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学习语丨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更新时间:2023-8-16 20:54:22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眼下,防汛救灾仍处在吃劲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若千钧。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悟。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做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帮助受灾群众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2022年8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的讲话


      统筹发展和安全各项工作任务较重,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022年11月21日,习近平对河南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应急值守、靠前指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2023年7月4日,习近平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我们的民生工作还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2017年12月31日,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


      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党百年来的执着追求,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

      ——2022年1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赴山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力量建设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2023年7月5日至7日,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的讲话


      要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系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023年7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



    往期链接:

    学习语|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学习语丨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

    学习语|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

    学习语 | 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学习语丨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

    文章编辑:李润生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学习语丨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2023-8-16 20:54:22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眼下,防汛救灾仍处在吃劲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若千钧。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悟。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做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帮助受灾群众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2022年8月16日至17日,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的讲话


      统筹发展和安全各项工作任务较重,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022年11月21日,习近平对河南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应急值守、靠前指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

      ——2023年7月4日,习近平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我们的民生工作还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2017年12月31日,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


      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党百年来的执着追求,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

      ——2022年1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赴山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力量建设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2023年7月5日至7日,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的讲话


      要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力量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系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023年7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



    往期链接:

    学习语|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学习语丨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

    学习语|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

    学习语 | 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学习语丨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

    文章编辑:李润生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