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两天之内连发5起矿难 49条生命拷问“软执行”
    更新时间:2010-7-23 8:47:12    来源:人民日报

      7月21日,由于对陕西韩城小南沟煤矿“7·17”矿难负有重要领导责任,韩城市副市长苗振兴被免职,渭南市煤炭局副局长李明也被责令辞职。

      7月17日到18日,河南、陕西、湖南、甘肃、辽宁五省接连发生5起煤矿事故,截至22日凌晨,造成了49名矿工遇难、6人被困。而就在10天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从5起矿难暴露的问题看,“硬规定”在这些煤矿只是“软执行”,煤矿在落实国家政策规定中仍存在诸多“死角”。

      追问一:“领导下井”为何打折扣?

      7月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严格企业安全管理,“企业领导要轮流现场带班,煤矿和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

      记者调查发现,5起矿难发生时基本上都没有矿领导守在现场。几经辗转,记者才发现韩城市小南沟矿难中有一位“机电矿长”的名字。这家正在技改的小南沟煤矿,共有包括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和技术总工在内的5名“矿长”级领导。在这次矿难的28名遇难者中,就有机电矿长夏学国,他下井4小时后煤矿发生了电缆燃烧事故。

      这家煤矿生产矿长孟宪宝介绍,虽然5名“矿长”平时都会随当班工人进入井下,但是工人一班的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而矿长们一般只在井下逗留4到5个小时。这个矿的一些工人也告诉记者,“矿长”下井不仅没有工人待的时间长,也不会一直待在危险最大的工作面。

      实际上,早在2005年10月,国家有关部门就明确要求煤矿企业,“确保每个班次至少有1名负责人或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在现场带班作业,与工人同下同上。”然而,记者在陕西一些国有煤矿采访发现,经常下井的仍主要是生产矿长和安全矿长等副手,“一把手”很少下井。

      追问二:“安全投入”为何不到位?

      一些煤矿安全专家分析,煤矿安全投入不足和投入不匹配,导致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安全隐患和漏洞,这也是矿难频发的重要原因。

      河南汝州新岭煤矿和陕西韩城小南沟煤矿矿难,分别造成8名和28名矿工遇难。这两起矿难的原因都是由于电缆着火引起。前者是因为电缆接口出现问题,迸发明火引发井下火灾。后者是因为一辆材料车刮断动力电缆,致使阻燃电缆着火,引发巷道内木质支架起火燃烧,并点燃煤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按照规定,煤矿使用电缆应为矿用阻燃屏蔽电缆,电缆芯数、芯质、接口有明确标准。如果使用国标电缆,这类火灾事故会少得多。

      同样,由于投入不匹配,许多小煤矿仍采用木棚支护,没有采用承重更大的单体液压支柱。正因如此,小南沟煤矿在电缆起火后,迅速引燃木质支架,引发井下火灾。

      追问三:“违规生产”为何不制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矿难的密集发生,与违规生产行为密不可分,如超能力生产、边建设边生产等,这些都为煤矿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价格走高。韩城市一些煤炭企业介绍,根据煤质不同,煤炭每吨价格在450元至780元不等,但每吨煤成本才200元左右。一个年产9万吨的小煤矿,轻轻松松一年就能赚两三千万元。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各类大小煤矿都在加紧生产,“抓时间,赶进度,多挣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王树鹤说,国家明令禁止在煤矿技术改造期间边建设边生产,但韩城市小南沟煤矿却在尚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就进行生产,最终导致28名矿工遇难。造成7人死亡、6人被困的甘肃金塔县芨芨台子煤矿,也属于这类情况。

      正是对一系列规章制度的麻木不仁,“硬规定”变成“软执行”,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明显的迟报矿难现象。按照规定,煤矿发生事故后,煤矿应在1小时内报告。王树鹤说,小南沟煤矿发生矿难是17日20时10分,有关部门直到18日早上5时左右才向国家煤监局报告,“比国家规定迟了好几个小时。”(记者 储国强 刘彤)

