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副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让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
    更新时间:2025/3/2 13:49:44    来源:央广网


    在广西来宾市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2024/2025年榨季甘蔗砍收工作刚刚结束。砍收期间,分步式机收、联合机收割等模式在基地里“大显身手”,高效助力甘蔗收割。看着省力又省心的甘蔗管收,种植户莫崇虚喜不自禁。

    农机开进田间地头收割甘蔗(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2023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考察时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总书记祝愿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

    牢记殷殷嘱托,作为蔗糖主产大市,来宾市积极推动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助力生产提质增效,为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莫崇虚种植甘蔗已有20多年,见证了当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变。2017年,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的建成让甘蔗种植户的零散地块变成了大蔗田,解决种植规模小的问题。“但之前还是靠天吃饭,如果天气干旱,甘蔗糖分就没法沉淀,产量也会变少。”莫崇虚回忆道。

    莫崇虚在甘蔗地查看甘蔗收成情况(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显 摄)

    “现场听了总书记讲话后,我对种好甘蔗更有底气和信心了。现在甘蔗种植的扶持政策更多,去年政府免费为我们田里安装了滴灌设施,甘蔗产量得到提升。2024/2025年榨季,我扩种到67亩,预计收入有15万元。”莫崇虚说,“希望我们种植户的生活,也像甘蔗一样甜蜜蜜、节节高。”

    随着来宾市糖料蔗产业的发展,当地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合作社纷纷涌现,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90后”的“新农人”余才库是其中一员。大学毕业后,他返乡继承父业,扎根家乡,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

    “总书记考察之后,通过宣传普及,农民对机械化有更深的认识,现在用机种、机收、机管的人越来越多。我也买了农机装备,现在有50多台(套),代管了1万多亩蔗田,帮助蔗农节省成本。”余才库说。

    “一根甘蔗两头甜”,一头连着蔗农,一头连着蔗企。来宾市通过“公司+基地+蔗农”的模式,构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糖料蔗稳产提质和糖业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甜蜜”事业。

    来宾市糖企用甘蔗渣制造环保餐具(央广网发 覃飞翔 摄)

    “我们推行‘订单农业’,以保底价与蔗农签订合同,目前已带动订单区12064户蔗农实现增收致富。”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罗斌介绍,公司已开发白砂糖、酵母抽提物、文化用纸等9种糖料蔗深加工产品,并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蔗糖全产业链“从头甜到尾”。

    “下一步,我们还将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推进数字技术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加快糖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端稳端牢‘糖罐子’的同时,持续拓宽蔗农‘甜蜜’的致富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来宾市糖业发展局副局长莫仁忠说。

    总监制:骆红秉

    总策划:张军 于锋

    监制:伍刚 宫歆慧

    统筹:陶玉德

    策划:梁瑜琳 安琪

    记者:梁瑜琳 张显(见习)

    配音:赵敏如(实习)

    鸣谢:来宾市委宣传部

    文章编辑:李润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让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
    2025/3/2 13:49:44    来源:央广网


    在广西来宾市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2024/2025年榨季甘蔗砍收工作刚刚结束。砍收期间,分步式机收、联合机收割等模式在基地里“大显身手”,高效助力甘蔗收割。看着省力又省心的甘蔗管收,种植户莫崇虚喜不自禁。

    农机开进田间地头收割甘蔗(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2023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考察时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总书记祝愿乡亲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

    牢记殷殷嘱托,作为蔗糖主产大市,来宾市积极推动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助力生产提质增效,为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莫崇虚种植甘蔗已有20多年,见证了当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变。2017年,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的建成让甘蔗种植户的零散地块变成了大蔗田,解决种植规模小的问题。“但之前还是靠天吃饭,如果天气干旱,甘蔗糖分就没法沉淀,产量也会变少。”莫崇虚回忆道。

    莫崇虚在甘蔗地查看甘蔗收成情况(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显 摄)

    “现场听了总书记讲话后,我对种好甘蔗更有底气和信心了。现在甘蔗种植的扶持政策更多,去年政府免费为我们田里安装了滴灌设施,甘蔗产量得到提升。2024/2025年榨季,我扩种到67亩,预计收入有15万元。”莫崇虚说,“希望我们种植户的生活,也像甘蔗一样甜蜜蜜、节节高。”

    随着来宾市糖料蔗产业的发展,当地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合作社纷纷涌现,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90后”的“新农人”余才库是其中一员。大学毕业后,他返乡继承父业,扎根家乡,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

    “总书记考察之后,通过宣传普及,农民对机械化有更深的认识,现在用机种、机收、机管的人越来越多。我也买了农机装备,现在有50多台(套),代管了1万多亩蔗田,帮助蔗农节省成本。”余才库说。

    “一根甘蔗两头甜”,一头连着蔗农,一头连着蔗企。来宾市通过“公司+基地+蔗农”的模式,构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糖料蔗稳产提质和糖业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甜蜜”事业。

    来宾市糖企用甘蔗渣制造环保餐具(央广网发 覃飞翔 摄)

    “我们推行‘订单农业’,以保底价与蔗农签订合同,目前已带动订单区12064户蔗农实现增收致富。”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罗斌介绍,公司已开发白砂糖、酵母抽提物、文化用纸等9种糖料蔗深加工产品,并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蔗糖全产业链“从头甜到尾”。

    “下一步,我们还将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推进数字技术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加快糖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端稳端牢‘糖罐子’的同时,持续拓宽蔗农‘甜蜜’的致富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来宾市糖业发展局副局长莫仁忠说。

    总监制:骆红秉

    总策划:张军 于锋

    监制:伍刚 宫歆慧

    统筹:陶玉德

    策划:梁瑜琳 安琪

    记者:梁瑜琳 张显(见习)

    配音:赵敏如(实习)

    鸣谢:来宾市委宣传部

    文章编辑:李润生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