针对的是整个咖啡行业,目前全美咖啡行业协会已就该裁决发布公告,坚称咖啡是安全饮品,法院裁决误导公众。

  使用“进口原料”炮制的谣言

  网上分析丙烯酰胺的文章已经很多,我们就不必赘言。笔者注意到的是这则谣言的背后,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境外消息被故意曲解。

  文中一开始就先摆出《华尔街日报》的名号,毕竟国内很多人即使没看过《华尔街日报》,也基本会听说过这家媒体。

  然而这篇谣言的炮制者不会告诉你,华尔街日报其实只是发了一篇简短的快讯,原文大标题是《California Judge Rules Coffee Must Carry Cancer Warning(加州法院规定咖啡必须标注癌症警示)》,副标题是《Under state’s Proposition 65,cancer warnings appear on wide range of places and products(在65号州规下,大量产品和店铺会出现癌症警示)》。怎么没见到星巴克呢?

  谣言的炮制者可谓够费心力了,又是“引用”权威外媒又是“普及”化学词汇,但是担心大家还是不上当,于是决定再唬一下人,让维基百科“上场”:

  《星巴克最大丑闻曝光,全球媒体刷屏!我们喝进嘴里的咖啡,竟然都是这种东西… 》文中截图

  这篇谣言的炮制者也不会告诉你,其实他说到的这个维基百科,特点是自由内容、自由编辑,怎么“一锤定音”?而且即便丙烯酰胺致癌是事实,也不能抛开剂量说事,谣言的炮制者硬是通过这种手段故意强化“丙烯酰胺致癌——星巴克咖啡有丙烯酰胺——星巴克咖啡致癌”的逻辑关系。

  有人故意将境外消息加以曲解,以“进口原料”炮制谣言吸流量,其实并不是第一次。

  就在今年2月下旬,在社交媒体上关于“中国的川贝枇杷膏在纽约爆红,售价被炒到70美元”的消息引发众多网友关注。然而,这和星巴克“致癌”属于同一类谣言。

  “川贝枇杷膏在纽约爆红”的消息起于《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你没看错,又是《华尔街日报》。看来那些使用“进口原料”炮制谣言的人都特别热衷《华尔街日报》。

  其实《华尔街日报》的原文大概意思是,一名纽约的建筑师患有重感冒,服用了他女朋友介绍的川贝枇杷膏后很快见效,这名建筑师表示事后“至少向五个人推荐了这款药”。但这只是一个很正常的向亲友推荐东西的行为,却被不少公众号改写成了“被这个神奇功效震惊后,他开始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推荐这个神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纽约、加州这些感冒重症区就传遍了,枇杷膏就此被推上热门话题”。

  《华尔街日报》中还提到的一位美剧演员,文中他所表达的意思是“担心川贝枇杷膏的药品来源”,因为“中美对药品质量标准的设定不同”。然而到了各种造谣者那里,这条信息就变成了“他在试用后停不下来,立马成了枇杷膏的忠实粉丝”。

  另外,所谓在美国川贝枇杷膏要卖到70美元,其实是亚马逊网站上面3瓶一起售卖的价格,平均下来20多美元一瓶。这个价格相较于普通的枇杷膏贵是因为第三方供应商的在香港。而亚马逊推荐的一瓶一模一样的枇杷膏只需要12.99美元,只因销售商是Hillmart,位置在美国。

  《华尔街日报》原文中提醒读者注意枇杷膏这一类未经FDA批准的中草药所存在的风险,但经过国内造谣者们的“加工”,这一段并不为读者所知。

  任何造谣行为都不能姑息

  造谣者热衷将一些境外消息“改装”成谣言,其实是有原因的。过去我们见识过很多网络谣言,而当时那些网络谣言主要是针对国内事件的。后来随着辟谣机制的确立,国内谣言相对容易被破解,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严厉的追究惩处让很多造谣者们在编造谣言前都得掂量一下“造谣成本”。这也是为什么造谣者们开始将目光放在“进口原料”——境外消息。

  面对由境外消息“改造”成的谣言,受众中很少人会愿意主动求证,有的人即使想求证可能还得面临着外文方面的门槛。另一方面这类谣言目前基本上多是生活类题材,不会影响国内社会稳定,也就不会被有关部门严厉惩处,造谣者们认为这是属于相对比较“安全”的骗流量手段。

  笔者认为任何造谣行为都不能姑息,因为当造谣者们发现某个很便于编造谣言的方法时,数量叠加,量变会引起质变,只怕未来这些用“进口材料”编造的谣言就不再限于生活类题材那么“简单”了。最后,如果我们所接收到的境外消息都是失真的,那我们和生活在“楚门的世界”之中有什么区别?