    文章编辑:张菊娇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两天之内连发5起矿难 49条生命拷问“软执行”
    2010-7-23 8:47:12    来源:人民日报

      7月21日,由于对陕西韩城小南沟煤矿“7·17”矿难负有重要领导责任,韩城市副市长苗振兴被免职,渭南市煤炭局副局长李明也被责令辞职。

      7月17日到18日,河南、陕西、湖南、甘肃、辽宁五省接连发生5起煤矿事故,截至22日凌晨,造成了49名矿工遇难、6人被困。而就在10天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从5起矿难暴露的问题看,“硬规定”在这些煤矿只是“软执行”,煤矿在落实国家政策规定中仍存在诸多“死角”。

      追问一:“领导下井”为何打折扣?

      7月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严格企业安全管理,“企业领导要轮流现场带班,煤矿和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

      记者调查发现,5起矿难发生时基本上都没有矿领导守在现场。几经辗转,记者才发现韩城市小南沟矿难中有一位“机电矿长”的名字。这家正在技改的小南沟煤矿,共有包括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和技术总工在内的5名“矿长”级领导。在这次矿难的28名遇难者中,就有机电矿长夏学国,他下井4小时后煤矿发生了电缆燃烧事故。

      这家煤矿生产矿长孟宪宝介绍,虽然5名“矿长”平时都会随当班工人进入井下,但是工人一班的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而矿长们一般只在井下逗留4到5个小时。这个矿的一些工人也告诉记者,“矿长”下井不仅没有工人待的时间长,也不会一直待在危险最大的工作面。

      实际上,早在2005年10月,国家有关部门就明确要求煤矿企业,“确保每个班次至少有1名负责人或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在现场带班作业,与工人同下同上。”然而,记者在陕西一些国有煤矿采访发现,经常下井的仍主要是生产矿长和安全矿长等副手,“一把手”很少下井。

      追问二:“安全投入”为何不到位?

      一些煤矿安全专家分析,煤矿安全投入不足和投入不匹配,导致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安全隐患和漏洞,这也是矿难频发的重要原因。

      河南汝州新岭煤矿和陕西韩城小南沟煤矿矿难,分别造成8名和28名矿工遇难。这两起矿难的原因都是由于电缆着火引起。前者是因为电缆接口出现问题,迸发明火引发井下火灾。后者是因为一辆材料车刮断动力电缆,致使阻燃电缆着火,引发巷道内木质支架起火燃烧,并点燃煤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按照规定,煤矿使用电缆应为矿用阻燃屏蔽电缆,电缆芯数、芯质、接口有明确标准。如果使用国标电缆,这类火灾事故会少得多。

      同样,由于投入不匹配,许多小煤矿仍采用木棚支护,没有采用承重更大的单体液压支柱。正因如此,小南沟煤矿在电缆起火后,迅速引燃木质支架,引发井下火灾。

      追问三:“违规生产”为何不制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矿难的密集发生,与违规生产行为密不可分,如超能力生产、边建设边生产等,这些都为煤矿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价格走高。韩城市一些煤炭企业介绍,根据煤质不同,煤炭每吨价格在450元至780元不等,但每吨煤成本才200元左右。一个年产9万吨的小煤矿,轻轻松松一年就能赚两三千万元。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各类大小煤矿都在加紧生产,“抓时间,赶进度,多挣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王树鹤说,国家明令禁止在煤矿技术改造期间边建设边生产,但韩城市小南沟煤矿却在尚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就进行生产,最终导致28名矿工遇难。造成7人死亡、6人被困的甘肃金塔县芨芨台子煤矿,也属于这类情况。

      正是对一系列规章制度的麻木不仁,“硬规定”变成“软执行”,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明显的迟报矿难现象。按照规定,煤矿发生事故后,煤矿应在1小时内报告。王树鹤说,小南沟煤矿发生矿难是17日20时10分,有关部门直到18日早上5时左右才向国家煤监局报告,“比国家规定迟了好几个小时。”(记者 储国强 刘彤)

    文章编辑:张菊娇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