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拓新局面,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大国境界和担当】
    更新时间:2019-8-6 8:46:08    来源:央广网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外交活跃,短短6个月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先后5次出访,足迹跨越欧亚8个国家,共出席百余场双多边活动,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化伙伴合作,完善全球治理,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拓新局面,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境界和担当。   今年3月,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后不久,习近平主席即启程飞赴意大利、摩纳哥、法国三国,拉开了今年出访的序幕。这次欧洲之行,既传承了双边友好,又超越了同三国双边范畴,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动力,也为维护多边主义注入信心。在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时,习近平主席提出破解国际社会“四大赤字”需要秉持的四大理念,在全球治理改革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习近平: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6月繁忙的“外交月”,习近平主席几乎“一周一访”,创造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纪录。6月5日到7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这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第8次访问俄罗斯、第31次同普京总统会晤。两国元首的友谊成为中俄战略关系的重要保障,高频次互动引领着中俄关系迈入新时代。
      习近平:70年的历史经验充分说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俄都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拆不散的真伙伴。让我们以庆祝建交70周年为新的起点,携手努力,并肩前进,共同开创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美好未来!
      5天后的中亚之行,习近平主席先后飞赴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对两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合、亚信“双峰会”。习近平主席受到两国最高规格礼遇,彰显了元首间的亲密友谊和双边关系的高水平。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分别会见哈萨克斯坦、伊朗、印度等与会国家领导人,进一步巩固中国的“朋友圈”。
      在出席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时,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建设互敬互信、安全稳定、发展繁荣、开放包容、合作创新的亚洲,引领了区域合作的理念和方向。
      习近平:对于经济往来中出现的问题,各方都应该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通过平等对话协商,按照国际关系准则和多边贸易规则妥善处理,而不是动辄诉诸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中国的这一立场,不仅是在维护各国的正当发展权利,也是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6月20日到21日,习近平主席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首次访朝。在中朝建交7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半岛和平对话的关键时期,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不仅引领中朝友谊开启新篇章,也为半岛政治对话进程注入了新动力,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时隔不到一周,习近平主席应邀赴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两天时间里,习近平主席接连出席20多场活动,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倡导伙伴合作精神,践行互利共赢理念,阐释共同发展主张。在峰会前的数字经济特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深刻重塑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面貌。
      习近平:第一,营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市场环境。不能关起门来搞发展,更不能人为干扰市场。第二,共同完善数据治理规则。确保数据的安全有序利用。第三,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第四,提升数字经济包容性,弥合数字鸿沟。作为数字经济大国,中国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保持市场开放,实现互利共赢。
      习近平主席上半年的5次出访,统筹多边和双边、兼顾大国和周边,实现了中国国际影响的再提升、外交总体布局的再完善、战略运筹空间的再拓展,向世人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动有为和自信担当,也必将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的起点。

    (记者 刘会民 潘毅)

    文章编辑:刘佳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拓新局面,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大国境界和担当】
    2019-8-6 8:46:08    来源:央广网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外交活跃,短短6个月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先后5次出访,足迹跨越欧亚8个国家,共出席百余场双多边活动,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化伙伴合作,完善全球治理,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拓新局面,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境界和担当。   今年3月,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后不久,习近平主席即启程飞赴意大利、摩纳哥、法国三国,拉开了今年出访的序幕。这次欧洲之行,既传承了双边友好,又超越了同三国双边范畴,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动力,也为维护多边主义注入信心。在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时,习近平主席提出破解国际社会“四大赤字”需要秉持的四大理念,在全球治理改革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习近平: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6月繁忙的“外交月”,习近平主席几乎“一周一访”,创造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纪录。6月5日到7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这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第8次访问俄罗斯、第31次同普京总统会晤。两国元首的友谊成为中俄战略关系的重要保障,高频次互动引领着中俄关系迈入新时代。
      习近平:70年的历史经验充分说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俄都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拆不散的真伙伴。让我们以庆祝建交70周年为新的起点,携手努力,并肩前进,共同开创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美好未来!
      5天后的中亚之行,习近平主席先后飞赴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对两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合、亚信“双峰会”。习近平主席受到两国最高规格礼遇,彰显了元首间的亲密友谊和双边关系的高水平。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分别会见哈萨克斯坦、伊朗、印度等与会国家领导人,进一步巩固中国的“朋友圈”。
      在出席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时,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建设互敬互信、安全稳定、发展繁荣、开放包容、合作创新的亚洲,引领了区域合作的理念和方向。
      习近平:对于经济往来中出现的问题,各方都应该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通过平等对话协商,按照国际关系准则和多边贸易规则妥善处理,而不是动辄诉诸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中国的这一立场,不仅是在维护各国的正当发展权利,也是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6月20日到21日,习近平主席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首次访朝。在中朝建交7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半岛和平对话的关键时期,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不仅引领中朝友谊开启新篇章,也为半岛政治对话进程注入了新动力,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时隔不到一周,习近平主席应邀赴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两天时间里,习近平主席接连出席20多场活动,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倡导伙伴合作精神,践行互利共赢理念,阐释共同发展主张。在峰会前的数字经济特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深刻重塑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面貌。
      习近平:第一,营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市场环境。不能关起门来搞发展,更不能人为干扰市场。第二,共同完善数据治理规则。确保数据的安全有序利用。第三,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第四,提升数字经济包容性,弥合数字鸿沟。作为数字经济大国,中国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保持市场开放,实现互利共赢。
      习近平主席上半年的5次出访,统筹多边和双边、兼顾大国和周边,实现了中国国际影响的再提升、外交总体布局的再完善、战略运筹空间的再拓展,向世人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动有为和自信担当,也必将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的起点。

    (记者 刘会民 潘毅)

    文章编辑:刘佳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文章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801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