文章编辑:杨铭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从枇杷膏到星巴克:用上“进口原料”的谣言
2020-4-20 15:49:32    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相信近来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标题为《星巴克最大丑闻曝光,全球媒体刷屏!我们喝进嘴里的咖啡,竟然都是这种东西…》或其他类似标题的文章刷屏,文中说美国权威媒体《华尔街日报》报道了洛杉矶一家法院3月29日作出的裁决,要求星巴克必须要为售卖的咖啡贴上致癌警告标签,因为烘焙咖啡被发现含有丙烯酰胺———一种有毒的致癌化学物质。

  如今上述已经被证实是一则谣言,咖啡和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丙烯酰胺,但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的行为,即使以最保守的方式来估算,体重55公斤的咖啡族每天必须喝几百杯黑咖啡才会摄入致癌的丙烯酰胺剂量,且丙烯酰胺能致什么癌目前学界尚无共识。另外加州法院的裁决针对的是整个咖啡行业,目前全美咖啡行业协会已就该裁决发布公告,坚称咖啡是安全饮品,法院裁决误导公众。

  使用“进口原料”炮制的谣言

  网上分析丙烯酰胺的文章已经很多,我们就不必赘言。笔者注意到的是这则谣言的背后,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境外消息被故意曲解。

  文中一开始就先摆出《华尔街日报》的名号,毕竟国内很多人即使没看过《华尔街日报》,也基本会听说过这家媒体。

  然而这篇谣言的炮制者不会告诉你,华尔街日报其实只是发了一篇简短的快讯,原文大标题是《California Judge Rules Coffee Must Carry Cancer Warning(加州法院规定咖啡必须标注癌症警示)》,副标题是《Under state’s Proposition 65,cancer warnings appear on wide range of places and products(在65号州规下,大量产品和店铺会出现癌症警示)》。怎么没见到星巴克呢?

  谣言的炮制者可谓够费心力了,又是“引用”权威外媒又是“普及”化学词汇,但是担心大家还是不上当,于是决定再唬一下人,让维基百科“上场”:

  《星巴克最大丑闻曝光,全球媒体刷屏!我们喝进嘴里的咖啡,竟然都是这种东西… 》文中截图

  这篇谣言的炮制者也不会告诉你,其实他说到的这个维基百科,特点是自由内容、自由编辑,怎么“一锤定音”?而且即便丙烯酰胺致癌是事实,也不能抛开剂量说事,谣言的炮制者硬是通过这种手段故意强化“丙烯酰胺致癌——星巴克咖啡有丙烯酰胺——星巴克咖啡致癌”的逻辑关系。

  有人故意将境外消息加以曲解,以“进口原料”炮制谣言吸流量,其实并不是第一次。

  就在今年2月下旬,在社交媒体上关于“中国的川贝枇杷膏在纽约爆红,售价被炒到70美元”的消息引发众多网友关注。然而,这和星巴克“致癌”属于同一类谣言。

  “川贝枇杷膏在纽约爆红”的消息起于《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你没看错,又是《华尔街日报》。看来那些使用“进口原料”炮制谣言的人都特别热衷《华尔街日报》。

  其实《华尔街日报》的原文大概意思是,一名纽约的建筑师患有重感冒,服用了他女朋友介绍的川贝枇杷膏后很快见效,这名建筑师表示事后“至少向五个人推荐了这款药”。但这只是一个很正常的向亲友推荐东西的行为,却被不少公众号改写成了“被这个神奇功效震惊后,他开始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推荐这个神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纽约、加州这些感冒重症区就传遍了,枇杷膏就此被推上热门话题”。

  《华尔街日报》中还提到的一位美剧演员,文中他所表达的意思是“担心川贝枇杷膏的药品来源”,因为“中美对药品质量标准的设定不同”。然而到了各种造谣者那里,这条信息就变成了“他在试用后停不下来,立马成了枇杷膏的忠实粉丝”。

  另外,所谓在美国川贝枇杷膏要卖到70美元,其实是亚马逊网站上面3瓶一起售卖的价格,平均下来20多美元一瓶。这个价格相较于普通的枇杷膏贵是因为第三方供应商的在香港。而亚马逊推荐的一瓶一模一样的枇杷膏只需要12.99美元,只因销售商是Hillmart,位置在美国。

  《华尔街日报》原文中提醒读者注意枇杷膏这一类未经FDA批准的中草药所存在的风险,但经过国内造谣者们的“加工”,这一段并不为读者所知。

  任何造谣行为都不能姑息

  造谣者热衷将一些境外消息“改装”成谣言,其实是有原因的。过去我们见识过很多网络谣言,而当时那些网络谣言主要是针对国内事件的。后来随着辟谣机制的确立,国内谣言相对容易被破解,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严厉的追究惩处让很多造谣者们在编造谣言前都得掂量一下“造谣成本”。这也是为什么造谣者们开始将目光放在“进口原料”——境外消息。

  面对由境外消息“改造”成的谣言,受众中很少人会愿意主动求证,有的人即使想求证可能还得面临着外文方面的门槛。另一方面这类谣言目前基本上多是生活类题材,不会影响国内社会稳定,也就不会被有关部门严厉惩处,造谣者们认为这是属于相对比较“安全”的骗流量手段。

  笔者认为任何造谣行为都不能姑息,因为当造谣者们发现某个很便于编造谣言的方法时,数量叠加,量变会引起质变,只怕未来这些用“进口材料”编造的谣言就不再限于生活类题材那么“简单”了。最后,如果我们所接收到的境外消息都是失真的,那我们和生活在“楚门的世界”之中有什么区别?

文章编辑:杨铭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